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文丛 姜特立集 繁体竖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宋)姜特立著;钱之江整理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5400736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宋诗-诗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浙江文丛 姜特立集 繁体竖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梅山续藳原序1
梅山续藳卷一1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复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鸡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藳甲辰春蒙恩召试时年六十1
恭和御制玉津园诗1
松石歌寿皇太子殿下2
仰和令制腊中三白3
木犀3
西湖素公爱余泊舟小诗画为扇子3
早朝3
寄华亭黄用之4
谢人惠诗二首4
偶题4
岁暮直舍感怀4
道堂以梅结屏5
偶题5
借书戏作5
借庵6
觅龙涎巧石6
和徐判院见惠诗篇6
闰七夕7
同官直舍有木犀一株盛开与余修竹惟隔屏墙尔暇日因共言清香绿阴不妨相过异时亦是一段佳话遂成小诗7
送陈寺丞得请补外归乡7
杨诚斋作日屋名小阳谷次其韵8
和张时可8
黄用之迁居奉寄8
赋汪先辈昆仲听雨轩8
讲官沈大监献东宫米字回赐笔墨因作小诗以求墨9
题共闲亭五首取介甫『溪鸟山花共我闲』语10
访约斋三绝10
和张倅湖上十绝10
直舍作小砌11
续丽人行即坡公《赋周昉画欠伸内人》12
中秋寓直东宫是夕当月蚀云兴不见13
谢杨诚斋惠长句13
和答刘庆远13
人惠酴醿14
使北二首14
又14
渡淮喜而有作14
赋张舍人抱啸堂五首15
禁中闻杜鹃15
苦热二首15
梅山续藳卷二16
潘德久永嘉佳士也闻其能诗久矣而不我过仆一日以小诗挑之遂携古风见访次韵奉答16
陆严州惠剑南集17
送宇文尚书归蜀之官遂宁17
送米与人18
和刘建昌除夕有欠我饮屠苏之句18
扈驾青城呈刘建昌19
和刘建昌都下立春19
赋桐庐陈守瑞粟图19
早朝20
蛱蝶二首20
原赠&陆游20
和21
得句21
偶成21
圣驾幸东宫21
海棠22
柳絮22
丁未九日青宫侍饮22
次韵木犀23
石盆水窠23
赋海桧23
偶成24
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24
又24
出使过嘉禾城外25
送徐抚干二首25
人送双鴈25
次韵秋日五首26
次人韵思弟26
喜陆少监入京26
范大参入觐颇爱鄙作以诗谢之27
特立夜直读荆公客至当饮酒篇感而有赋27
戊申除夕28
友人招饮适云气大作雨意甚凉28
出西湖至天竺28
跳珠轩29
戏张时可29
奉送出关二首&陆游29
和29
出关30
金宣义十月牡丹30
赋赤松30
过钓台30
乍还里舍31
和陆郎中31
再和32
邸报改元得雪32
八咏楼旧八咏楼因子城为基,其地隘甚,初无楼观之实。隐侯在郡,当齐建武甲戌,距今淳熙己酉,盖六百九十五年矣,参政李公始筑其趾而增新之。于是华榱杰栋,凭虚望远,缥缈烟云间矣32
送邦达邦操弟同恪赴省32
二月道傍梅花33
梅山续藳卷三34
恭和令制感秋34
雨霁立门外见万山葱翠如染颇自喜得独占山居之胜因得乱道一联遂足成篇兼怀曲湖居士34
自和34
重午和巩教授韵35
醉后苦热狂吟35
闲咏二首35
寄巩丈哭孙36
双桃寄巩经略三首36
题陈朝榦山亭二首36
次杨丈喜雨36
谒茔37
呈杨方叔37
和方叔中秋37
赋巩丈鹦鹉三首37
五日不出户38
次韵仲志荷珠38
