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磁环境与城市规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汤铭潭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3423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电磁环境;城市规划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磁环境与城市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无线通信概述1
1.1.1 无线通信定义1
1.1.2 电磁波波谱1
1.1.3 无线电波传播1
1.1.4 微波通信系统3
1.1.5 卫星通信系统4
1.1.6 移动通信系统9
1.2 无线通信的作用意义与发展趋势11
1.2.1 无线通信的作用意义11
1.2.2 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12
1.2.3 无线移动通信网为主要接入手段的个人通信网与移动网的发展趋势15
1.3 电磁环境及与城市规划的关联15
1.3.1 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15
1.3.2 电磁辐射及其环境污染16
1.3.3 电磁环境与城市规划的相关性16
1.4 主要相关研究课题与专题简介18
1.4.1 我国城市微波通道与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协调保护及其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简介18
1.4.2 移动通信基站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影响研究专题简介19
2 电磁干扰与电磁环境保护21
2.1 电磁兼容方法与电磁干扰分类21
2.1.1 实现电磁兼容的方法21
2.1.2 电磁干扰类别21
2.2 移动通信的同频道干扰22
2.2.1 概念22
2.2.2 抑制同频道干扰的措施23
2.2.3 同频道复用保护距离23
2.3 移动通信发信机边带噪声与相邻频道干扰25
2.3.1 发信机边带噪声25
2.3.2 相邻频道干扰概念25
2.3.3 克服相邻频道干扰的方法25
2.4 移动通信互调干扰26
2.4.1 概念26
2.4.2 发信机互调干扰26
2.4.3 接收机互调干扰28
2.4.4 其他干扰29
2.5 不同技术体制的蜂窝移动通信之间的电磁干扰31
2.5.1 移动通信系统频率使用及电磁兼容相关分析31
2.5.2 模拟集群系统和数字集群之间的干扰33
2.5.3 基站对移动台的干扰33
2.5.4 移动台对基站的干扰35
2.5.5 小结37
2.5.6 GSM和CDMA之间的干扰37
2.5.7 PHS与其他系统的干扰40
2.5.8 小结44
2.5.9 宏基站共站址电磁干扰分析45
2.6 微波通信系统的电磁干扰与电磁环境保护47
2.6.1 微波通信的主要电磁干扰及干扰源47
2.6.2 微波接力站的电磁环境保护与选址要求48
2.6.3 视距数字微波接力系统的电磁环境保护48
2.6.4 数字微波接力站的干扰电平计算和干扰信号功率通量密度的换算50
2.6.5 非视距(NLOS)传播数字微波系统的电磁环境保护52
3 电磁辐射及其环境安全54
3.1 辐射相关概述54
3.1.1 辐射及其分类54
3.1.2 辐射的两重特性54
3.1.3 辐射环境污染防治57
3.2 电磁辐射的环境安全标准与要求64
3.2.1 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限值64
3.2.2 居民标准与职业标准65
3.2.3 电磁辐射环境安全影响因素65
3.2.4 电磁辐射源的管理要求66
3.3 电磁辐射场划分与场区功率通量密度66
3.3.1 电磁辐射场的划分66
3.3.2 近场区功率通量密度66
3.3.3 中场区功率通量密度67
3.3.4 远场区功率通量密度68
3.4 电磁辐射强度计算68
3.4.1 微波通信电磁辐射场电磁辐射强度计算68
3.4.2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69
3.4.3 基站密度对电磁环境辐射强度的影响70
3.4.4 辐射强度测量时接收机输入端功率的计算70
3.4.5 广播电视台站、雷达站、地面卫星站选址设置的场强计算71
3.4.6 小结72
3.5 若干标准的主要相关规定72
3.5.1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的主要相关规定(摘要)72
3.5.2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8号)主要相关规定(摘要)75
3.5.3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的主要相关规定78
3.5.4 《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GB 12638的主要相关规定79
4 城市微波通道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保护及其管理机制的研究82
4.1 概述82
4.1.1 课题研究背景82
4.1.2 课题研究任务与内容82
4.1.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83
4.1.4 课题相关研究计划执行情况83
4.1.5 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及其创新85
4.1.6 课题研究的作用与意义85
4.2 我国微波通信发展趋势及微波通道保护现状分析86
4.2.1 城市通信发展86
4.2.2 我国微波通信发展及其应用领域88
4.2.3 微波通信保护现状分析92
4.3 微波通道保护主要相关理论及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空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96
