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至德文化艺术大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至德文化艺术大典](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3467952.jpg)
- 吴炳伟主编;无锡至德文化书院,湛江至德文化学会编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2109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教育理论-文集;科学技术管理-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至德文化艺术大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至德文化艺术创作部分1
《至德文化艺术大展》前言 大展办3
至德文化艺术大展 成功轰动盛况空前 报导4
(一)至德文化举世赞赏5
继承吴文化传统 题辞&张怀西6
宏扬民族文化 题辞&钱正英(女)7
天人合一 尚德和谐 题辞&马健8
泰伯高风 广化长流 题辞&金开诚9
弘扬吴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题辞&沈鹏10
山外山楼高接山 书法&蔡耀(香港)11
源远流长 宗谊永固 题辞&吴利勋(澳门)11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书法&陈邦仕(法国)11
千秋笔墨惊天地 书法&许福源(菲律宾)11
青松白凤 国画&刘藏元(女,台湾)12
百年树人 翰墨千秋 书法&沙怀仁(美国)13
松鹊图 国画&蔡稔也(日本)14
业儒业教 德高儒风 书法&孟子珠(法国)15
横笛影冲柳外风 书法&园田红萼(日本)15
至仁断发千秋颂 书法&马行田(法国)15
雪落洒林丘 书法&宫本桑雪(女,日本)15
吴域文化 光耀九洲 书法&司马飞(日本)16
至德本无名 书法&陈秉奎(法国)17
智巧兼优 心手双畅 书法&郭农(加拿大)18
泰伯奔吴 泥塑&张应亮(女)19
至德文化 小楷&黄松伦19
梅里圣境 国画&吴炳伟20
悲鸿自序书法 长卷&徐悲鸿21
江南采莲女 国画&张清智21
山水扇面 国画&张大千22
尚德务实 开拓奋进 书法&徐庆平22
谦让开拓 题辞&钱树根23
谦和礼让 开发拓展 题辞&糜振玉23
共和国前程灿烂 题辞&景学勤23
和谐是福 题辞&江峻风23
瑞雪梅雀图 国画&俞云阶24
勇于开拓 书法&林散之25
春眠不觉晓 国画&林风眠25
古松图 国画&齐白石26
安乐无极 延年益寿 书法&孙其峰26
泰伯三让贤 书法&殷宝洪27
至德硕量 书法&张永金27
宠辱皆忘 书法&于振武27
让王天志继陶唐 书法&洪雪竹27
老来红 油画&朱怀新(女)28
笔落超群英 书法&张吉生28
金沙水拍云崖暖 篆书&张正宇29
龙腾虎跃 书法&李景30
兰竹图 国画&贾博鸿30
骏马须好鞍 书法&王定烈31
国泰民安 书法&陈有庆31
别梦依依 书法&吴铎31
至德文化东方代表 题辞&吴洪激31
梅花吐春图 国画&胡铭32
泰伯庙诗 书法&王听浩33
继承贤至德 书法&陈志刚33
秋满梁溪伯川渎 篆书&陆学宣33
秋韵 水粉画&杨映梅(女)34
太湖秋澜 山水画&王良人34
美国世界文化联盟 贺信&杰夫(美国)35
(二)至德文化源远流长36
三让王泰伯公圣像 国画&吴炳伟37
至德文化发展交流WX线路图 图表&吴炳伟38
《吴泰伯世家第一》 小楷&吕玉祥39
福康吉祥 篆书&黄介艺40