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38
和巩教授访别二首39
寄巩大监39
谩兴39
和巩教授趋朝39
应令水墨素馨扇面二首40
闰七夕呈谯内知舍人40
闲兴40
偶题40
腊中感春40
屋角丹枫41
辛亥夏余将广旧庐偶读栾城李方叔新宅诗篇是时子由方治第有余年七十无住著屋成可作十年客之句感而赋之41
辛亥春夜雪忽积竹松欹折过半41
夏日奉天台祠禄41
青奴42
秋园谩赋呈方叔42
和答巩提干见贺浙东总戎43
送杨方叔还山二首43
和李崧卿九日43
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43
又44
之官婺州44
送客44
六十七守岁45
除草篇45
赋婺州察推厅悠然楼二首45
游叶丞相园有感46
又46
杨方叔过访送行46
壬子岁送方叔46
满公临老种松志可尚也梅山老人为说小偈46
感事47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发倘非真在田间孰知此趣因赋47
又47
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48
又48
晚晴48
梅山续藳卷四49
山园四咏49
雅志堂49
风露亭50
烟壑50
醒心亭50
寄里中诸友赏菊二首51
老去51
佛桑花一名朱槿51
送潘叔昌主教清湘潇湘山水清绝甲天下,昔人谓骚人墨客如屈原、宋玉、贾谊辈皆尝至焉。此天所以厚秀杰之士,理或然也51
双林益老养直之后入都见朝贵觅诗52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52
废桑畦种花52
修竹为王俊卿国正赋所居也52
闲咏三首53
寄陆郎中53
李仲永墨梅53
和赵太中觅诗54
说诗54
寄恪55
归故园二首55
退语55
送邦直弟归乡55
同官游赤松二首56
呈方叔56
归故园二首56
送双林益老57
迓木詹事57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57
次韵陆郎中57
重题八咏楼58
戏呈赵舜臣觅酒二首58
感梦58
游赤松小桃源58
和唐户古律三首58
岁暮月下有怀59
和唐伯宪二首59
唐伯宪赴括苍户掾60
梅山续藳卷五61
再赋醒心亭61
送方叔二首62
次韵岩桂62
和荆公二首62
闲咏62
吴焕章送行63
和巩宰送牡丹三首63
田文64
刘致政寿藏归庵64
应致远谒放翁64
野步65
王方叔丧耦65
余壮岁尝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赋二绝65
两生66
感怀效渊明体66
客至66
出处66
送卢漕国华郎中与余同门、同里,又同甲子,忽闻释省户清班,以七闽节归。过故乡,小诗送行并寄老怀67
偶成67
古风送郑路钤67
公馆68
次杨元会白莲二首68
郡中朔旦朝拜圣祖68
方叔元振元老同令侄舍人见访68
九日寄杨方叔68
右寄此诗后忽得简云儿曹亦寄五言用韵皆同殆一段佳话遂再赋长句69
子陵69
欲雪69
冬至70
鹏鷃问答70
送墨鱼巩大监70
修谒71
野蔷薇71
寄方叔黄草道服71
北槛71
负暄71
小孙纳妇72
同方叔自郡城归故园72
和&李为72
癸卯冬解官三山归双溪自南而北路傍梅花经月不绝久欲作数语未就乙巳仲春书于凤山僧舍72
烦刘公达甃园中小池以诗谢之73
辛亥上冢73
诗送谯知閤73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74
梅山续藳卷六75
归山间舟中寄黄正言75
黄正言为邑宰累罢郡送行75
赠染髭宋道人75
司马倅解组送行76
王俊卿所居甚隘而看山亭依浮图之址卓然孤起诚伟观也76
赤松三咏76
赋婺州之录参厅明远楼为李中甫董奇卿作也77
偶题77
永日77
赏花醉吟77
和黄正言劝农77
失骏子78
乙卯春自郡归赏牡丹适有故竟回唯魏紫略放二头78
和司马倅喜雪78
