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登记 法规与实务 增订6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地登记 法规与实务 增订6版
  • 陈铭福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14500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9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登记 法规与实务 增订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节 土地登记法规1

一、土地法1

二、土地登记规则2

三、地籍测量实施规则3

复习问题3

第二节 土地登记制度4

一、各国土地登记制度4

(一)契据登记制度4

1.性质4

2.特点4

(二)权利登记制度4

1.性质4

2.特点5

(三)托仑斯登记制度5

1.性质5

2.特点5

二、我国土地登记制度6

(一)强制性——即强制登记主义6

1.限期申请总登记6

2.限期申请变更登记6

(二)绝对性——即登记生效主义6

(三)任意性——即登记自由主义7

(四)周延性——即实质审查主义7

(五)缓和性——即登记救济主义7

1.判决涂销7

2.核准涂销7

3.更正登记7

4.损害赔偿7

(六)公告、异议与调处——即公示前置主义8

1.公告之登记种类8

2.公告之意义8

3.异议8

(七)应先缴纳税捐——即纳税前置主义9

1.纳税前置主义9

2.各税法之规定9

(八)委托代理9

1.委托代理人申请9

2.代理人之签名或盖章10

3.应附委托书10

4.应亲自到场核对身分10

5.复代理及登记助理员10

6.地政士之考试10

复习问题12

第三节 土地登记之定义及要素13

一、土地登记之定义13

(一)法定之定义13

(二)事实之定义13

1.土地登记亦有谓为房地产登记13

2.土地登记亦包含标示登记13

(三)详细之定义14

1.依一定程序办理登记14

2.确实之定义14

二、土地登记之要素14

(一)物14

1.土地标示14

2.建物标示15

(二)权利15

1.土地登记之两大权利15

2.物权法定主义与法定物权种类15

(三)原因17

1.非经登记不生效力——登记生效主义17

2.非经登记不得处分——登记宣示主义17

3.应登记之情形17

4.土地登记之原因18

复习问题18

第四节 土地登记之分类19

一、所有权登记19

二、他项权利登记20

三、其他登记20

复习问题21

第五节 土地登记之机关及规范21

一、登记机关21

(一)法规之规定21

(二)地政事务所之组织21

二、土地登记之规范22

(一)土地登记之电脑处理系统规范22

(二)登记完毕之定义22

(三)登记完毕后涂销之限制22

(四)权利次序23

(五)主登记及附记登记次序23

(六)建物登记之前提23

(七)他项权利或限制登记之前提23

(八)登记错误或遗漏之定义23

(九)依法与确定判决有同一效力之准用24

复习问题24

第二章 登记书表簿册图状25

第一节 法规之规定25

一、登记机关应备之登记书表簿册图状25

二、格式及填载须知之订定26

三、书表图簿之保存年限26

(一)保存15年26

(二)永久保存26

四、申请抄录或影印26

(一)扩大范围26

(二)申请人27

五、地籍资料库之建立27

六、土地复丈及建物测量之书表图簿27

(一)土地复丈27

(二)建物测量28

七、核发地籍图謄本注意事项(91.2.7.内政部修正)28

第二节 登记申请书29

一、登记申请及申请书之提出29

二、登记申请书之一般填法29

第三节 登记清册32

一、记载标示32

二、用途32

第四节 契约书34

一、契约书之性质34

二、契约书之种类34

第五节 收件簿36

一、收件簿之编制36

二、收件簿之内容36

第六节 登记簿36

一、登记簿之种类36

二、登记簿之划分36

三、登记簿之编成——采物之编成主义37

四、登记簿灭失之补造37

五、登记簿损坏之重造37

六、登记簿及其謄本申请书38

第七节 权利书状49

一、登记完毕发给权利书状49

二、权利书状之签署49

三、各种权利书状49

第八节 地籍图与建物平面位置图56

一、地籍图56

