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肿瘤学 研究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赫捷主编;毛友生,沈铿,马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568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155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肿瘤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肿瘤学 研究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肿瘤治疗的历史、现状与展望1
第一节 肿瘤治疗历史回顾1
第二节 临床肿瘤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
第三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8
第二章 肿瘤流行病学10
第一节 肿瘤流行病学发展历史与现状10
第二节 肿瘤流行病学定义和研究内容11
第三节 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和趋势及高危因素的研究12
第四节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16
第五节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17
第六节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19
第七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20
第八节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21
第九节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发展方向23
第三章 肿瘤预防、筛查与早诊早治26
第一节 常见肿瘤预防及控制策略26
第二节 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27
第三节 肿瘤的病因学预防28
第四节 肿瘤的筛查与早诊早治30
第五节 肿瘤预防方法与效果评价32
第六节 目前存在问题与展望33
第四章 肿瘤病因与发生发展35
第一节 化学致癌因素35
第二节 物理致癌因素37
第三节 生物致癌因素38
第四节 遗传因素41
第五节 炎症因素44
第六节 营养因素47
第七节 社会心理、经济因素48
第八节 肿瘤多阶段发生发展过程49
第九节 目前存在问题与展望50
第五章 肿瘤病理学诊断历史与现状51
第一节 pTNM的历史、现状及展望51
第二节 肿瘤病理学诊断分类方法及应用52
第三节 肿瘤病理学诊断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发展方向60
第六章 肿瘤影像学检查与诊断69
第一节 X线检查69
第二节 CT检查71
第三节 MRI检查74
第四节 超声检查77
第五节 PET-CT检查79
第六节 核医学检查83
第七节 肿瘤影像学检查优选流程85
第七章 肿瘤标志物检查99
第一节 肿瘤标志物概述99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研发与应用历史101
第三节 肿瘤标志物研发与应用现状102
第四节 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105
第八章 肿瘤内镜检查及应用108
第一节 食管镜/胃镜检查108
第二节 支气管镜检查112
第三节 结肠镜检查129
第四节 膀胱镜检查135
第五节 宫腔镜检查140
第六节 鼻咽喉镜检查144
第七节 乳管内视镜检查146
第八节 纵隔镜检查151
第九节 胸腔镜检查155
第十节 腹腔镜检查158
第九章 肿瘤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活检163
第一节 超声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163
第二节 CT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165
第三节 体表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168
第四节 开胸组织活检术173
第五节 开腹肿瘤活检174
第十章 肿瘤脱落细胞学检查179
第一节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检查)179
第二节 呼吸道细胞学检查184
第三节 尿液细胞学187
第四节 体腔积液细胞学190
第五节 印片细胞学193
第十一章 治疗前肿瘤状况评估204
第一节 肿瘤评估方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204
第二节 cTNM与pTNM分期比较205
第三节 肿瘤评估流程206
第四节 肿瘤评估的重要性208
第五节 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209
第十二章 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前检查与风险评估211
第一节 肿瘤患者术前检查与结果判断211
第二节 术前检查与风险评估筛查流程213
第三节 术前风险评估213
第四节 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216
第十三章 肿瘤外科治疗总论218
第一节 肿瘤外科治疗历史与现状218
第二节 肿瘤外科治疗的生物学原理219
第三节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219
第四节 肿瘤外科手术种类与作用221
第五节 肿瘤微创外科治疗进展与评价223
第六节 外科治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224
第七节 肿瘤外科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224
第十四章 肿瘤化疗总论227
第一节 化疗的历史、现状227
第二节 化疗的生物学与药学原理227
第三节 化疗药物种类、研发历史与临床应用230
第四节 化疗前患者评估237
第五节 化疗的毒副反应与处理方法239
第六节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241
第七节 化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243
第八节 个体化靶向治疗的历史、现状与展望244
第九节 化疗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246
第十五章 肿瘤放射治疗总论249
第一节 放射治疗的历史回顾249
第二节 放射治疗的物理学基础249
第三节 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252
第四节 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256
第五节 放射治疗的流程和实践261
第六节 放射治疗新技术及临床应用263
第七节 现代影像技术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265
第八节 放射治疗的毒副作用与处理267
第九节 放射治疗未来发展方向268
第十六章 肿瘤的个体化规范化综合治疗模式与选择原则271
第一节 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271
第二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271
第三节 肿瘤综合治疗的生物学基础275
第四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模式278
第五节 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281
第六节 肿瘤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展望285
第十七章 肿瘤介入治疗学289
第一节 肿瘤介入治疗的历史发展回顾与现状289
第二节 肿瘤介入治疗的种类与临床应用290
第三节 介入治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314
第四节 肿瘤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发展方向316
第十八章 肿瘤内分泌治疗320
第一节 肿瘤内分泌治疗历史与现状320
第二节 肿瘤内分泌治疗分类与作用机制320
第三节 肿瘤内分泌治疗在临床的应用321
第四节 内分泌治疗的研究与未来研究发展方向325
第十九章 肿瘤免疫治疗326
第一节 肿瘤免疫治疗的历史、发展回顾与现状326
第二节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326
第三节 肿瘤免疫治疗的种类及其临床应用331
第四节 肿瘤免疫治疗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发展方向339
第二十章 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341