至德文化慨论 小楷&黄松伦40
山水源泉图 国画&陆俨少41
古吴风云 题辞&刘海粟42
古吴二十六位君主图 国画&吴炳伟43
漓江山水 国画&白雪石49
泰伯庙景图 国画&肖元辉50
上善若水 大篆&梁国银50
德滋梅里 文化太湖 行书&沈鸿根51
菏塘鱼趣 国画&陆志伟52
太湖山水 山水&陶揆均52
秋满梁溪 行书&王建伟53
范仲淹诗 隶书&夏林53
千紫万红总是春 国画&钱剑华54
晓汲青湘 行书&王大禾55
吴地文苑 行书&董铁志55
山村幽居图 山水&糜天寿56
惠山泥人 国画&田原56
印宗周秦汉 甲骨&束志强57
梅花图 花鸟&王冠助58
金文论语 篆刻&吴天羽59
(三)至德文化影响深远60
关于中华十圣简介说明&吴炳伟61
中华十圣图 国画&吴炳伟62
华夏传至德 草书&左明村65
陶朱公理财十六则 书法&吴规划66
顾恺之四时诗 隶书&许昌祺67
文章移造化 书联&吕骏和68
花好月圆 花鸟&惠子69
丰碑 行书&吴文安70
泰伯孔子简况对照表 图表&吴炳伟71
两座丰碑诗 隶书&许昌祺72
荷美图 国画&黄介艺73
杜甫古柏行 书法&肖安平74
东方文化辉耀千古 草书&张清智75
满江春色 国画&吴能智75
至德诗十二首 长卷&胡铭76
风竹 国画&蒋风白77
乐于为人 书法&苏局仙77
虎啸 国画&葛新华77
古诗一首 行草&周家郑77
红梅花 国画&蒋义海78
蔚蓝太空 草书&吴锡康79
梅里即景图 山水&单宝龙79
群鸡迎春 花鸟&吴荣康80
意浅不知 草书&史可风81
朱德诗一首 隶书&王季鹤81
紫藤小鸟 国画&吴炳伟81
陈毅诗 行书&张涤俗81
伯仲奔吴 国画&曾汝海82
中华六十年 书法&倪小迂83
太湖风光 国画&邵雪泥83
枇杷 国画&钱晴碧83
大江歌罢掉头东 篆书&高石农83
吴炳伟诗 书法&吕更荣84
倪云林诗 隶书&陆学宣85
数梅清嘉令自远 篆书&陈文华85
小狗崽 国画&张羽立85
信步上鼋头 隶书&王皓群85
泰伯庙联 隶对&王东海86
鉴湖女侠秋君墓志 书法&华继善87
实事求是 书法&祝嘉88
山水 国画&王良人88
古诗一首 草书&汪维张88
至德精神千古传 书法&高克明88
节录孔宙碑 隶书&吴天羽89
蔡文姬归汉图 国画&王金荣90
牡丹亭惊梦 书法&熊伯齐91
吴开诚自画像 油画&吴开诚92
女画家肖慧君 油画&吴开诚93
静物 油画&吴开诚93
望庐山瀑布 楷书&庄瑞安93
风景 油画&毕颐生94
巴黎郊外 油画&马晓翔(女)94
张继诗 书法&亚明95
暮色苍茫 书法&武中奇96
钟山风雨 书法&武中奇96
月落乌啼 书法&刘海粟97
为爱梅花欲断魂 书法&田原98
鬼敢来乎 国画&田原98
太行山村 国画&钱松岩99
毛主席诗词一首 书法&尉天池100
陋室铭 国画&田原101
山村小景 国画&马波生101
牵牛花 国画&黄养辉102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书法&费新我103
金鍼度人 书法&韩天衡104
阿罗汉图 国画&吴元奎104
鸳鸯 国画&蔡稔也104
王安石诗 书法&张森104
张继诗一首 书法&沈鸿根105
归牧图 国画&李可染106
黄金无足色 书法&洪丕谟107
葫芦图 国画&朱屺瞻108
一家子 国画&俞云阶109
他山之石 书法&钱绍武110
荷花仕女图 国画&王西京111
金秋时节 国画&阎正112
陈毅诗一首 书法&陈默然113
泰伯奔吴曾栽梅 书法&殷雯(女)114
芭蕉小鸡 国画&稔也114
瓶花 国画&程十发114
无锡仙境 书法&王宏舟114
龙梅迎春图 国画&任涵子115
龙 书法&陈默然115
倪云林诗 书法&金丹116
桃花扇 国画&白庚延117
瓶 油画&孙子都117
竹雀图 国画&唐云118
养浩然正气 书联&吴惠仁119