(一)地籍图在表示地形及位置56

(二)重测前地籍图56

(三)重测后地籍图56

(四)阅览地籍图56

(五)申请地籍图謄本56

二、建物平面位置图57

复习问题57

第三章 登记之申请及处理59

第一节 登记之申请59

一、双方申请59

二、单独申请59

三、部分公同共有人申请登记61

四、代位申请61

(一)权利人之代位申请61

(二)建物灭失之代位申请61

五、通信申请62

六、迳为登记62

(一)迳为登记之定义62

(二)迳为登记之情形62

(三)其他依法律得迳为登记者63

七、嘱托登记63

(一)嘱托登记之定义63

(二)嘱托登记之情形63

八、申请土地权利变更登记之期限66

(一)期限66

(二)权利变更日67

复习问题67

第二节 申请登记之文件68

一、应提出之基本文件68

二、得免提出权利书状之情形68

三、义务人应亲自到场并提出身分证明文件之情形69

四、当事人得免亲自到场之情形69

五、文件之签注及应提出之特殊文件71

(一)登记申请书之签名或盖章71

(二)代理申请71

(三)法定代理人之处分71

(四)破产财团72

(五)申请人为法人者73

(六)共有持分73

(七)第三人之同意73

六、申请土地登记应附文件法令补充规定(95.7.14.内政部修正)74

登记原因证明文件74

所有权状或他项权利证明书74

申请人身分证明74

其他依法令应提出之证明文件76

授权书填写说明83

复习问题84

第三节 登记规费、罚锾及测量规费85

一、登记规费之定义85

二、登记费85

(一)登记费之费率85

1.千分之二85

2.千分之一86

(二)登记费之免纳87

1.免纳登记费之登记种类87

2.他项权利内容变更登记之免纳登记费87

(三)其他应纳及免纳登记规费之情形87

三、登记费之缴纳及退还88

(一)缴纳88

(二)退还88

四、逾期申请登记之罚锾89

(一)罚锾之计收89

(二)罚锾不得申请退还89

(三)重新申请登记之扣除89

五、书状费、工本费及阅览费89

(一)书状费89

(二)工本费或阅览费(土§79-2)89

六、复丈费及测量费90

(一)标准之订定90

(二)缴纳90

(三)不退回90

(四)退回90

七、书状费、工本费及阅览费收费基准表(91.1.23.内政部修正)91

八、土地复丈费及建筑改良物测量费标准(91.10.23.内政部订定)92

附表一 土地复丈费之收费标准表93

附表二 建筑改良物测量费之收费标准表94

九、土地登记规费及其罚锾计征补充规定(93.8.13.内政部修正)95

复习问题97

第四节 登记处理程序98

一、办理程序98

(一)收件98

(二)计收规费98

(三)审查98

(四)公告98

(五)登簿98

1.处理期限(土登§61)98

2.登簿及校对之分别办理(土登§62)99

3.特约之不审查登记(土登§63)99

4.二人以上之分别登载(土登§64)99

(六)缮发书状99

1.缮发或加注(土登§65 Ⅰ)99

2.免发书状(土登§65Ⅱ)99

3.迳为分割登记之通知换领(土登§65Ⅲ)100

4.共有之缮发书状(土登§66)100

5.发还文件(土登§68)100

6.单独申请登记之通知(土登§69)100

7.领状101

(七)异动整理101

(八)归档101

二、申请撤回101

三、驳回或撤回之重新申请收件101

四、权利书状之公告作废101

五、停止受理登记102

复习问题103

第五节 补正及驳回103

一、补正103

(一)土地登记案件之补正103

(二)土地复丈案件之补正104

(三)建物测量案件之补正104

二、驳回105

(一)土地登记案件之驳回105

(二)驳回之发还登记申请书件105

(三)驳回后之重新申请登记105

(四)土地复丈案件之驳回106

(五)建物测量案件之驳回106

复习问题106

第四章 总登记109

第一节 土地总登记109

一、土地总登记之定义109

二、未登记地之登记109

三、土地总登记之次序109

四、调查地籍110

(一)地籍整理之程序110

(二)登记前应先测量110

(三)土地坐落110

(四)公布地籍图110

五、公布登记区及登记期限110

(一)登记区之划分110

(二)登记期限111

六、接收文件111

(一)申请登记111

(二)嘱托登记111

(三)迳为登记111

(四)缴纳登记规费112

七、审查并公告112

(一)审查无误应即公告112

(二)诉请确认权利112

(三)视为无主土地112