4.3.1 微波通信特性与主要相关的无线视距传输96
4.3.2 微波通道保护与相关城市规划管理99
4.3.3 微波通道保护与城市空间资源合理利用102
4.4 城市微波通道保护技术与保护方法研究103
4.4.1 综合通信传输网规划及优化103
4.4.2 微波传输网规划优化与微波通道入城控制103
4.4.3 微波电路改造及其合理利用104
4.4.4 城市微波公共通道105
4.4.5 城市微波郊外共用塔中继站105
4.4.6 采用城区有源与无源中继站恢复受阻通道的视通105
4.4.7 合理选择和确定微波通道保护相关参数105
4.4.8 微波通道统筹规划设计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有利微波通道协调保护及其管理107
4.4.9 改革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功能113
4.5 城市微波通道保护模式、分级保护体系与相关技术标准113
4.5.1 城市微波通道的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分级保护、规范管理的保护模式113
4.5.2 城市微波通道的分级保护体系115
4.6 微波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18
4.6.1 无线电频谱及其使用保护特征118
4.6.2 无线电频谱的使用范围、特征及主要应用120
4.6.3 无线电频谱使用和保护的法律基础121
4.6.4 我国微波使用频率及其现状分析122
4.6.5 微波频谱审批及相关要求122
4.7 微波通信统筹建设和微波通道协调保护运行管理机制研究124
4.7.1 现行建设报批与保护审批管理的分属体制及其职能关联分析124
4.7.2 城市微波通道保护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研究125
4.8 城市微波通道建设和保护管理实施方法研究127
4.8.1 城市微波通道建设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编制技术导则(研究稿)127
4.8.2 城市微波通道建设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编制技术导则(研究稿)条文说明134
4.8.3 协调管理的组织保障136
4.8.4 协调保护的技术保障136
5 无线电台站设置规划性保护与城市规划137
5.1 概述137
5.1.1 无线电台站的特点与分类137
5.1.2 无线电台站的设置与规划性保护是相关规划建设管理面临的新课题137
5.2 专用频率固定重要台站的规划性保护139
5.2.1 特大城市收信区发信区规划性保护布局调整139
5.2.2 固定台站保护规划应纳入城乡规划体系141
5.3 无线电台站的差异化管理及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重点保护142
5.3.1 无线电台站管理的重要性142
5.3.2 无线电台站的分类差异化管理142
5.3.3 无线电台站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协同管理142
5.3.4 配套完善管理法规,加强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143
5.4 移动通信基站的统筹规划与集约化共建143
5.4.1 移动通信基站的站址选择143
5.4.2 移动通信基站专项统筹规划与集约化共建144
5.4.3 集约化共建移动通信基站的相关技术要求145
5.5 国内外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借鉴148
5.5.1 蜂窝移动通信网及基站设置的一般技术要求148
5.5.2 若干省与城市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分析150
5.5.3 香港地区与国外蜂窝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借鉴152
5.6 蜂窝移动通信基站选址设置和使用管理技术规定(相关专题研究建议稿)153
6 基础研究——相关规划设计案例156
6.1 微波站微波通道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156
6.1.1 中山市微波通道协调保护综合传输网规划实例156
6.1.2 城市微波通道保护规划设计实例:中山市主要微波通道保护规划设计179
6.1.3 中山市综合传输网规划与主要微波通道保护设计成果使用指南233
6.1.4 我国第一个城市微波通道协调保护实施细则——中山市微波空中通道保护实施细则234
6.2 移动基站与无线网络的统筹规划与共建共享239
6.2.1 统筹规划的主要原则要求239
6.2.2 移动基站规划240
6.3 第三代移动通信干扰试验网络分区基站布局242
6.3.1 网络系统特点242
6.3.2 小区覆盖半径及基站站间距242
6.3.3 相关电磁干扰242
6.3.4 基站布局244
7 基础研究——相关调查研究案例245
7.1 微波通信阻断案例245
7.1.1 国家微波干线面临的一个严重后果——西安至北京、西北、西南、中南微波中继通信可能被阻断,使西安成为一个“孤岛”(当年调查初稿)245
7.1.2 华北电力微波电路受阻挡情况汇总247
7.2 水利防风专用微波通信作用与建设调查248
7.2.1 全国水利防汛专用微波通信作用与干线建设情况248
7.2.2 珠江委防汛通信情况调查250
附录与附件253
附录A253
附录B 无线收发信区规划相关技术要求260
附录C 无线电监测台(站)技术区边缘距干扰源的最小距离限值261
附录D 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分布264
附录E 高压输变电线路相关电磁辐射安全标准266
附件一 课题研究单位与人员组成268
附件二 课题鉴定与验收意见269
参考文献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