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3427828.jpg)
- 高惠珠,黄福寿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827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1
一、哲学与哲学的功能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6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特征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主题的转换1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1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1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20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23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与方法24
第二章 人类的实践活动与世界的物质性31
第一节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32
一、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基本事实32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5
三、实践的主体与客体39
第二节 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的物质性4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意义43
二、运动、时间和空间48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52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55
一、意识的起源55
二、意识的本质57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59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62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63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6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66
第三章 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其规律73
第一节 世界在联系和发展中存在73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74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79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环节86
一、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规律86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94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105
第三节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实践中达到统一106
一、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107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09
第四章 认识与真理117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实践基础117
一、认识的发生及其本质117
二、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123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26
第二节 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运动130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31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35
三、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137
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作用139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141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141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43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45
四、真理与价值147
五、认识论与思想路线151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和基本结构157
第一节 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157
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58
二、社会的实践本质168
三、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170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172
一、生产力是经济结构的物质基础172
二、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174
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178
四、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180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182
一、政治结构的要素及其特征182
二、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184
第四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189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189
二、社会意识的观念形态及精神生产196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205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5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06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209
三、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与生产力标准213
第二节 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形式217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17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221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25
一、科学的本质和特征225
二、新技术革命的性质和特征229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31
四、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战略234
第四节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236
一、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36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39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244
第七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251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251
一、社会形态的划分252
二、“社会进步”及其曲折性和复杂性254
三、社会评价及其尺度257
第二节 人的价值258
一、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259
二、人的价值的内涵260
三、人的价值的二重性261
四、人的价值的实现263
五、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65
六、人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269
附录 西方马克思主义简介275
后记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