(四)公告112

1.公告期间112

2.公告之处所及事项113

3.更正后重新公告113

(五)异议113

(六)调处114

八、登记、发给书状并造册114

(一)确定登记114

(二)登记之面积114

(三)造具登记总簿114

九、丧失占有权利115

十、更正登记115

十一、损害赔偿115

(一)损害赔偿之责任归属与限度115

(二)登记储金115

(三)损害赔偿之请求116

十二、逾总登记期限无人申请登记之土地处理原则(91.3.25.行政院修正)116

十三、土地总登记名义人之资料不全或不符申办登记审查注意事项(89.4.6.内政部台内中地字第8978273号函)117

复习问题120

第二节 建物所有权第一次登记121

一、任意登记——登记自由主义121

二、准用土地总登记程序办理121

三、第一次测量122

(一)申请人122

(二)不得申请测量123

(三)应备文件123

(四)区分所有建物得单独申请测量124

(五)施测124

1.现场测量124

2.测量图之签名或盖章125

(六)测量图之调制125

(七)位置图及平面图之测绘125

1.实地测绘125

2.位置图之謄绘125

(八)平面图之测绘126

1.比例尺126

2.测绘之边界126

3.分层测绘126

4.分别计算面积126

5.面积计算方法127

(九)核发测量成果图127

(十)编定建号127

(十一)领取测量成果图128

四、简化建物第一次测量作业要点(91.9.26.内政部台内地字第09100642070号函)128

五、第一次登记131

(一)申请人131

(二)应备文件131

六、第一次登记流程图133

七、区分所有建物之登记133

(一)名词定义133

(二)共用部分之限制134

(三)单独申请135

(四)建物区分所有登记之意义135

(五)建物区分所有登记之要件135

八、共用部分之登记135

(一)共用专有登记135

1、79.6.27.以前未标示共用部分135

2、79.6.27.以后标示共用部分136

(二)共用共有登记136

1、83.10.17.以前之不相同登记136

2、83.10.17.以后均应共有登记136

九、地下层或屋顶突出登记137

十、停车位之登记137

(一)停车位之种类137

1.室外停车位137

2.室内停车位138

(二)产权登记138

1.专用停车场138

2.附设停车场138

(三)关於建筑物附设停车空间管理与产权登记疑义(80.9.18内政部台内营字第8071337号函)140

十一、建物所有权第一次登记补充规定(94.6.21.内政部修正)141

登记申请人141

合法建物之认定141

共用部分与附属建物142

基地使用权利144

申请登记之处理145

附则146

十二、登记费计收标准146

十三、申请实务146

(一)申请建物第一次测量应备文件146

(二)建物第一次测量申办手续147

(三)申请建物所有权第一次登记应备文件148

(四)建物所有权第一次登记申办手续150

复习问题150

第五章 复丈及标示变更登记159

第一节 复丈及标示变更登记之定义及关联159

一、复丈之定义159

(一)复丈159

(二)土地复丈之情形159

(三)建物复丈之情形159

二、标示变更登记之定义160

三、复丈及标示变更登记之关联160

四、土地重划之标示变更登记160

五、地籍图重测之标示变更登记161

六、申请人161

(一)土地复丈申请人161

(二)建物复丈申请人162

七、办理依据163

八、办理土地复丈与建物测量补充规定(85.8.7.内政部台内地字第8584585号函)163

复习问题168

第二节 土地鉴界168

一、不须办理标示变更登记168

二、界标之埋设及保存169

三、通知邻地所有权人169

四、鉴界之办理169

五、免费发给复丈成果图169

六、申请实务170

(一)应备书件170

(二)申办手续170

复习问题171

第三节 土地合并登记173

一、复丈与登记173

二、土地合并之要件173

三、合并后地号之留存173

四、合并之限制174

(一)部分合并应先分割174

(二)合并后之持分及他项权利之处理174

(三)合并后之基地号变更174

(四)通知他项权利人175

(五)合并前后价值减少者应课征土地增值税175

(六)合并后之面积175

五、申请人175

六、申请期限176

七、申请实务176

(一)应备书件176

(二)申办手续177

复习问题178