鹊梅图 国画&张恳120
唐贺知章诗 书法&吴铎121
花卉 国画&吴湘云122
静物水果 国画&林风眠122
鸿山诗一首 书法&单宝龙123
鹿鸣图 国画&白庚延124
吴门源流 书法&朱增泉124
越王台 国画&潘天寿125
颂至德风范 篆对&陆明晓126
芭蕉鹌鹑 国画&李苦禅127
寒梅图 国画&王传恩128
万象远惊海 书法&方斌128
天意怜幽草 书法&曹禺128
瓶荷 花卉&王个簃128
云游雁荡 书法&吴佑仁129
硕果累累 国画&曾江涛130
佩缤纷其繁饰 甲骨&吴纯三131
双猫图 国画&唐玄(女)132
李绅泰伯井诗 书法&王听浩133
紫藤鲤鱼 国画&吴荣康134
至德名邦 木刻&陶缀(女)135
大地母亲 水粉&陶源清135
厚德载物 书法&马行田(法国)136
天下第二泉 国画&蔡光甫136
玉兰花鸟 国画&王建忠136
北国风光 书法&贺德金136
寄畅园、荷轩、竹炉山房 油画&钱鹏虎(美国)137
赵孟俯至德庙诗 书法&朱海良138
一唱雄鸡天下白 国画&胡铭139
华夏盛世吴于兴邦 书法&寒夫140
梅花图 国画&王东海141
苏轼诗 书法&陈纬142
数风流人物 书法&张春华(女)142
弘扬中华文化 书法&林加国142
国盛花茂 国画&吴师亮142
范仲淹诗 书法&辛德甫143
水乡周庄、古镇同里 国画&陈星平144
和气致祥 书法&景学勤145
寿老百年 书法&吕玉祥145
古诗一首 书法&吴宇东145
年年有余 国画&吴杰青145
南国春水 国画&吕栓宝146
泰伯言行天下惊 书法&陈健147
梅花图 国画&陈健147
文征明诗 书法&肖平148
泰伯城荒德未荒 书法&胡建中148
鸿山诗 书法&吴家驹148
至德本无名 书法&陆明晓148
做功课 油画&吴应旎(女)149
鱼乐图 国画&陆志伟150
太湖诗 书法&黄若舟150
茶能醉人何必酒 书法&丁谦151
重修泰伯庙诗 书法&席建南152
秋韵图 国画&吴海舟152
水调歌头 泰伯颂 书法&丁剑林153
泰伯颂诗 书法&吴洪生154
菊花 国画&李云珍154
我爱至德精神 书法&吴铸格(女)154
皮日休诗 书法&冯鸣154
翰墨无华铸心志 书法&邵士诚155
十里荷香 国画&邱军155
吴丝蜀桐 书法&徐仲楠156
春夏秋冬四屏条 书法&吴晓懿157
赵孟俯诗 隶书&朱义成158
和平世界 国画&陈嘉平158
夜来西风 书法&卞云和159
上善若水 书法&张龙新160
牡丹小猫 国画&唐云(女)160
山绕平湖 书法&田展林161
李白诗 书法&王培槐162
春夏秋冬四屏条 国画&陈嘉平162
高鼎诗 书法&王为良163
至德无称 金文联 书法&吕更荣164
夜泊伯渎 书法&吴招廉165
(四)至德文化传承发展166
吴希民博士简介 书院稿167
吴希民《至德论》研究课题简介 书院稿168
冷溶同志访谈记录 书院稿169
华章高论激扬文字 书法&吴炳伟170
高攀龙诗 篆书&吴规划171
笔端豪气 书法&吴永龙172
艺 甲骨&吕栓保173
雨卷珠簾 书联&王夏华174
青蛙、螃蟹 国画&吴子南175
深化改革时逢春 书法&王金育176
红梅赞 国画&丁官堂177
尚善若水 书法&薛元昌178
葵花 油画&殷雯179
尚德务实 和谐奋进 篆刻&陆明晓179
山中何所有 书法&张孝林180
采药诗 书法&沈炳南180
礼赞太伯诗 书法&华一江180
东坡诗 书法&陈经181
板桥诗意图 墨竹&曹伟国182
癫狂柳絮 书法&史进前183
国色天香 国画&杨惠芬(女)184
艺德双馨 书法&曾江涛184
赤壁赋四屏条之一之二 小楷&王卉(女)185
花鸟石榴图 国画&吴文鸿186
唐诗一首 书法&阎锐敏187
秋菊小鸡 国画&吴史文188
太湖春色 国画&李云珍(女)188
梅里诗 书法&吴景晖189