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旁连江淮至秋暴雨水发天目漂民庐浸禾稼而苏常大歉小人趋利争运衢婺谷粟顺流而下日夜不止又去冬岁暮多雨连绵至春半未有晴意人情忧闷聊书数语以备采谣者至辞之工拙固所不计也乙卯仲春作79
喜杨方叔见访初以梅花为约,既而仲春方至80
读汉史80
乙卯元宵多雨80
又80
种桃81
闻衍孙恪得举81
陈德承致政一子中舍选次子中漕台与余二息同牓贺之81
陈德承致政病后得诗且以见贺81
烘被诗81
夏月山中闻鸎82
鸎答82
菜羹二首82
因见市人以瓦缶蒔花屋上有感82
秋暑83
咏舞者&李为83
中秋追和83
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83
秋霁84
送枕屏竹炉与刘公达致政道室84
出门84
吾家84
畏途84
趋郡回85
新居觅竹栽85
子陵祠堂后两崕对起可高百丈或者指为钓台85
闲赋85
侧金盏86
小桥86
庭草86
又86
梅山续藳卷七87
茧庵记附87
初营87
落成88
和韵题茧菴&许及之88
寄题茧庵&陆游89
附记89
六言90
祸福91
秋旱骤雨91
买乌薪戏题91
晨起出门91
山堂巩先生挽诗三首91
和元亨出示山扉诗92
寄方叔93
古风送行陈省元93
和潘倅新溪七首94
虾蟇94
有感94
归老95
和虞守钓台四首95
胡彦功挽章中间家事少贬遂谢宾客绝馈饷者三十年已而复振95
赠方叔95
诞日戏作亦可以瑞鹧鸪歌之96
拄杖96
门外96
道中小诗呈虞察院96
和&虞俦96
糟蟹呈虞察院97
和&虞俦97
再赋97
虞丈以伤物,遂再赋98
又98
出郭98
春晓98
有感98
菜羹99
极目亭有怀韩常伯99
追送虞察院99
和&虞俦99
梅山续藳卷八100
秋江柳100
方叔每岁一相访送行100
寄方叔100
去燕101
曳杖101
寄题杨先辈雾隐101
对镜101
题许尚书石刻二首102
闲吟102
红蕉二首102
感旧102
送方叔二首103
旅怀103
送虞察院103
乙卯中秋月色彻晓喜而有赋呈诸亲旧104
乙卯种牡丹105
山圃105
效乐天体105
山中105
诗挽楼少阳所生母夫人105
诗悼刘夫人106
闲赋106
赋谢惠醋106
晚来106
立春前有雪106
余方悼亡适山圃牡丹芍药盛开赋长句107
闲吟107
寄方叔107
思微时寄食山寺107
出处108
赋潘叔玠皆山楼108
次石鱼108
有感108
纵目109
和王粹中109
王君玉挽章其子迁其母同穴109
巩大监挽诗109
悼亡110
蝉110
长句赠弟邦达主簿110
有客110
十月111
和虞守感秋二首111
送方叔111
亡妇小祥将至111
题梅山诗卷二首杨万里112
和112
梅山续藳卷九114
余年六十始入侍禁庭数月又直春宫114
读杜子美集114
怀故友杨方叔115
渔舍新成115
山中116
秋来喜雨116
寄汪尚书116
和汪大猷117
甲辰岁以诗一编进孝宗圣语且许其清新骤蒙擢用暇日感孟襄阳事聊赋数语117
刘公达觅酒117
初夏117
喜仲春有闰118
王思叔惠巨竹一竿118
齿脱118
雪后双溪城外118
咏闲119
病后负暄119
水仙119
移瑞香119
饮酒119
偶成120
涧上120
春晚戏题120
寻春120
庚申春再得奉祠121
老衰畏寒晨起婢辈炽炭红焰满室身心俱泰喜而有赋121
香菌出括苍山谷中其味香滑绝妙昔尝欲献之寿康终不敢也121
夜饮121
幽事121
诸葛孔明122
二月有霜海棠颇瘁122
初夏122
王思叔惠象牙筍122
晚春123
适斋先生续乐天达哉行因继其后诗虽不工聊抒鄙意而已123
云岑124
闲吟124
偶赋124
野坐124
不贪124
偶至郡城125
无客125
冬夜不寐125
因赴郡会入城126
贺王季发提举挂冠126
次洪监簿惠诗韵五首126
梅山续藳卷十127
幽事127
观插秧127
悼亡127
晨起信笔128
子陵濑128
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醖并竹萌同至128
晚晴129
齿将脱龃龉牴牾时或隐痛戏成129