第四节 土地分割登记185

一、复丈与登记185

(一)分割之原因185

(二)同时申请185

二、埋设界标185

三、分割后地号之编定185

四、分割后面积之计算186

五、建筑基地法定空地分割办法(75.12.22.内政部台内营〈地〉字第465051号函)186

六、耕地之分割190

(一)农业发展条例第十六条规定190

(二)耕地分割执行要点(93.5.31.内政部修正)190

七、分割之程序限制193

(一)部分设定用益物权应先勘测位置193

(二)基地号变更193

(三)通知他项权利人193

八、申请人193

九、申请期限194

十、申请实务194

(一)应备书件194

(二)申办手续195

复习问题196

第五节 建物合并登记203

一、复丈与登记203

二、合并之要件203

三、合并后之持分203

四、申请复丈应备书件203

五、合并后建号之留存203

六、增建之合并204

七、申报房屋税籍变更204

八、申请人204

九、申请期限204

十、准用土地合并之有关规定204

十一、申请实务205

(一)应备书件205

(二)申办手续206

复习问题207

第六节 建物分割登记214

一、分割之情形214

二、分割之要件214

三、申请复丈应备书件214

四、分割后建号之编定214

五、共用部分不得分割215

六、标示变更登记215

七、申报房屋税籍变更215

八、申请人215

九、申请期限215

十、准用土地分割之有关规定215

十一、申请实务216

(一)应备书件216

(二)申办手续216

复习问题218

第七节 建物门牌号与基地号变更登记224

一、门牌变更224

二、申请复丈224

三、基地号变更224

四、申请人224

五、申请实务224

(一)应备书件224

(二)申办手续225

复习问题226

第八节 地目变更登记237

一、使用变更及登记237

二、土地之分类与分目237

三、地类与地目237

四、办理地目变更注意事项(84.2.7内部台内地字第8401695号函)239

五、地目等则制度之废止241

六、申请人242

七、申请实务242

(一)应备书件242

(二)申办手续243

复习问题244

第六章 所有权变更登记251

第一节 所有权变更登记之概观251

一、变更登记之定义251

二、登记之申请252

(一)双方或单方申请252

(二)各种申请方式252

(三)一方死亡之申请登记252

(四)法人或寺庙筹备处取得土地之申请登记252

三、申请期限253

四、房地一体化之移转或设定之限制254

五、农地移转及限制254

(一)合法使用之移转限制254

(二)私法人承受耕地之限制260

(三)得申请不课征土地增值税261

(四)登记应备文件262

六、土地法第三十四条之一处理267

(一)土地法第三十四条之一规定267

(二)列明及应备文件267

(三)基地共有人及应有部分之定义268

(四)土地法第三十四条之一执行要点(95.3.内政部修正)268

七、外国人之移转登记273

(一)不得承受之土地及其继承后之处理273

(二)互惠原则274

(三)用途、面积及地点之限制274

(四)办理程序275

(五)税赋275

(六)外国人在我国取得土地权利作业要点(90.11.15.内政部修正)276

(七)外国人在我国取得或设定土地权利互惠国家一览表(95.2.9内政部)279

八、破产财团土地之变更登记应备文件281

九、判决和解变更登记281

十、应先报缴有关税捐281

十一、登记规费281

(一)登记费281

(二)书状费282

十二、应备文件282

复习问题282

第二节 买卖移转登记284

一、买卖与权利义务284

二、买卖以赠与论284

三、优先购买权285

(一)民法之规定285

(二)土地法之规定285

1.共有人之优先购买权285

2.地上权人、典权人及承租人之优先购买权285

3.耕地承租人之优先购买权286

(三)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之规定286

(四)农地重划条例之规定286

(五)登记应备文件及异议之处理287

四、申请期限287

(一)三十日内申报契税287

(二)三十日内申报移转现值及申请变更登记288

(三)逾期罚锾288

(四)买进未登记再出卖之处罚288

(五)延误时间之扣除288

五、买卖移转登记流程图289

六、申请实务289

(一)应备文件289

1.买方289

2.卖方289

