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 水与流域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 水与流域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415593.jpg)
- 刘军,侯全亮,靳怀堾,伍海平,张宇明,相玉梅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1704004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 水与流域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黄河篇1
第一章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1
第一节 九曲黄河万里沙2
第二节 民族的摇篮 文明的起源9
第三节 历史长河中的文明古都13
第二章 黄河文明的起源与融合17
第一节 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18
第二节 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21
第三节 人文始祖与圣贤时代26
第三章 黄河与中国社会发展35
第一节 黄河洪灾与治理36
第二节 黄河水利与古代中国经济41
第三节 色彩斑斓的黄河水运文化44
第四章 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55
第一节 文字、科技与思想成就56
第二节 灿若星河的文学艺术成就63
第五章 水上长城与大河明珠69
第一节 黄河堤防的沿革70
第二节 发展中的黄河水利水电事业72
第六章 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展望75
第一节 华北、西北的重要水源76
第二节 黄河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79
第三节 黄河流域的城镇化建设83
第四节 流域经济与水文化86
参考文献89
长江篇91
第一章 中华大地第一河91
第一节 源远流长纳百川92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重要一脉94
第二章 水与沿江重要地区及城市99
第一节 川水孕古城100
第二节 湘江四水、洞庭湖畔的芙蓉国——湖南102
第三节 长江、汉水畔的江城——武汉104
第四节 赣江畔的“客家摇篮”——赣州106
第五节 新安江畔徽商诞生地——徽州108
第六节 雄居长江三角洲内的名城109
第七节 长江入海口、黄浦江畔的国际大都市——上海116
第三章 长江与社会经济发展119
第一节 流域内农业、近现代工业概述120
第二节 长江的交通运输122
第三节 长江与古今战争127
第四章 长江与水利工程文化131
第一节 古代水利工程132
第二节 当代水利工程138
第五章 长江流域文化聚焦147
第一节 巴蜀、荆楚、吴越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148
第二节 长江智者在“四大发明”中的贡献155
第三节 长江流域古代教育集锦156
第四节 古代长江流域主要文化学派和著名学者161
第五节 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近现代长江文化166
参考文献175
淮河篇177
第一章 千里走淮河177
第一节 淮河流域概况178
第二节 淮河水系变迁与水患180
第三节 一条大河的新生185
第二章 追寻千年流淌的印迹191
第一节 灿烂的古代文明192
第二节 中华文化杰出的奠基者197
第三节 诗情词韵咏淮河201
第三章 古今的军事战略要地209
第一节 兵家必争之地210
第二节 农民战争策源地214
第三节 以水代兵的争战217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主战场219
第四章 淮河水利与沿河城市兴衰221
第一节 沿淮城市兴衰222
第二节 沿运城市兴衰226
第五章 异彩纷呈的治淮文化231
第一节 壅防百川与疏川导滞232
第二节 团结治水与以邻为壑233
第三节 蓄泄与灌溉235
第四节 蓄清刷黄与分黄导淮238
第五节 复淮与导淮241
第六节 淮河流域古代水利工程244
参考文献250
海河篇251
第一章 海河的生命历程251
第一节 广义的海河——海河水系252
第二节 狭义的海河——海河干流257
第三节 现代海河流域及水系261
第四节 海河流域的洼淀270
第二章 上游河畔燃起远古文化之火275
第一节 开辟洪蒙276
第二节 磁山——粟文化的发祥地278
第三节 千古文明开涿鹿280
第四节 治水传说282
第三章 水利与文明进步285
第一节 防洪保平安286
第二节 灌溉促发展288
第三节 运河孕育发达经济文化带292
第四章 依河而兴的城市295
第一节 早期城市与河流296
第二节 “魏都”与河流299
第三节 运河名城300
第四节 永定河畔的大城——北京305
第五节 “海河明珠”——天津310
第五章 海河与燕赵文化315
第一节 燕赵文化的形成316
第二节 燕赵文化形成的原因324
第三节 京津文化对燕赵文化的影响328
参考文献330
珠江篇331
第一章 珠江水系的特点和岭南文明的形成331
第一节 珠江流域概况332
第二节 流域片内各水系的形成和演变338
第三节 秦征百越与岭南文明的形成342
第四节 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345
第二章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347
第一节 梅江、汀江与客家文化348
第二节 韩江与潮汕文化352
第三节 珠三角与广府文化355
第四节 郁江、红水河与壮文化358
第三章 珠江古代水利和古代水利名迹363
第一节 古代珠江水利发展的特点364
第二节 古代水利名迹370
第四章 珠江现代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381
第一节 珠江现代水利各阶段的发展特点382
第二节 珠江流域影响较大的水利工程388
参考文献397
松辽篇399
第一章 纵横捭阖松辽水399
第一节 松江水韵400
第二节 辽河变迁401
第二章 松辽流域的文明印迹405
第一节 松花江与靺鞨族及满族文化406
第二节 辽河与红山文化415
第三章 水在东北地区文明发展中的作用419
第一节 水与水利工程的建设420
第二节 水与水田农业的发展428
第三节 水与松辽航运的贡献435
第四章 松辽流域的冰雪文化443
第一节 “乘木逐鹿”与松花江雪道444
第二节 松花江浪木与雾凇448
第三节 冰雪艺术与滚冰节450
参考文献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