知音图 国画&郭银明190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书法&王芳(女)191
纵观万事 书联&张云恒192
山水人物 国画&沈惠芬(女)192
吉祥图 国画&沈洁(女)193
明德惟馨 书法&徐庆平193
三让两家天下 隶联&吴士林194
脚踏明霞 草书&胡铭195
至德精神 万古长青 国画&吴荫父196
至德本无名 楷书&吕玉祥197
马到成功 国画&黄介艺198
思与境偕 隶书&周宏兴199
谁将端委移村社 书法&王亚佳200
和谐图 国画&石山石200
弘扬至德精神 书法&陈秉奎(法国)201
古诗一首 草书&卞云和202
烟雨楼 书法&蓝铁民202
赵孟俯诗 书法&陶敬儒203
三让诗 篆书&胡铭204
宝瓶、军车出行图 撕纸&胡立德205
南湖秋水 草书&汪维张206
塘荷、劲松 国画&吴孔奇(法国)207
泰伯之光 书法&张永初208
横空出世 书法&杜克勋208
至德全手足 书法&马行田(法国)208
祥 书法&吴锡臣208
人事有代谢 隶书&吕玉祥209
至德文化光照世界 书法&陈凤鸣(女)209
始祖泰伯 撕纸&胡立德210
双堤柳影 书法&吴道富211
至德无上 书法&朱海良211
至德无称 书法&冯鸣211
德馨 书法&方永柏211
鹅湖山下 书印&叶建荣212
梦里阿炳 书印&叶建荣213
熟能生巧 连环画&华德芬(女)214
古年今月乐为千杯仙 书法&吴炳伟215
蔡耀诗 书法&吴铎215
靖山园诗 书法&吴道富216
山河揽胜图 国画&胡铭216
太湖风帆等十五幅 摄影&任涵子217
人在旅途等七幅 摄影&席建南220
大漠深处等八幅 摄影&楚天舒(女)222
中华十圣塑像 雕塑&殷雯(女)224
李建金及其作品 雕塑&李建金229
殷雯及其作品 雕塑&殷雯(女)229
梅里胜境下自成蹊 国画&吴炳伟230
第二章、至德文化学术研讨部分233
东方文化战略与至德精神&吴希民235
论谦让开拓与和平发展&吴希民242
至德精神在海外传播与发展&吴希民249
至德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吴希民264
至德精神产生的思想和政治基础&吴希民270
论至德精神的沉寂和勃兴&吴希民274
论儒道法三大家与至德精神&吴希民280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与至德精神&吴希民283
冷溶同志访谈记录 书院稿290
慨论至德文化&吴炳伟292
关于中华十圣图的简介说明&吴炳伟319
至德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恒定状态&张清智322
至德文化诌议&吴士清326
泰伯、季札“让王”论&吕锡生、吴胜英(女)329
认识儒家思想&吴开诚333
至德楷模——我心中的吴仁宝&吴金海344
吴仁宝的特殊魅力&袁养和347
浅论至德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郑昌德352
第三章、至德文化文史资料部分361
《吴泰伯世家第一》原文&司马迁363
《吴泰伯世家第一》译文&吴洪激367
历代歌颂泰伯楹联诗词选&历代373
吴炳伟泰伯颂诗十二首&吴炳伟382
江南鼻祖吴泰伯&张永初383
梅里的故事&张永初387
梅里古韵&吴佳佳(女)393
吴姓的由来&施志395
至德宗亲十二姓渊源&施志397
《糜序》的谱学地位与价值&吴能和400
简论吴歌&华夏401
游弋艺海 潜心修行&殷雯(女)407
泰伯生年之研究&李心言411
编后语&吴炳伟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