3.登记代理人290

4.其他特殊文件290

(二)申办手续290

1.土地买卖移转手续290

2.建物买卖移转手续292

复习问题293

第三节 赠与移转登记309

一、赠与之定义309

二、应先缴纳有关税捐309

三、权利与义务310

四、申请实务310

(一)应备书件310

1.土地赠与移转应备书件310

2.建物赠与移转应备书件311

(二)申请手续311

1.土地赠与移转手续311

2.建物赠与移转手续313

复习问题314

第四节 交换移转登记319

一、交换之定义319

二、权利与义务319

三、应先报缴有关税捐319

四、亲属会议允许319

五、申请人320

六、申请期限320

七、申请实务320

(一)应备书件320

1.土地交换移转应备书件320

2.建物交换移转应备书件321

(二)申办手续322

1.土地移转手续322

2.建物交换移转手续323

复习问题324

第五节 共有物所有权分割登记329

一、共有物分割之定义329

二、分别共有与公同共有330

三、推定均等330

四、随时请求分割330

五、公同共有物不得请求分割330

六、分割方法330

七、达成分割之手段及文件331

(一)全体协议分割331

(二)判决分割331

(三)申请调处分割331

八、应先标示变更登记再分割332

九、不以同地段同辖区为限332

十、部分共有人就其应有部分设定抵押权之分割332

十一、申请实务332

(一)应备书件332

1.共有土地分割应备书件332

2.共有建物分割应备书件333

(二)申办手续334

1.共有土地分割移转手续334

2.共有建物分割移转手续335

复习问题335

第六节 拍卖移转登记342

一、拍卖之定义342

二、税捐优先342

三、申请期限342

四、申请人343

五、申请实务343

(一)应备书件343

(二)申办手续343

1.建物拍卖移转登记手续343

2.土地拍卖移转登记手续344

复习问题345

第七节 公产出售移转登记350

一、公产出售350

二、公有土地350

三、免征土地增值税350

四、应报缴契税350

五、申请期限350

六、申请人351

七、申请实务351

(一)应备书件351

(二)申办手续351

1.公有建物出售移转登记手续351

2.公有土地出售移转登记手续352

复习问题353

第七章 他项权利登记359

第一节 他项权利之认识359

一、他项权利之种类359

二、他项权利之登记359

三、各种他项权利之定义360

(一)地上权360

(二)永佃权360

(三)地役权360

(四)抵押权360

(五)典权360

(六)耕作权361

四、部分设定用益物权361

五、申请期限362

六、遗产继承362

七、权利价值362

八、本章范围362

复习问题363

第二节 抵押权登记363

一、抵押权之定义363

(一)定义363

(二)类型363

二、设定登记364

(一)应经典权人同意364

(二)立约并分别登记364

(三)承揽人之抵押权364

(四)申请人365

(五)申请实务365

1.应备书件365

2.申办手续366

三、移转登记367

(一)债权让与367

(二)次序让与367

(三)让与不变更权利先后367

(四)申请人367

(五)申请实务368

1.应备书件368

2.申办手续368

四、内容变更登记369

(一)变更原因369

(二)增加担保物369

(三)减少担保物369

(四)增加担保金额369

(五)申请人370

(六)申请实务370

1.应备书件370

2.申办手续370

复习问题371

第三节 地上权登记387

一、地上权之定义387

(一)定义387

(二)种类387

1.约定地上权387

2.法定地上权387

二、设定登记387

(一)时效完成387

(二)申请人392

(三)申请实务392

1.应备书件392

2.申办手续392

三、移转登记393

(一)让与393

(二)申请人393

(三)申请实务393

1.应备书件393

2.申办手续394

四、内容变更登记394

(一)变更原因394

(二)申请人395

(三)申请实务395

1.应备书件395

2.申办手续395

复习问题396

第八章 继承登记409

第一节 继承登记之法制409

一、继承开始409

二、应先申报遗产税409

三、实体从旧与程序从新原则409

四、继承顺序——即继承人410