读范文正公上执政书靖康之祸正以人不知兵129
白髭129
赠汤仲辉郊居130
东坡除夜三十九遂引乐天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之句赋诗余亦于生朝有感130
野步130
动植130
雪晴130
叶叔佐妻挽诗131
闲兴131
再赠汤仲辉131
咏蚕131
葺圃132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132
翫月132
晨起133
古意133
霜后菊133
送邦佐弟归乡133
子陵134
喜雪134
柳134
怀方叔134
有感134
初夏135
因观赞皇平泉草木记有感135
悼邦节弟135
张致政挽章135
次韵黄司理136
悼何求卿内子王氏川人王丞相夫人母之妯娌136
渔舍感秋136
茧菴回136
暑退秋夜赏月137
拒霜137
罢刘岩酒库137
闽中得家书137
海上获捷祷于庙神王公方交斗间贼桅忽倒赴水死者太半后请于朝赐额灵惠138
出闽中四首138
梅山续藳卷十一139
湖光为刘庆远作也139
编猥作140
秋园140
再悼邦节弟140
月下140
送谢叔光141
归括苍和杨嗣之吏部烟雨楼韵四首141
寄姜梅山雷字诗陆游141
噉筍142
赴饮席家人供新衣142
柳142
曩备员宫属令旨画箑觅诗字以金书143
林钦之主簿挽章143
寄韩判院南涧常伯之子143
庚申度夏自适143
戏题143
闺怨144
暑退喜秋144
暑退144
歌丰年144
人送岩桂二首145
渔舍145
咏菊145
秋来得雨146
忆仲子146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此欧阳公酬杜正献告老后诗也前辈名公亦有买田诗句盖寓归耕意尔岂真若今士夫为多田翁耶146
哭仲子146
邸报京丞相薨背147
暇日叹日月之逾迈念吾生之几何感而成章147
致政张教授晚而买妾有女,戏赠147
赏海棠147
谕亡子147
余有仲子之戚九日亲故携酒访我于梅山之上因咏昔人诗人情皆向菊天意欲摧兰之句不觉凄然有感遂易一字足成篇148
野意148
陈右司挽诗149
书寿穴中石寿星背四言149
老馋149
晓起喜晴149
感物150
甲辰岁进诗一编孝宗许其清新翌旦宣谕宰执召试再赋一首150
罨菜150
忧患中作150
虞察院生日151
二151
三151
四151
五151
六152
七152
八152
九152
十152
梅山续藳卷十二154
伤老154
喜败箧中得旧诗154
风色154
对花戏作154
追感三朝遭遇今如一梦155
余垂老于居之西偏营小堂面对南山一峰卓然榜曰如山盖取诗人意也155
菘苣初冬稍茂喜而有作155
再赋如山155
肉?莱菔?字从俗155
又赋如山156
怀古156
月156
春物156
和王粹中156
长至后157
刘益之判院挽章157
潘夫人挽章157
拾遗诗157
过行在宿詹塘157
遇雪158
留题雪峰158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158
和雪诗159
通守田太尉生辰二首160
昭君160
赋孙宰知鱼亭160
江口阻风寄琅山衷老161
赠孙宰雪中招饮161
施元用醉谒邑大夫胡公公贤者也不以为凂己翌旦袖刺见之元用以喜雨十诗为谢仙尉孙公赠诗曰瓮边不识毕吏部笔下方知李翰林释其嫌一时和者相继其族兄德茂复有诗箴之元用遂锐然止酒事有曲折情存彼此然百里不失为通德茂合于义元用勇于决皆是也括苍姜子为长篇以合之简元用兼呈诸公庶几期于大同泯然无迹矣162
为通州守赋绿漪亭二首163
题琅山大江163
明月歌163
闲退自适164
对酒164
春事164
寄虞大卿四首164
春到165
寄题须记亭165
梅山165
梅山续藳卷十三166
刘晁之家园六咏166
梅涧166
红云166
竚棹167
浸碧167
露华167
翠螺167
汪尚书挽章二首168
足弱168
偶题168
压酒168
喜晴169
晴云169
重九169
林和叔山园九咏169
安坻169
娱老170
西望170
