图书介绍
中国地理 下 修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地理 下 修订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0286795.jpg)
- 李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0975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理 下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篇 分论2
第一章 东北三省2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2
一、山环水绕,平原辽阔2
二、冷湿的自然景观5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11
第二节 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主要特征16
一、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16
二、我国重要的大农业基地20
三、发达的交通和重要城市23
第三节 区域的开发与整治27
一、东北农林基地的建设27
二、图们江国际经济开发31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34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34
一、以高原和平原为主的地貌34
二、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41
三、重要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45
第二节 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主要特征46
一、以棉麦为主的农业46
二、以能源、重化工和棉纺为主的工业基地50
三、发达的陆海空交通56
四、众多的名城58
第三节 区域整治与开发62
一、黄土高原的整治与开发62
二、黄淮海平原洪、涝、旱、碱的综合治理66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72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72
一、适中的地理位置72
二、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形72
三、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76
四、富饶的江湖河网78
五、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81
六、多种旅游资源83
第二节 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主要特征86
一、全面发展的农业86
二、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92
三、便利的水陆交通99
四、重要的工商业城市103
第三节 红壤改良、浦东开发106
一、红壤改良106
二、浦东开发开放108
第四章 南部沿海四省二区115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115
一、地表结构复杂,风景秀丽115
二、湿热的气候,水量丰富的河流123
三、海域广阔,对外联系便利129
第二节 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主要特征134
一、热带和亚热带农业134
二、发达的制糖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143
三、主要城市144
四、经济特区147
第三节 台湾和港澳地区152
一、台湾省152
二、香港155
三、澳门157
第五章 西南三省一市160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160
一、多样的地形、两类季风和分流的江河160
二、明显的区域差异164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168
第二节 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主要特征172
一、农业特点和重要地位172
二、迅速发展的工业、交通和城市177
第三节 三峡开发187
一、概述187
二、三峡工程概况188
三、问题与对策190
第六章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193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193
一、“世界屋脊”193
二、独特的高原气候和高寒景观199
三、冰川与冻土203
四、丰富的自然资源204
第二节 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主要特征210
一、农牧业占重要地位210
二、迅速发展的工业214
三、急待发展的交通和主要城市216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的资源与开发219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219
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220
第七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5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225
一、三山夹两盆的地形225
二、温带、暖温带荒漠景观231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235
第二节 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主要特征238
一、绿洲农业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39
二、发展中的工业、交通和城市243
第三节 区域的开发与整治248
一、新疆自然和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248
二、新疆地区开发与整治的措施249
第八章 北部内陆两区一省255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255
一、坦荡的高原255
二、带状的平原257
三、具有地理界线意义的山地259
四、经向过渡性明显的自然景观261
五、丰富的自然资源264
第二节 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主要特征269
一、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69
二、灌溉农业为主要特色270
三、新兴的工业277
四、铁路干线和主要城市279
第三节 北部内陆两区一省的开发与整治283
一、本区的主要特征283
二、本区开发与整治的主要对策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