(一)光复后:台湾光复后适用我国民法之规定410

(二)光复前:台湾光复前应依当时继承习惯办理410

(三)光复前后「继承登记法令补充规定」之相关规定(第13点至第23点)413

(四)养子女、过房子、螟蛉子等之继承(继承登记法令补充规定第24点至第37点)415

(五)养媳、媳妇仔等之继承(继承登记法令补充规定第38点至第42点)417

(六)光复前无继承人之适用417

五、代位继承418

(一)代位继承之原因418

(二)丧失继承权之原因418

(三)继承登记法令补充规定(第43点至第47点)418

(四)再转继承419

六、抛弃继承权419

(一)抛弃方式419

(二)继承登记法令补充规定(第48点至第58点)420

七、应继分422

八、无人承认之继承423

(一)民法之规定423

(二)继承登记法令补充规定(第59点至第61点)425

(三)遗产管理人登记426

九、农地继承之免征遗产税426

(一)免征遗产税426

(二)扣除不征遗产税427

十、遗嘱继承427

(一)遗嘱427

(二)受遗赠土地应分别报缴遗产税及增值税427

(三)应先继承登记再遗赠移转登记427

(四)不得违反特留分428

(五)继承登记法令补充规定(第62点至78点)428

十一、分割继承430

(一)均分继承430

(二)分割自由原则431

(三)分割方法431

(四)保留胎儿应继分431

十二、海峡两岸之继承431

(一)地区与人民431

(二)民事法律之适用432

(三)行为能力之认定432

(四)夫妻关系432

1.财产关系432

2.重婚关系432

(五)父母子女关系433

1.非婚生子女之认领433

2.法律之适用433

3.养子女433

(六)继承关系434

1.法律之适用434

2.继承表示434

3.继承遗产436

4.无人继承437

(七)取得、设定与承租之限制438

十三、遗产清理人439

复习问题439

第二节 继承登记实务440

一、申请人440

二、申请期限441

三、未申请继承登记之处理442

(一)土地法第七十三条之一规定442

1.查明出售及列册管理442

2.公开标售442

3.公告及优先购买442

4.标售价款之处理442

5.再标售及未标出之处理442

(二)未办继承登记土地及建筑改良物列册管理作业要点(89.7.25.台内地字第8969741号函)443

四、申请实务447

(一)应备书件447

1.土地登记规则之规定447

2.实务之需要448

3.继承登记法令补充规定(第87点至第105点)450

(二)申办手续453

五、继承及遗赠移转登记流程图455

复习问题460

第九章 土地权利信托登记471

第一节 信托登记之法制471

一、信托法之制定471

二、信托登记471

(一)信托之成立472

(二)信托公示之原则472

(三)信托行为之无效472

(四)信托财产472

(五)不属於受托人之遗产472

(六)不属於受托人之破产财团472

(七)原则上不得强制执行473

三、受托人变更473

(一)解除职务473

(二)任务终了473

(三)受托财产之移转474

四、信托关系消灭之财产归属474

(一)消灭之事由474

(二)委托人享有全部信托利益之终止信托474

(三)委托人非享有全部信托利益之终止信托474

(四)财产之归属475

(五)公益信托475

1.定义475

2.消灭475

3.移转475

(六)相关之登记475

五、信托取得476

(一)费用支出476

(二)请求补偿或提供担保476

(三)受托人之权利476

(四)损害补偿之准用476

(五)收取报酬之准用477

(六)相关之登记477

六、有关税赋477

(一)地价税477

(二)土地增值税478

(三)房屋税478

(四)契税479

(五)遗产税479

(六)赠与税480

1.应课征赠与税(遗赠税§5-1)480

2.不课征赠与税(遗赠税§5-2)481

3.不计入赠与总额(遗赠税§ 20-1 )481

复习问题481

第二节 信托登记实务482

一、土地权利信托登记之定义482

二、登记之申请人及应备文件482

(一)以契约为之者482

(二)以遗嘱为之者482

(三)取得受托财产者482

(四)信托关系消灭者483

(五)受托人变更者483

三、登记簿之登载及记明483

(一)登记簿之登载及记明483

(二)电子处理之转载483

四、权利书状之记明484

五、信托专簿之装订及保存484

(一)装订及阅览484

(二)保存484

