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3426746.jpg)
- 陆丽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870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弗洛伊德,S.(1856~1939)-宗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研究意义1
(一)宗教学领域的意义1
(二)宗教心理学领域的意义2
二 研究动态和创新3
(一)国外研究成果3
(二)国内研究现状20
(三)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22
三 研究方法25
第一章 弗洛伊德的生平及著作简介27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期(1856—1905)28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的深究期(1905—1915)35
第三节 精神分析理论的修正期(1915—1939)41
第二章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8
第一节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渊源48
一 弗洛伊德宗教态度形成的摇篮:家庭环境48
二 弗洛伊德宗教批判的引路人:费尔巴哈50
三 弗洛伊德宗教研究的推动力:比较宗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54
四 弗洛伊德宗教研究的工具:相关的精神分析理论58
(一)潜意识理论59
(二)本能论60
(三)人格论61
(四)力比多发展阶段理论63
第二节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理论前提66
一 原始人、儿童和神经症患者心理状况的一致性66
二 记忆痕迹69
第三节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发展脉络74
一 尝试阶段74
二 巩固和发展阶段77
三 总结阶段81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之一:宗教的起源和发展87
第一节 “万物有灵论”、巫术和思想万能89
一 “万物有灵论”是人类第一种宇宙观89
二 思想万能是“万物有灵论”阶段原始人的心理特征91
三 灵魂观和魔鬼是潜意识心理内容向外投射的产物94
四 巫术是原始人在思想万能法则支配下形成的应付外部世界的技术97
(一)思想万能是巫术的法则98
(二)巫术和科学的关系100
(三)巫术和宗教的关系103
第二节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109
一 宗教的起源110
(一)图腾崇拜是最初的宗教形式111
(二)弗洛伊德对图腾起源论的述评113
(三)弗洛伊德对图腾崇拜起源的解释115
(四)弗洛伊德宗教起源观的影响121
二 宗教从图腾崇拜至基督教的发展124
(一)从图腾崇拜到人形神崇拜的发展124
(二)从多神崇拜到一神崇拜的转变129
三 犹太教的形成:精神分析的解释142
(一)摩西是个埃及人143
(二)摩西和犹太教的形成144
(三)犹太一神教形成的内在心理因素:精神分析的解释146
第四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之二:宗教的本质153
第一节 宗教观念158
一 宗教观念产生的根源159
(一)无助感是宗教观念产生的情感基础162
(二)渴望父亲的保护是宗教观念产生的内在心理动机165
二 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观念产生的心理根源研究的影响169
三 宗教观念的实质173
(一)宗教教义没有可靠的基础,是荒谬的173
(二)宗教教义是幻觉,是人类愿望的满足180
四 宗教教义的功能185
(一)宗教教义的教导功能185
(二)宗教教义的安慰功能189
(三)宗教教义的要求功能192
五 宗教教义的力量源泉193
第二节 宗教经验198
一 对宗教的皈依,是儿子对父亲的屈服200
二 神秘体验是原始自我的一种表现形式,旨在恢复不受限制的自恋204
(一)“大海般的”感受不具有普遍性207
(二)“大海般的”感受与个体早期阶段相联系,旨在寻求恢复不受限制的自恋207
(三)“大海般的”感受并不是宗教情操的起源209
三 罪疚感213
(一)罪疚感的实质213
(二)罪疚感产生的根源215
(三)罪疚感和宗教的关系217
第三节 宗教行为224
一 宗教行为是一种强迫性行为224
(一)症状相似226
(二)特点相同227
(三)内在形成机制相同230
(四)效果相同231
二 禁忌238
(一)乱伦禁忌源于蒙昧人对乱伦的恐惧,乱伦恐惧是一种心理幼稚症239
(二)禁忌与矛盾情感244
三 献祭248
(一)献祭的牺牲是父亲的替代物249
(二)献祭是儿子指向父亲的矛盾情感的宣泄252
第四节 教会255
一 教会是以爱为纽带形成的群体256
二 教会中的认同机制260
(一)教徒对基督的认同261
(二)教会成员间的认同263
三 教会的对外排异性268
第五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之三:宗教和文化277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宗教文化观277
一 弗洛伊德对文化的理解277
(一)文化的定义277
(二)文化的构成内容281
(三)文明的起源:始于图腾时代,建立于爱欲之上288
(四)人类文明是以牺牲人的本能为代价建成的292
(五)文明的进程是爱欲和攻击性本能之间的斗争过程302
二 宗教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06
(一)宗教是人类文化中的心理产物,是人类用以追求幸福的一种貌似完美却有害的手段308
(二)如果不彻底抛弃宗教,文明社会将会冒更大的风险312
第二节 宗教和道德的关系313
一 宗教和道德同根同源313
二 宗教和道德的关系323
(一)宗教道德对文明的保护作用324
(二)道德神圣化的风险326
(三)宗教道德的消极作用328
三 宗教道德的本质331
四 道德的未来335
第三节 宗教和科学的关系338
一 科学宇宙观和宗教宇宙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338
(一)科学宇宙观的特点338
(二)宗教是科学的敌人341
二 科学代替宗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42
(一)科学取代宗教的必要性342
(二)科学取代宗教的可能性345
(三)科学代替宗教的必然性350
参考文献357
后记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