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理性的生成与培育 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理想与实践逻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理性的生成与培育 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理想与实践逻辑
  • 袁祖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99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市民-社会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理性的生成与培育 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理想与实践逻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人性之高度、文化之深度以及价值之限度—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意义1

一、中国“公民社会元年”及其相关事件回眸:2008年对中国未来转型所具有的决定性、奠基性意义1

二、“以自愿求公益”:公民社会的本质以及公共性真实的文化吁求9

三、公民理性与公民精神:点亮“公民社会”人性之光辉19

四、中国公民社会之“袪魅”:价值理性之限度30

上篇 市民社会(公民社会)的生成及其基本理论旨趣47

第一章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发育及其实践文化内蕴探究47

一、市民社会的理论及其话语流变47

二、作为一种社会生存样式的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49

三、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的实践基础与内在限度52

四、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历史传统、实践文化内蕴与主体性价值追求55

第二章 中国“市民社会”及其基本价值取向初探59

一、市民社会价值观:缘起以及实质59

二、新价值话语:有别于“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价值”的生成62

三、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三大价值取向及其内蕴64

第三章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理论探究中的四重视角71

一、法学视角:呼唤确立市民法的基础地位71

二、政治学视角:重塑和恢复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合理关系75

三、文化学视角:以多元化的文化整体改造和规范现代人的生存方式80

四、哲学视角:对个体主体自由个性与独立精神追求的价值承诺83

第四章“市民社会”理论:阐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新视角86

一、市民社会与现代化: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86

二、中国市民社会对社会现代化承诺:“单线式”现代化思维模式向多线式的现代化转变88

三、走进现代化深处:中国市民社会有关文化与人的双重自觉91

中篇 市民社会(公民社会)的内在机制及价值理想97

第五章 契约关系的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的契约观及其现代意义97

一、契约关系的基本原则与质性澄明97

二、马克思主义的契约观及其对西方“社会契约论”的超越98

三、契约精神与现实照面的域境及价值意义103

第六章 现代公民之理性生存品质与高尚德性人格的养成——“信用价值观”建设的理论定位与实践追求108

一、信用是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108

二、信用价值是现代公民社会理性公民最为合理的行为价值取向110

三、信用价值观的功能及其实践建构逻辑114

第七章 市场经济与现代“市民社会”的文化意义共契与实践价值共生118

一、市民社会合作精神与“公共责任”意识的培育空间118

二、特殊性社会公域的市民社会自组织—市场逻辑与国家意志的整合机制122

三、中国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意义共契与实践价值共生133

第八章 走向“公共性自律”:“公域”与““私域”的分立与新制度价值理念孕生135

一、现代社会共同体之合理的价值理性共识诉求135

二、走向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价值目标与生存信念139

三、中国市民社会的公共的秩序观:以“公共性”的名义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144

下篇 文化公共性价值诉求中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153

第九章 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153

一、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中国民众必须面对的全新的“公共生活领域”153

二、健康的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公民社会”之“公共生活”品质的诉求156

三、现代“公民社会”之公共价值的逻辑预设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化育与养成161

第十章 全球化时代类群本位的公共生活理念与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166

一、“世界公民社会”对“公共性”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的秉承与践履167

二、新“公民文化”与现代公民社会“公共精神”品质生成的内在一致性169

三、从“市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世界公民”的人格理想与美德禀性172

四、实质性推进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工程的方略与路径176

第十一章“现代性社会”价值本体确立与认同的困惑183

一、“现代性文化”逻辑征程中“社会”本位的价值发现184

二、“现代性”观念自身作为新“社会价值本体”的迷茫187

三、现代性观念的超越与“和谐社会”的共同体新质192

第十二章 公共性的文化建制:中国公民社会公正实践的伦理价值诉求197

一、“断裂社会”公正价值冲突的实质:公共性伦理文化观念的深层危机198

二、以国家信仰的名义重塑社会公正主体:现代性中国的公正难题及其求解方案203

三、现代公民社会之构成性共同体理念:公共性自律与实质性公正理想的实现209

附录一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问题研究:理论旨趣与实践意义219

附录二 市场经济的发育与中国特色“契约社会”的历史生成226

附录三 现代“公民文化”对传统“臣民文化”的扬弃与超越235

附录四“社会价值”的合理内蕴246

附录五 文化价值合理性的实践—逻辑认证与中国现代化259

附录六 制度的价值追求与现代社会的生存信念271

附录七“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兼论“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内蕴282

附录八“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297

参考文献312

后记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