数花170
霞隐170
秀野170
霜余171
鸥渚171
细香171
如山堂二首171
老伴172
得节二首172
山间晓望172
此路172
余行年七十有七腰围顿减殆不胜衣齿亦摇脱可念也172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173
南园173
许闲173
和容射亭。和谓德,容谓行173
寒碧有山有水174
藏春芍药174
凌风关174
西湖洞天别一境174
归耕庄175
夹芳两边花木175
豁望山亭175
鲜霞桃175
矜春梅176
岁寒松176
忘机水阁176
照香池亭四围花木176
堆锦海棠176
清芬桂177
红香杏177
远尘高亭177
幽翠竹177
多稼178
梅山续藳卷十四179
赐节179
足弱二首179
竹翠179
刘景文179
八咏楼诗&丁逢180
后十日重游&丁逢180
和二首180
中夏181
暇日家人馈酒食181
老丑戏题181
喜雨182
山中182
原赠二首&丁逢182
和二首182
和叔豹咏家园183
夏夜露坐183
舟喻183
养鸡抱犊摩诘语也戏广其说183
苦乐184
喜晴184
虞侍郎续寄和篇鄙作在十二卷&虞俦184
纪恩诗甲辰夏,献诗百篇,孝宗皇帝翼日宣谕宰执召试中书。今兹节钺之赐,皆三圣恩德。建堂贮节,有上梁文一联云『百首之清诗夜上,九重之温诏晨颁』,因足成篇,以侈大赐185
骤寒拥炉185
足弱感刘宾客跛牛叹185
余丞相薨长沙186
寄邦佐弟归乡186
旌节186
把酒186
竹杖186
足弱再赋187
不寐187
秋后得雨187
九月赴郡燕旄节适至187
郡中九日赏菊及牡丹时乐禁未开188
和丁大卿韵188
别大卿188
潘提属拱翠楼188
偶题189
老饕189
偶题189
沈约189
梅山续藳卷十五190
地炉190
和叶叔豹190
酒徒190
送丁大卿知庐州191
贺兄得节寄诗二首&弟邦佐191
同贺二首&弟邦达191
和三首191
春来葺圃192
夜永192
吟诗193
又193
王大卿挽诗193
报恩193
腊残193
村翁194
夜半194
芡实194
里中驱傩194
余曩官都下有一铁缾甚古贮汤宿火以供朝谒归来置床下有年矣偶一日得之因磨洗以备饮酒不时之需194
感叹195
偶题195
立春作时七十八195
送升之南宫195
思亲196
呈府判兄196
元宵小饮游人填塞殊可厌196
归括苍如山堂挈家出宅196
又196
赠叶枢相197
归乡二首197
小池观鱼197
过冯公岭198
嘉泰二年得京祠198
千叶海棠198
赋括苍郡斋198
香风楼199
游三岩199
感兴199
叶枢相和200
送芍药二首&叶翥200
和二首200
和二首&胡澄201
门前柳201
苦热201
听筝201
梅山续藳卷十六202
赋莲城堂202
题谢清音道人扇面&叶寿202
和202
同游南明&叶翥203
和203
原赠&赵釴夫203
和203
别枢相204
和&叶翥204
岩泉别诸弟204
居室204
度暑205
赠曾少卿205
小蛮205
寄斋205
积日206
月俸至206
潘德久舍人见惠206
和借用首句206
嘉泰壬戌归省坟墓感仲叔旧所惠诗及延庆堂梦二首207
感戚夫人事207
喜雨寄曾少卿207
渔舍208
得雨乍凉208
清闲208
鱼燕208
暮年即事208
贺叶枢密得孙209
秋晴得雨209
子美209
感物210
送酒刘公达210
送光孙崇元读书210
水窠赠王元聘211
看花211
喜岁丰211
诗人211
看诗卷212
东坡212
野步212
朝云212
诗人有至乐213
雨中岩桂213
饭间戏作213
心迹214
秋夜月214
招客赏菊214
火閤剏壁厨214
余有足疾因感柳子厚跂乌篇214
梅山续藳卷十七215
拒霜盛开215
王元聘惠石菖蒲215
初寒215
移菊216
大笑菊216
学道216
山居二首216
偶题217
晨起信笔217
余无常产癸亥岁方舍穑事217
乐天为张建封侍儿盼盼作诗四首今录其末章盖叹也仍继五篇218
和借用两句218
对芳樽广韦苏州诗作218
菜羹219
