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鲜活的资本论 从 资本论 到中国道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鲜活的资本论 从 资本论 到中国道路
  • 鲁品越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378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22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鲜活的资本论 从 资本论 到中国道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对《资本论》的当代挑战与呼唤1

一、对《资本论》的挑战与诘难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对挑战的理论力量之根8

三、时代呼唤对《资本论》的新的理解与发展11

四、本书的基本内容与总体结构12

第一篇 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从表层既成事物的哲学到深层内在联系的哲学19

第一章 旧世界观及其困境19

一、英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悖论20

二、德国唯心主义世界观及其困境28

第二章 以实践为出发点的新世界观36

一、新世界观的诞生地:物质生产实践37

二、新物质观:从自我存在到对象性存在42

三、新认识论:从原像—镜像说到实践生成论47

四、新规律观: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与本体论图景54

第三章 旧历史观及其困境59

一、从“君权神授”到“社会契约”60

二、英法社会契约论及其悖论63

三、德国历史哲学及其悖论71

四、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及其悖论76

五、旧历史观的历史地位与出路81

第四章 唯物史观:物化劳动及其历史逻辑83

一、异化劳动说:通向唯物史观的过渡理论84

二、物化劳动与“社会物质”的发现90

三、“社会物质”的二重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念98

四、物化劳动的客观逻辑与历史发展101

五、物化劳动与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105

第五章 哲学基因与经济学理论112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哲学基因113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哲学基因120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因125

第二篇 劳动价值——市场力量本体论133

第六章 交换价值之谜133

一、交换价值:商品世界中物与物的关系134

二、西方经济学对“交换价值”的解释及其误区136

三、旧劳动价值论的失误——兼论马克思、恩格斯为何是旧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141

四、交换价值背后: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146

第七章 劳动二重性的哲学密码与经济学量度148

一、唯物史观主线:总体性与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二重性149

二、分工与“社会人集体生命”的生成153

三、社会总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155

四、社会总劳动的物质化:从商品到资本的二重性159

五、价值实体的历史发展及其量度162

六、劳动价值的各种表现与交换价值的形成167

第八章 劳动价值的市场表现与价值规律及其偏离——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何驳不倒170

一、简单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171

二、简单商品经济在《资本论》中的意义173

三、价值与货币:从价值实体到市场权力179

四、社会权力结构对价值的分割,市场现象对价值规律的偏离182

第九章 劳动价值的物化形态与人化形态186

一、产值悖论:劳动价值论的当代理论困境187

二、产生根源: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的混淆189

三、劳动价值的“物化形态”与“人化形态”193

四、价值创造率:不同社会的不同质的抽象劳动195

五、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198

第十章 创新劳动与常规劳动的价值创造201

一、两种层次的劳动及其根本差异203

二、两种本质不同的劳动及其创造价值方式206

三、价值创造率和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209

第三篇 资本逻辑——资本本质论215

第十一章 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市场权力放大机制215

一、生产力系统与社会关系力量216

二、资本的二重性与物化劳动218

三、资本权力:市场权力的放大器220

四、劳动力价值的转化与剩余价值的产生224

五、作为市场权力放大器的资本的结构226

六、资本的“市场权力放大率”的决定因素229

第十二章 资本与资本逻辑的生成234

一、物化劳动新形态:资本及其生成条件235

二、资本逻辑的内涵与产生根源241

三、资本逻辑的两个方面:资本扩张动力及其自我否定244

四、资本逻辑的三大层次:物化资本、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245

附: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回应鲍德里亚的诘难247

第十三章 驱动生产力系统的社会动力体系259

一、资本的扩张驱动力结构260

二、市场空间的吸引拉动力结构266

三、资本扩张方式:绝对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70

四、资本扩张对象:自然力及其“空间”274

五、当代市场空间的创造机制277

第十四章 资本逻辑与经济危机283

一、危机根源:资本积累导致贫困积累284

二、发生机制:无序竞争导致资本循环链断裂288

三、扩散机制:产品过剩产生的正反馈回路290

四、晚期资本主义:危机应对与危机新形态292

第十五章 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297

一、五位一体:社会关系与生态环境的对立统一体298

二、《资本论》的生态环境内涵:外环境与内环境303

三、资本积累与自然资源环境的“贫困积累”305

四、资本逻辑的时空展现对生态逻辑循环圈的撕裂308

五、《资本论》中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观念的萌芽310

第十六章 资本逻辑与社会关系的贫困化和人的发展危机313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危机的误区314

二、“人的自然力”及其自由发展空间316

三、“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的来源与发生机制320

四、人的发展空间的“贫困积累”:人的发展危机以及资本扩张悖论的总体图景327

第四篇 从资本逻辑到剩余价值形态——资本现象学336

第十七章 市场权力体系对剩余价值的分割336

一、社会权力体系及其货币化表现337

二、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分离及其当代形式341

三、剩余价值分割的社会正负功能343

四、分割剩余价值的社会系统345

第十八章 微观流通过程与流通空间的生产347

一、流通领域的劳动分析:生产性劳动与流通费用348

二、流通性劳动的产物:“流通机器”与流通空间353

三、流通费用生产的流通空间的内在矛盾356

四、经济空间的内在矛盾与“诺思第二悖论”359

五、结论:对几个理论误区的矫正362

第十九章 宏观流通过程与经济体系的非均衡运动364

一、供需均衡模型与两部类模型:两种经济学理论与两种哲学365

二、两种再生产的均衡态及其产业结构370

三、扩张与萧条:资本流通过程的两种非均衡现象372

第二十章 资本利润与产权租金的对立统一:远离平衡态的均衡378

一、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和利润平均化趋势379

二、平衡与非平衡:三类超额利润及其“地租”386

三、产业资本与“产权游资”393

四、国际产业链的“微笑曲线”395

五、资本—地租理论与耗散结构理论400

第二十一章 经济虚拟化与金融网络权力结构404

一、货币资本与利息现象的秘密405

二、实体资产的虚拟化:虚拟资本的诞生411

三、金融资产的再虚拟化:资本权力的再度分离417

四、动力与危机:凌驾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网络系统420

五、虚拟经济体与当代经济危机新形态424

第二十二章 利润率下降规律与资本高积累的矛盾统一——《资本论》与《21世纪资本论》的矛盾及其解决431

一、矛盾:资本收益率高企与一般利润率下降433

二、互动: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成为驱使资本积累与转移的动力439

三、结果: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443

第二十三章 资本逻辑与资本主义历史趋势445

一、劳动价值:驱动生产力系统的市场力量的本体446

二、资本逻辑:资本权力体系的自我扩张与自我否定449

三、资本现象:各种产权的价格表现455

四、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命运——资本主义的福利化、金融化、经济全球化及其危机458

第五篇 中国道路——《资本论》的伟大续篇466

第二十四章 中国道路:国际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466

一、并非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467

二、中国现代化的两大历史阶段的历史必然性475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两个历史阶段的辩证统一479

第二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482

一、《资本论》的启示与两种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482

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创新490

三、“五位一体”总布局:开拓未来发展空间之路499

参考文献5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