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践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践行](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3436343.jpg)
- 瞿梅福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5968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践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提出1
第一节 “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研究历程1
一、学习心理机制研究1
二、双主体教学研究5
三、“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研究9
第二节 “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研究构想12
一、“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12
二、“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5
三、“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研究原则17
四、“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专题研究19
第三节 “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研究基础23
一、国外研究与实践要略24
二、国内研究与实践概要26
第二章 为学服务的集体备课探索31
第一节 集体备课的前期思考31
一、教师原有教学观念的思考31
二、教师原有教学行为的思考32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34
四、教改制度建设的思考36
第二节 集体备课的仿学阶段37
一、集体备课的仿学定位37
二、集体备课的仿学要点38
三、仿学阶段的组织管理39
四、仿学阶段的研究指导40
第三节 集体备课的规范阶段43
一、集体备课的规范定位43
二、集体备课的规范要点43
三、规范阶段的组织管理44
四、规范阶段的研究指导45
第四节 集体备课的重点突破阶段47
一、集体备课的重点突破定位48
二、集体备课的重点突破要点48
三、重点突破阶段的组织管理49
四、重点突破阶段的研究指导50
第五节 集体备课的理论提升阶段53
一、集体备课的理论提升定位54
二、集体备课的理论提升要点54
三、理论提升阶段的组织管理55
四、理论提升阶段的研究指导57
第三章 为学服务的集体备课新探61
第一节 集体备课管理体系的构建61
一、机制建设策略61
二、组织管理策略64
三、操作流程策略65
四、专业引领策略66
第二节 集体备课研究体系的形成67
一、主备教案研究68
二、主讲内容研究69
三、四度调整研究71
第三节 集体备课研究载体新探72
一、主题指导拓展的“四会制度”73
二、反思调整细化的个性教研“四步法”76
三、主讲内容改进的主题讲座研讨80
四、问题探讨深入的小专题研究84
第四节 集体备课研究的主要成效与构想87
一、集体备课研究的主要成效87
二、集体备课研究的阶段性结语89
三、新一轮集体备课的行动纲领90
第四章 需求导向的校本课程构建95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95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与基本思路95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原则96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任务99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方式100
第二节 “口语交际”课程的开发与探索101
一、“口语交际”课程的缘起101
二、“口语交际”课程内容的选择103
三、“口语交际”课程的实施105
第三节 《小学课外阅读拓展与习作》的研究107
一、《小学课外阅读拓展与习作》的内容简述107
二、《小学课外阅读拓展与习作》的开发过程108
三、《小学课外阅读拓展与习作》的实践110
第四节 “人的权利”校本课程开发及系列113
一、《人的权利》读本的开发历程113
二、《人的权利》研究的调整与实践114
三、《人的权利》研究的思考与展望117
四、校本读本系列开发的行动纲领与案例118
第五章 构建让学下的活力课堂132
第一节 课堂中的选择与体验学习132
一、心理机制的主要着眼点132
二、传统学习活动的缺陷133
三、现代学习活动的支撑点135
第二节 框架设计的五个支点138
一、找准学生学习的重难点139
二、找准问题学习的关注点140
三、找准学生体验的升华点141
四、找准学习信息的链接点142
五、找准个性展示的体验点143
第三节 让学载体的五项放权145
一、归还“质疑权”的跟踪学习145
二、归还“思辨权”的课堂激发146
三、归还“评判权”的交流讨论148
四、归还“探究权”的拓展延伸149
五、归还“创造权”的作业练习151
第四节 有效信息链接的研究152
一、信息链接的内容定位152
二、信息链接的类型选择154
三、信息链接的方式确定155
四、信息链接的时机把握157
第五节 个性化课堂的打造158
一、凸显个性的教师备课研究158
二、凸显个性的风格教师培养161
第六章 表现自我的作业改革研究163
第一节 作业案例研究163
一、作业案例研究的历程163
二、作业案例研究的内容165
三、三则典型案例的剖析168
第二节 “教学六环节”之作业设计布置研究177
一、“教学六环节”之作业设计布置的干预与反思178
二、“教学六环节”之作业设计布置的管理与跟进182
三、“教学六环节”之作业设计布置的研究思考185
第三节 “作业四开发”研究187
一、“作业四开发”的内容要求187
二、“作业四开发”的管理与实践191
三、“作业四开发”的问题与思考194
参考文献197
索引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