次韵汤宽仲惠四季木犀清烈妙甚219
再赋渔舍219
观种麦219
闲吟220
云山220
喜雨220
大雷雨221
送胡守221
中古221
楼安抚挽诗222
偶作222
晓晴222
岁稔222
云岑222
买鸡223
火宅223
文潞公洛中会四同甲皆丙午七十八予乙巳生与丙午相属岁数偶同戏作223
除夜书门牌223
洗竹223
幼子娶妇224
和曾少卿婺学建稽古阁三贤堂224
题南明224
偶题224
说神篇225
晨起225
野居225
六十遇明主225
刘元亨挽章226
胡郎中挽章226
拾遗二首刘岩居士再和去年中秋见贻,次韵226
偶赋226
梅山续藳词227
画堂春227
浣溪沙227
菩萨鬘和友人二首227
又中秋不见月228
霜天晓角月夜游湖作228
阮郎归寄人228
浪淘沙229
朝中措应令锦林禽229
又送人229
又和欧阳公韵229
蝶恋花送妓230
声声慢岩桂230
卜筭子用坡仙韵230
西江月戊午生朝231
满江红己未生朝231
念奴娇庚申生朝231
满江红辛酉生朝232
临江仙232
感皇恩壬戌生朝232
梅山续稿文233
节堂上梁文233
琅山长生库记234
跋永康陈宰先夫人绣罗汉236
种松说236
跋陈宰梅花赋237
跋赵君鼎风月集238
诗集补遗240
永乐大典卷五四○240
木芙蓉240
木芙蓉240
木芙蓉240
二色芙蓉花241
永乐大典卷二八○九241
红梅241
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一241
蜡梅241
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242
赋潜庵墨梅242
永乐大典卷二三○五四242
闽中元夕242
一年佳节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灯火笙簧处处有之斗城且尔况京都乎追想旧游成一诗聊摅郁郁242
客中元夕243
金庭王氏宗谱243
独秀山243
墨沼244
鹅池244
附录一 行实245
宋史卷四七○ 姜特立传245
(同上)卷三十六 光宗本纪246
(同上)卷四五三 姜绶传247
(同上)卷一六六 职官志247
(同上)卷三八九 尤袤传247
(同上)卷三九一 留正传248
(同上)卷三九四 谢深甫传248
宋史全文卷二十七上249
(同上)卷二十八249
(同上)卷二十九下251
咸淳临安志251
丁伯桂《艮山顺济圣妃庙记》251
文献通考253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十一253
(同上)卷十二254
两朝纲目备要卷一254
贬姜特立254
罢刘光祖言职255
(同上)卷二255
附:姑苏志卷五十四257
(同上)卷三258
通鉴续编卷十八258
建炎杂记甲集卷二十三258
恩旧节度使258
(同上)卷二259
贵耳集&张端义259
附录二 著录260
四库总目提要卷一百六十一260
宋诗纪事卷五十七261
梅山续稿傅增湘钞本序261
附录三 唱和262
南涧甲乙藳&韩元吉262
姜特立寄近诗262
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262
剑南诗藳&陆游263
严州赠姜梅山陆游263
寄姜梅山雷字诗263
奉送姜邦杰出关263
适斋存藳&汪大猷264
和姜梅山见寄264
尊白堂集&虞俦264
姜邦杰以四绝见寄因和之264
缘督集&曾丰265
次韵酬姜邦杰雪中见寄265
诚斋集&杨万里265
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即东坡集中周昉画背面欠伸内人东坡赋之韩子苍又赋之今姜君又赋之予因和姜韵265
和姜邦杰春坊再赠七字266
南湖集&张镃266
王荆文公有客至当饮酒篇姜邦杰广其意赋诗见示有云有客固当饮无客饮更歌有客与无客颓然同一科仆因和答一首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