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刘国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182212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自然资源保护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法引论专题1

第一节 科学学中的环境法学1

一、科学学1

二、本科专业体系中的环境法学2

三、研究生学科专业中的环境法4

四、宏观科学体系中的环境法学6

第二节 环境教育9

一、环境教育及其发展9

二、环境教育的构成要素10

三、绿色大学15

第二章 环境科学导论专题19

第一节 环境科学基本知识19

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19

二、环境法涉及的一些环境科学基本概念25

第二节 生态学基本知识31

一、生态学31

二、生态系统31

三、生态学基本规律36

第三章 环境法概论专题40

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40

一、环境法的概念40

二、环境法的特征44

第二节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48

一、人与自然系统中的三种生产理论48

二、生态性经济社会关系52

第三节 环境法的体系56

一、相关概念56

二、环境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59

三、环境法律体系62

四、环境标准68

第四章 环境价值论专题71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中的价值71

一、价值的含义71

二、价值的构成要素72

三、价值的基本特性76

第二节 价值哲学视域中的环境80

一、环境价值的含义80

二、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论维度81

第三节 环境法价值观架构84

一、主体价值观84

二、平等发展价值观86

三、整体发展价值观89

四、科学技术价值观91

五、社会制度价值观93

第五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法的历程专题98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98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98

二、典型的公害事件及其发展特点101

三、环球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107

四、环境问题的实质110

第二节 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111

一、外国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111

二、我国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120

第六章 环境伦理专题131

第一节 伦理学与环境伦理131

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31

二、环境伦理的由来134

三、环境伦理与伦理学137

第二节 环境伦理观139

一、环境伦理原则139

二、环境道德的主要规范142

第三节 环境伦理学对环境法学的影响148

一、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联性148

二、环境伦理学对环境法学的影响150

第七章 环境保护基本法专题154

第一节 环境保护基本法154

一、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产生和发展15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15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地位157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完善159

第二节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61

一、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162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162

三、预防为主原则166

四、污染(破坏)者负担、开发者养护、受益者补偿原则168

五、公众参与原则170

第三节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172

一、环境法基本制度概述172

二、环境法的基本制度174

第八章 环境规划与评价法专题180

第一节 环境规划法180

一、环境规划的概念和分类181

二、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183

三、编制环境规划的法律依据187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法192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92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94

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196

四、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97

第九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专题199

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199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分类199

二、环境污染防治立法203

第二节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206

一、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概述206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208

三、水污染防治法214

四、海洋环境保护法220

第三节 污染物质污染防治法223

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23

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27

三、沙尘污染防治法229

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及其防治立法230

第十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专题237

第一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237

一、自然资源237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240

第二节 环境要素法244

一、土地资源保护法244

二、水资源保护法与水土保持法249

三、矿产资源保护法255

四、森林资源保护法259

五、草原资源保护法263

六、渔业资源保护法266

第十一章 生物多样性和特殊区域保护法专题271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271

一、生物多样性271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281

三、野生植物保护法285

第二节 特殊区域保护法289

一、特殊区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289

二、特殊区域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290

三、自然保护区法292

四、风景名胜区保护法298

五、国家公园保护法302

六、文物古迹保护法305

第十二章 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法专题311

第一节 绿色产业的内涵311

一、产业分类311

二、绿色产业相关概念的内涵318

三、理论研究中的几种观点323

四、绿色产业内涵的界定328

第二节 绿色产业的特征333

一、“两低一高”和“叠加效应”333

二、双重依赖性334

三、广泛的渗透性和拉动性335

四、边缘交叉性、模糊性和相对性336

五、逆向性、循环性和3R原则337

六、环境容量资源化与生态建设产业化338

七、双赢性339

八、多维性340

九、经济性和公益性341

十、基础性342

第三节 循环经济立法343

一、外国的循环经济立法343

二、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345

三、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趋势346

第十三章 民法与环境保护专题351

第一节 民法与环境保护351

一、民法与环境保护351

二、现代民法与环境法的新型关系355

第二节 绿色视野中的中国民法357

一、对民法价值的重新思考357

二、对民法调整对象、民事主体范围的挑战359

三、民事权利的生态化363

四、物权法的生态化366

五、公序良俗原则内容的扩充370

第三节 环境民事侵权制度更新371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371

二、环境民事责任的特征与形式375

第十四章 环境行政法专题378

第一节 环境行政法概述378

一、环境行政379

二、环境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382

三、环境行政法的基本理念383

四、环境行政法的地位385

第二节 环境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86

一、合法性原则386

二、比例原则387

三、公众参与原则390

第三节 环境行政行为和方式391

一、环境行政许可392

二、环境行政合同393

三、环境行政指导396

四、环境行政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制度401

第十五章 环境刑法专题405

第一节 环境刑法学概述405

一、构建环境刑法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05

二、环境刑法学的概念407

三、环境刑法学的研究对象408

四、国外环境理论研究概述410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刑事法律413

一、我国历史上的环境刑事法律413

二、我国现代的环境刑事法律414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特点418

一、环境犯罪主体419

二、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422

三、环境犯罪客体425

四、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426

第十六章 环境纠纷与诉讼专题428

第一节 环境纠纷及其处理428

一、环境纠纷428

二、环境纠纷的解决途径433

第二节 环境诉讼的特点441

一、起诉资格的放宽441

二、被诉对象的扩大447

三、因果关系的推定448

四、举证责任的转移449

五、诉讼时效的修正450

第三节 环境诉讼案例分析452

一、从案例谈环境纠纷的处理方式452

二、从案例谈我国法律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定456

第十七章 环境立法专题459

第一节 立法学概述459

一、立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459

二、立法学的体系462

三、立法学的价值和地位465

第二节 环境立法的概念和特征467

一、环境立法的外延、内涵和概念467

二、环境立法与其他立法的区别472

第三节 国内外环境立法的趋势476

一、在立法的途径上更加强调立法的国际协作477

二、越来越强调对高新技术的依赖478

三、进一步强调环境法基本框架的完整有序479

四、更加注重环境立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480

第十八章 国际环境法专题482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总论482

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482

二、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485

三、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490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分论495

一、大气和气候的保护495

二、海洋环境的保护499

三、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养护501

四、危险物质与活动的控制和管理507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趋势509

一、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509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511

三、更加强调国家的环境责任和义务513

后记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