六、信托内容变更之处理484

(一)以申请书提出484

(二)提出后之处理484

七、资产信托或投资信托应备之文件(土登§133-1 )484

八、信托有关之登记原因485

九、申请实务485

(一)信托或内容变更登记应备文件485

(二)申办手续486

复习问题486

第十章 更正登记及限制登记495

第一节 更正登记495

一、书面申请更正495

二、错误或遗漏495

(一)情形495

(二)定义495

三、日据时期会社或组合名义之更正496

四、台湾光复初期误以死者名义申办土地总登记处理要点(78.1.5内政部台内地字第661977号函)497

五、更正登记法令补充规定(93.6.28内政部修正)498

六、申请人499

七、申请实务499

(一)应备书件499

(二)申办手续500

复习问题501

第二节 限制登记506

一、定义与种类506

二、法院嘱托限制登记之办理506

(一)应即办理登记506

(二)标的物已申请移转或设定但尚未登记完毕506

(三)标的物已移转登记完毕506

(四)其他禁止处分之嘱托登记准用507

三、未登记建物之限制登记507

四、法院重复嘱托限制登记之处理507

五、停止任何新登记及例外情形507

六、即时办理登记508

七、法院与其他机关之重复嘱托限制登记之处理508

八、限制登记作业补充规定(93.7.23.内政部修正)508

九、预告登记511

(一)意义511

(二)预告登记之情形511

1.为保全关於土地权利移转或使其消灭之请求权511

2.为保全土地权利内容或次序之变更请求权512

3.预告登记於附有条件或将来之请求权,亦得为之512

(三)预告登记之效力512

(四)申请人513

十、申请实务513

(一)应备书件513

(二)申办手续513

复习问题514

第十一章 涂销登记及消灭登记521

第一节 涂销登记521

一、涂销登记之原因521

二、伪造等错误登记之涂销521

三、他项权利涂销登记之申请人521

四、预告登记之涂销申请522

五、嘱托涂销登记522

六、申请实务522

(一)所有权涂销应备书件522

(二)抵押权涂销应备书件523

(三)地上权涂销应备书件523

(四)预告登记涂销应备书件524

(五)申办手续525

复习问题525

第二节 消灭登记541

一、消灭原因541

二、通知他项权利人541

三、同时办理他项权利消灭登记541

四、申请期限541

五、建物消灭之代位申请541

六、申请实务542

(一)土地消灭应备书件542

(二)土地消灭申办手续542

(三)建物消灭应备文件543

(四)建物消灭申办手续543

1.申请测量543

2.申请停课房屋税544

复习问题544

第十二章 其他登记557

第一节 更名登记及管理者变更登记557

一、更名登记557

(一)姓名或名称变更557

(二)法人或寺庙筹备期间取得土地557

1.取得法人资格或寺庙登记后之更名登记557

2.法人或寺庙未核准设立或登记之更名登记557

(三)公有土地管理机关变更558

(四)胎儿继承出生后之更名登记558

二、管理者变更登记558

(一)设置管理人558

1.遗产管理人558

2.失踪人之财产管理人559

3.祭祀公业管理人559

4.其他559

三、申请实务559

(一)更名登记应备书件559

1.自然人姓名变更登记应备书件559

2.法人名称变更登记应备书件560

3.其他变更登记应备书件560

(二)管理者变更登记应备书件560

1.继承人有无不明之遗产管理人登记及变更应备书件560

2.失踪人之财产管理人登记及变更应备书件561

3.其他管理人变更登记应备书件562

(三)申办手续562

复习问题563

第二节 住址变更登记577

一、意定住所577

二、法定住所577

三、居所视为住所577

四、法人之住所577

五、住址变更应检附之文件577

六、迳为登记578

七、申请实务578

(一)应备书件578

1.自然人住所变更登记应备书件578

2.法人住所变更登记应备书件578

(二)申办手续579

复习问题579

第三节 书状换给及补给登记584

一、损坏或灭失之请求换给或补给584

二、登记名义人申请584

三、补给之公告及通知584

四、申请实务584

(一)申请换给应备书件584

(二)申请补给应备书件585

(三)申办手续585

复习问题5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