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崛起的中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崛起的中国
  • 林祥,郭海,章泽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深圳:海天出版社
  • ISBN:978780747824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崛起的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为何关注中国模式1

第一节 中国模式的由来2

一、发展模式是什么2

二、何谓中国模式7

三、中国模式亟须深入解读10

第二节 中国模式的意义15

一、中国模式蕴涵着生机与活力15

二、中国模式引领着中国未来18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与曲折21

第一节 曲折发展的岁月22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年~1952年)22

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7年)24

三、赶英超美“大跃进”(1958年~1965年)27

四、“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8年)29

第二节 代价沉重的发展模式31

一、赶超型发展32

二、计划经济35

三、“以阶级斗争为纲”39

第三节 成就与教训41

一、成就斐然41

二、教训深重46

第三章 改革开放期间的探索与突破51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52

一、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会议53

二、中国发展历史的一座丰碑54

第二节 改革的破冰与推进57

一、启动和初步探索(1978年~1982年)58

二、全面持续推进(1982年~1992年)61

三、深化改革(1992年~2002年)63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66

一、渐进式改革66

二、政府主导69

三、坚持市场取向70

第四节 历史评价72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73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75

第四章 新世纪的中国模式79

第一节 世界瞩目中国模式81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之争82

二、中国模式的普适性:独特与普适之争84

三、中国模式的价值基础:民主形式的唯一性与多样性之争86

第二节 中国模式的特征89

一、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90

二、以制度创新为动力92

三、以梯度推进为方式93

四、以比较优势为立足点95

第三节 中国模式成就辉煌96

一、罕见的增长潜力与升级能力97

二、中国人民富起来了98

三、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99

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再遥远100

第四节 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102

第五章 中国经验一:“稳定压倒一切”107

第一节 为什么“稳定压倒一切”108

一、稳定的现实性109

二、稳定的系统性111

三、稳定的动态性112

第二节 政治要长治久安113

一、政治清明、国泰民安114

二、政治稳定任重道远117

第三节 经济要稳定发展119

一、经济稳定、国富民强120

二、经济稳定任重道远122

第四节 社会要和谐稳定124

一、社会“稳定器”:社会保障制度124

二、社会“灭火器”:应急管理体系125

三、社会稳定任重道远126

第五节 意识形态不能乱129

一、党管意识形态130

二、坚持原则与思想解放131

第六节 中国保持稳定形势依然严峻133

一、内部重重考验133

二、外部挑战依旧136

第六章 中国经验二:比较优势发展路径139

第一节 比较优势战略解读140

一、比较优势战略是什么140

二、比较优势发展为什么重要142

三、比较优势战略的国际经验启示144

第二节 中国最终选择了比较优势战略147

一、改革开放前:“大跃进”赶超战略147

二、改革开放后:选择了比较优势战略148

三、比较优势战略在中国得到印证150

第三节 从比较优势看中国产业升级152

一、中国产业升级回顾153

二、遵循比较优势升级产业:以深圳为例155

第四节 中国产业升级的再思考159

一、产业升级的国际经验160

二、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166

第七章 中国经验三:渐进改革171

第一节 激进改革还是渐进改革172

一、苏东剧变173

二、制度认识逐渐明确175

三、因地制宜认识论176

四、历史文化“中庸”177

第二节 中国渐进改革辩证法178

一、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179

二、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促进180

三、经济市场化与政治多元化相分离182

四、局部试验与逐步推广相结合183

五、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185

第三节 中国渐进改革的成就与问题187

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就187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所面临的问题191

第四节 中国未来改革的方向197

一、体制改革需综合配套197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民所愿199

三、资源市场化改革时机成熟201

四、建立利益均衡机制是当务之急202

第八章 中国经验四:市场与政府协调促进205

第一节 市场与政府谁说了算207

一、姓“资”姓“社”之争208

二、市场经济向混合经济的历史演变210

三、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较量212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与政府之争风云再起213

第二节 不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215

一、自然演进型216

二、自由放任型218

三、强力推进型219

第三节 市场与政府协调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221

一、中国市场化的进程222

二、中国市场化的特点224

三、中国市场化仍有问题226

第四节 中国未来市场化发展方向229

一、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市场主权230

二、市场化动力逐步实现市场的自我循环231

三、市场规则逐步形成市场主导232

四、宏观调控放弃对经济的直接干预234

第九章 中国经验五:城市化引擎235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突飞猛进236

一、中国城市化与改革开放同行236

二、中国城市化成就显著239

三、三大都市圈横空出世242

第二节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效动力246

一、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247

二、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248

三、推动了中国专业化分工的发展250

四、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51

五、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问题252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254

一、城镇体系结构及布局失衡254

二、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256

三、基础设施功能落后于城市发展258

四、城市信息化、现代化滞后于城市规模增长259

五、三大都市圈各自为战260

第四节 中国特色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262

一、走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262

二、消除城市化发展的制度障碍265

三、促进城市集约发展267

四、提升城市化质量269

五、促进三大都市圈协调发展270

第十章 中国经验六:推进创新经济273

第一节 世界经济日新月异274

一、全球化的世界经济274

二、不断创新的世界经济278

第二节 我国科技发展回顾281

一、我国科技发展四个阶段281

二、我国科技创新主要成就283

第三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291

一、时代的召唤291

二、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295

三、产业集群带动自主创新298

四、多元化创新300

五、以创业促进自主创新303

第四节 未来创新经济要诀304

一、变资源依赖为创新驱动304

二、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新经济发展309

第十一章 中国经验七:提升文化软实力313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的意义314

一、软实力的内涵314

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316

三、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途径317

四、经济增长的新兴推动力320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322

一、丰富灿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322

二、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324

第三节 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328

一、以人为本、人才兴文329

二、继承与创新331

三、塑造和弘扬民族精神332

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筹发展333

第四节 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335

一、融入全球打动世界335

二、中国文化传播仍需努力338

第十二章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343

第一节 中国模式:一个经验模型344

第二节 中国模式:独特的还是普适的353

一、独特性:中国模式的灵魂353

二、普适价值:中国模式的追求358

第三节 中国模式:路有多长361

一、中国模式将长久存在361

二、科学发展观:中国模式的指路明星365

主要参考文献368

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