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菜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菜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晏儒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5937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65页
  • 主题词:菜苔-蔬菜园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菜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1

第一章 概述1

一、红菜薹的栽培历史2

二、红菜薹的分类和起源3

(一)分类3

(二)起源3

(三)食用价值4

(四)观赏价值5

(五)展望5

第二章 红菜薹的形态特征6

一、根6

(一)根颈6

(二)根系6

二、茎6

(一)主薹7

(二)侧薹7

(三)孙薹7

(四)曾孙薹7

三、叶8

(一)苗叶8

(二)初生莲座叶8

(三)次生莲座叶8

(四)再生莲座叶9

(五)薹叶9

四、花9

(一)花的构造9

(二)开花习性10

五、果实与种子11

(一)果实11

(二)种子11

六、薹座11

第三章 红菜薹的生长发育阶段12

一、种子发芽期13

二、幼苗期13

三、莲座期14

(一)初生莲座期14

(二)次生莲座期14

(三)再生莲座叶15

(四)主薹15

(五)侧薹16

(六)孙薹16

四、抽薹开花期17

五、种荚成熟期18

六、种子休眠期19

第四章 红菜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0

一、温度20

二、光照21

(一)类型品种与光合强度的关系21

(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2

(三)影响光合强度光照的其他因素22

三、水分23

四、矿质营养24

五、土壤条件26

第二篇 红菜薹栽培28

第五章 红菜薹栽培的研究进展28

一、红菜薹生长发育规律28

(一)花芽分化28

(二)生长发育规律29

(三)红菜薹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32

(四)栽培季节32

(五)化肥及试剂对红菜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34

二、红菜薹的抗冻性36

三、红菜薹在农村耕作制度改革中的利用价值36

第六章 红菜薹的主要栽培品种38

一、按红菜薹熟性分类的标准38

二、不同熟性的红菜薹品种39

(一)极早熟品种39

(二)早熟品种40

(三)早中熟品种41

(四)中熟品种43

(五)中晚熟品种45

(六)晚熟品种45

(七)极晚熟品种46

第七章 红菜薹栽培的基本技术47

一、播种育苗47

(一)播种育苗时期47

(二)播种育苗方法48

(三)苗床管理49

二、整地做畦50

(一)深翻炕地施基肥50

(二)开沟整地51

三、定植52

(一)苗龄及壮苗标准52

(二)种植密度53

(三)种植方法53

四、田间管理53

(一)补苗53

(二)灌水和排水54

(三)中耕除草54

(四)追肥55

(五)病虫害防治56

(六)采收56

(七)红菜薹的冻害及防冻57

第八章 长江流域红菜薹的栽培59

一、秋冬栽培59

(一)分布地区59

(二)栽培季节59

(三)品种选择61

(四)播种育苗61

(五)栽培要点62

二、越冬栽培62

(一)主要栽培省、市62

(二)栽培季节62

(三)品种选择64

(四)栽培要点64

三、春季栽培64

(一)主要栽培省、市65

(二)品种选择65

(三)栽培季节65

(四)栽培技术要点66

四、高山夏季栽培67

(一)适宜栽培地区67

(二)栽培季节气候特点67

(三)品种选择68

(四)栽培技术要点68

五、保护地栽培69

(一)主要栽培地区69

(二)栽培季节及品种69

(三)栽培技术要点69

第九章 华南地区红菜薹栽培71

一、华南地区气候特点及栽培季节71

二、品种选择72

三、栽培技术要点72

(一)播种育苗72

(二)开沟整地72

(三)田间管理73

第十章 北方地区红菜薹栽培74

一、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74

二、栽培季节75

(一)适宜播期76

(二)致伤气温76

(三)适宜生育期76

三、栽培要点76

第三篇 红菜薹种子生产第十一章 概述78

一、植物新品种权和品种权的归属79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概念79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归属79

二、品种审定时报审品种条件80

第十二章 红菜薹种子生产研究进展82

一、播期对种子产量的影响82

二、播期、密度、施肥水平对种子产量的影响83

三、种子产量与构成性状的关系85

四、摘心处理对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87

五、红菜薹种株采收适期88

六、种子大小和种皮色泽对种子质量及后代薹产量的影响88

七、种株大小及繁种地点的选择89

(一)种株大小与采种的关系89

(二)采种地点对采种的影响89

第十三章 红菜薹品种的混杂退化与复优91

一、红菜薹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91

(一)人为造成的混杂退化91

(二)媒介昆虫造成的生物学混杂97

(三)环境胁迫产生突变99

二、品种保纯和防止退化的方法100

(一)严格执行种子生产的技术操作规程100

(二)坚持隔离采种100

(三)严格选种和留种102

三、在适宜红菜薹栽培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选择和原种生产103

第十四章 红菜薹常规品种的种子生产105

一、种株的生长发育阶段105

(一)幼苗期105

(二)莲座期106

(三)抽薹开花期106

(四)种子成熟期106

二、采种地区的选择107

(一)海南三亚市107

(二)广东深圳市坑梓107

(三)湖北武汉市107

(四)山东中部地区107

(五)甘肃张掖地区108

三、采种方法108

(一)大株采种108

(二)中株采种108

(三)小株采种109

四、种子繁殖模式109

(一)大株一级繁育制110

(二)大株二级繁育制110

(三)大中小三级繁育制111

五、红菜薹良种繁育程序112

(一)原种重复繁殖112

(二)“三圃”制提纯更新113

六、种株培育和去杂114

(一)种株培育114

(二)种株去杂116

第十五章 杂种一代种子的生产117

一、利用自交系生产一代杂种117

(一)自交系的繁殖与保纯117

(二)自交系的配组方法118

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一代杂种118

(一)自交不亲和系的几个指数118

(二)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与保纯119

(三)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组119

三、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一代杂种120

(一)红菜薹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利用价值120

(二)利用雄性不育系的配组方法121

(三)雄性不育系的繁殖与保存121

(四)利用雄性不育系配种的优缺点122

四、三种制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及评价122

第四篇 红菜薹病虫害及其防治第十六章 红菜薹病害及其防治124

一、软腐病124

二、霜霉病125

三、病毒病126

四、黑腐病127

五、菌核病128

六、黑斑病129

七、根肿病131

八、根结线虫131

九、白斑病132

十、炭疽病133

第十七章 红菜薹主要虫害及其防治135

一、菜粉蝶135

二、菜蛾136

三、斜纹夜蛾137

四、菜螟139

五、菜蚜类140

六、黄曲条菜跳甲141

七、太猿叶虫143

八、大青叶蝉144

附录 红菜薹育种繁种中性状记载标准探讨145

参考文献1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