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肃古代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甘肃古代医学
  • 鄢卫东,李顺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527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0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25页
  • 主题词:中医学-医学史-甘肃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甘肃古代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庆阳岐伯与《黄帝内经》3

第一章 岐伯生平传奇3

第一节 上古天真降奇才3

第二节 拜师学医树大志6

第三节 悬壶济世施恩泽9

第四节 岐黄论经兴医道12

第五节 万古流芳成大业19

第二章 岐伯医学创举25

第一节 岐伯与《黄帝内经》25

第二节 岐伯与《黄帝外经》47

第三节 岐伯与其他医学典籍50

第四节 岐伯后世医学传流50

第三章 岐伯乡籍考52

第一节 概述52

第二节 方志53

第三节 史典55

第四节 遗址57

第五节 姓氏59

第六节 人文历史60

第七节 方言考62

第八节 轩辕黄帝故里考65

第九节 黄帝与岐伯陇东一带行迹考69

第十节 岐黄之术流传与影响71

第十一节 岐伯故里在庆阳73

第四章《黄帝内经》学术价值89

第一节 生命论89

第二节 生命整体论94

第三节 病因论98

第四节 病机论103

第五节 疾病论110

第六节 诊病论112

第七节 治疗论115

第八节 养生论119

第九节 阴阳论124

第十节 五行论129

第十一节 解剖论133

第十二节 脏象论136

第十三节 精气神论145

第十四节《黄帝内经》经络针灸论148

第五章《黄帝内经》典籍版本溯源156

第一节《素问》版本156

第二节《灵枢》版本165

第三节《黄帝外经》版本169

第二篇 武威汉代医学177

第一章 武威汉代医简的发现177

第一节 武威旱滩坡墓群简介177

第二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出土过程178

第三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年代考证178

第四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命名179

第二章 武威汉代医简的内容180

第一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原文及注解180

第二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方药内容及注解201

第三章 武威汉代医简的学术价值224

第一节 武威汉代医简出土的文献学价值224

第二节 武威汉代医简中的文字异写225

第三节 武威汉代医简为探讨《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提供证据228

第四节 广勤堂本《武威汉代医简》与《居延汉简》《敦煌汉简》《伤寒杂病论》等医书所载医学内容的相关联系233

第五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中药学成就240

第六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方剂学成就250

第七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内科学成就258

第八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骨、外科学成就266

第九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妇科学成就268

第十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男科学成就268

第十一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五官科学成就269

第十二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针灸学成就271

第十三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推拿学成就272

第十四节 武威汉代医简的护理学成就274

第四章 武威汉代医简的现代研究进展277

第一节 近年来完成与武威汉代医简相关科研研究概况及专家对科研的评述277

第二节 现代医史专家对武威汉代医简研究的评述282

第三节 武威汉代医简对中国书法的贡献284

第四节 武威汉代医简所载药物的品种考证287

第三篇 灵台皇甫谧针灸学341

第一章 皇甫谧史考341

第一节《晋书·皇甫谧传》集释341

第二节 皇甫谧生平事迹351

第三节 皇甫谧世系考353

第四节 古代医籍论皇甫谧354

第五节 皇甫谧的故事355

第二章 皇甫谧乡籍考证361

第一节 皇甫谧乡籍求真361

第二节 皇甫谧籍贯问题源流考362

第三节 古朝那考析364

第四节 皇甫谧墓考究365

第五节 皇甫谧遗迹辑略366

第三章 皇甫谧医学著作369

第一节《针灸甲乙经》版本源流369

第二节《针灸甲乙经》注家考370

第三节 古代医籍引录《针灸甲乙经》372

第四节 现代医家论《针灸甲乙经》373

第五节《寒食散论》及其历史价值376

第四章 皇甫谧学术成就探讨379

第一节 皇甫谧学说的形成和影响379

第二节《针灸甲乙经》的学术价值383

第三节 皇甫谧对世界针灸医学的重要贡献475

第四节 皇甫谧在文史哲学方面的学术成就478

第五节 当代皇甫谧研究大事记492

第四篇 敦煌医学497

第一章 藏经洞遗书的发现及医学卷子的来源保存情况497

第一节 藏经洞遗书的发现497

第二节 敦煌医学卷子的来源保存情况498

第二章 敦煌医学的概念及学术价值501

第一节 敦煌医学的概念501

第二节 敦煌医学的学术价值502

第三章 敦煌医学研究的经历、现状及展望507

第一节 敦煌医学的初步整理与个别卷子的研究507

第二节 敦煌医学卷子的系统整理研究508

第三节 敦煌医学卷子的全面研究513

第四章 敦煌医理类著作528

第一节《黄帝内经》节选残卷(?x02683、?x11074)528

第二节《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气厥论篇”(?x17453)529

第三节《黄帝内经》、《难经》摘录注本(?x00613)530

第四节《针灸甲乙经·卷之四病形脉诊》残本(P.3481)530

第五节《伤寒论·伤寒例》(P.3287)532

第六节 张仲景《五脏论》(P.2115)534

第七节 新发现的《张仲景五脏论》(?x01325V)535

第八节《耆婆五脏论》、《诸医方髓》及其相关的医书(多种残片组成)535

第九节《明堂五脏论》(P.3655)536

第五章 敦煌诊法类著作538

第一节《平脉略例》甲本(S.5614)538

第二节《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S.5614)539

第三节《玄感脉经》(P.3477)539

第四节《占五脏声色源候》(S.5614)540

第五节《七表八里三部脉》(P.3655)540

第六节《脉经》节选本(?x08644)541

第七节 俄?x02869A脉书残本542

第六章 敦煌本草类著作543

第一节《本草经集注第一·序录》节选(龙.530)543

第二节 食疗本草(S.76)544

第七章 敦煌医方类著作545

第一节 疗各科病症及杂证为主之医方书545

第二节 疗专科病症为主之医方书567

第三节 单验医方书576

第四节 辟谷养生延年为主之医方书581

第五节 巫术禁方书(共一种)587

第六节 少数民族之医方书(选介两种)588

第八章 敦煌针灸类著作591

第一节《灸法图》甲卷(S.6168)591

第二节《灸法图》乙卷(S.6168)591

第三节《新集备急灸经》节选(P.2675)591

第四节《灸经明堂》节选(S.5737)592

第五节《大唐同光四年具历》中的《人神每月日忌流注》(P.3247V)592

附篇 传承敦煌医学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5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