第一节 中医药的历史发展回顾与现状341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药学原理341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原则342
第四节 中医药的毒副作用与处理方法345
第五节 中医药效果的评价346
第六节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347
第七节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药物研发历史、现状与展望350
第八节 中医药治疗肿瘤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发展方向351
第二十一章 肿瘤疼痛治疗354
第一节 肿瘤疼痛定义、分类与评估354
第二节 药物止痛治疗356
第三节 其他止痛疗法360
第四节 目前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360
第二十二章 肿瘤营养治疗362
第一节 基本概念362
第二节 肿瘤的代谢特点363
第三节 营养不良的原因与后果364
第四节 营养筛查和评估366
第五节 营养治疗的应用368
第二十三章 肿瘤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374
第一节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374
第二节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375
第三节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377
第四节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378
第二十四章 临床研究计划设计与实施380
第一节 临床研究的历史回顾380
第二节 临床研究的方法382
第三节 临床研究中的伦理问题386
第四节 开展临床研究前的GCP培训388
第五节 临床信息管理与应用389
第六节 临床组织标本的获取、管理与应用390
第七节 循证医学的历史与应用现状392
第八节 我国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393
第二十五章 肺癌395
第一节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395
第二节 肺癌病因学396
第三节 肺癌病理学396
第四节 肺癌的症状与体征397
第五节 肺癌的诊断398
第六节 肺癌的分期399
第七节 肺癌外科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401
第八节 肺癌预后因素分析406
第九节 争议与共识及未来研究方向409
第二十六章 胃癌415
第一节 胃癌相关解剖415
第二节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417
第三节 临床表现419
第四节 诊断419
第五节 病理学422
第六节 分期423
第七节 治疗423
第八节 未来研究方向427
第二十七章 结直肠癌430
第一节 结直肠肿瘤的分类和相关发病因素430
第二节 结直肠癌的病理分类431
第三节 遗传性结直肠的分类433
第四节 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手段434
第五节 结直肠癌分期437
第六节 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438
第七节 预后因素分析443
第八节 争议与共识及未来研究方向443
第二十八章 原发性肝癌448
第一节 流行病学448
第二节 病因448
第三节 病理类型449
第四节 临床表现450
第五节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451
第六节 诊断标准、流程与鉴别诊断453
第七节 肝细胞癌分期454
第八节 原发性肝癌治疗455
第九节 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及防治研究460
第二十九章 食管癌462
第一节 流行病学462
第二节 食管的解剖学462
第三节 病因462
第四节 病理463
第五节 食管癌的分期464
第六节 临床表现467
第七节 术前检查评估467
第八节 食管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69
第九节 食管癌的治疗470
第十节 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481
第三十章 乳腺癌483
第一节 乳腺癌流行病学的变化及现状483
第二节 乳腺癌病因的认知及启示484
第三节 乳腺癌病理诊断标准的新变化484
第四节 乳腺癌临床表现的基本特点485
第五节 乳腺癌检查的分类及应用485
第六节 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87
第七节 乳腺癌的分期489
第八节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491
第九节 乳腺癌的预后因素分析497
第十节 乳腺癌未来研究的展望498
第三十一章 胰腺癌501
第一节 病理类型501
第二节 临床表现501
第三节 治疗前检查502
第四节 鉴别诊断504
第五节 胰腺癌分期504
第六节 胰腺癌的外科治疗505
第七节 胰腺癌的化学治疗509
第八节 胰腺癌放疗509
第九节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及综合治疗509
第十节 胰腺癌的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510
第十一节 预后因素分析511
第三十二章 淋巴瘤512
第一节 病因学512
第二节 病理特征513
第三节 临床表现515
第四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515
第五节 分期517
第六节 治疗517
第七节 预后因素526
第八节 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529
第三十三章 膀胱癌533
第一节 膀胱癌的分类533
第二节 膀胱癌的病因533
第三节 膀胱癌的病理534
第四节 膀胱癌的症状534
第五节 膀胱癌的体征534
第六节 膀胱癌的辅助检查534
第七节 膀胱癌的诊断536
第八节 膀胱癌的分期537
第九节 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537
第十节 膀胱癌的预后因素分析542
第十一节 争议与共识及未来研究方向等543
第三十四章 肾癌544
第一节 肾癌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与进展544
第二节 肾癌的病理类型与分期545
第三节 肾癌临床表现的特点与再认识547
第四节 各种诊断方法选择中值得考虑的问题548
第五节 肾癌治疗基本方法与进展552
第六节 肾癌的未来研究与临床应用方向557
第三十五章 甲状腺癌559
第一节 甲状腺癌的病因和分类559
第二节 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分期560
第三节 甲状腺癌的治疗选择和争议563
第四节 甲状腺癌的预后566
第五节 甲状腺癌的争议、进展和未来研究的方向567
第三十六章 鼻咽癌570
第一节 鼻咽癌的病因、解剖及病理570
第二节 鼻咽癌的症状、体征及检查572
第三节 鼻咽癌的诊断及分期575
第四节 鼻咽癌的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577
第五节 鼻咽癌治疗中的争议与共识及未来发展方向583
第三十七章 白血病587
第一节 白血病的病因及分类587
第二节 急性髓系白血病589
第三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96
第四节 慢性髓性白血病600
第五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04
第三十八章 子宫颈癌611
第一节 病因的认识过程及启迪611
第二节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及病理特点612
第三节 临床表现的基本特点及新变化613
第四节 诊断面临的难点及应思考的问题613
第五节 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评价614
第六节 宫颈癌预后及随访618
第七节 宫颈癌筛查和预防618
第八节 宫颈癌合并妊娠618
第三十九章 卵巢恶性肿瘤620
第一节 概述620
第二节 卵巢上皮性癌623
第三节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631
第四节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634
第五节 卵巢转移性肿瘤635
第四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636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636
第二节 病因636
第三节 病理类型637
第四节 临床表现638
第五节 检查和诊断及分期640
第六节 治疗642
第七节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645
第八节 预后因素分析650
第九节 争议与共识及未来研究方向650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