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研究
  • 杨传平主编;朱永林,于纪航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8243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科发展的历程1

第一节 国外学科的产生和兴起1

一、中世纪大学的学科现状1

二、传统古典大学的学科现状3

三、近代大学的学科现状4

四、世界三所著名大学的学科设置6

五、学科设置类型和特点8

六、国外同类大学学科发展比较9

第二节 我国学科的建设10

一、大学学科建设历程10

二、大学学科建设中的动态调整14

三、大学学科的设置18

四、国内同类大学学科发展比较20

第三节 大学学科建设的成果21

一、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21

二、学科建设取得的经验24

三、学科建设研究26

第二章 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32

第一节 SOA软件在学科管理的应用32

一、SOA软件的起源和内容32

二、SOA在学科课程体系管理中的应用35

第二节 协同理论在学科建设的应用37

一、协同理论简述37

二、协同理论引入的条件38

三、协同理论应用的措施要求40

第三节 复杂性理论在学科建设的应用42

一、复杂性理论的发展历程42

二、影响学科建设因素的复杂性45

三、复杂性理论的应用47

第四节 全寿命周期理论在学科建设上的应用48

一、生命周期理论的简述48

二、全寿命周期的应用49

第五节 虚拟化管理原理在学科建设的应用51

一、虚拟化管理的内涵51

二、虚拟化管理原理的应用52

第六节 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学科建设的应用56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含义及其应用56

二、实现学科不均衡发展的途径59

第三章 学科建设模式62

第一节 立项建设管理模式62

一、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63

二、学科组织结构65

三、立项建设管理模式66

第二节 规划建设管理模式69

一、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的类型70

二、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开展管理模式创新71

三、大学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的完善73

四、从多维角度规划创建学科管理模式74

第三节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76

一、“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监理制77

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与方法78

第四节 学科结构构成80

一、学科结构的内涵80

二、学科结构的建立81

三、学科结构设计83

四、适应经济发展的学科设置方案85

第四章 学科建设策略90

第一节 差异化发展策略90

一、差异化发展策略简述90

二、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内容90

第二节 错位竞争策略95

一、实施错位竞争策略的必要性95

二、错位竞争策略的作用96

第三节 发展特色98

一、发展特色的策略98

二、突出特色,综合发展101

三、特色发展战略的应用102

第四节 重点突破发展策略107

一、建设大学核心竞争力107

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科的优势108

三、大学建设核心竞争力的途径108

第五节 规划策略110

一、规划策略简述111

二、规划策略的制定原则、步骤和实施111

第五章 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114

第一节 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原则、规模114

一、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114

二、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的原则115

三、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的规模116

四、在学科发展规划制定中要突出的重点117

第二节 大学学科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118

一、课程标准118

二、已有条件122

三、发展目标122

四、主要措施124

第三节 实施中的目标管理128

第六章 学科培养模式130

第一节 学科链与产业链优化对接的研究生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130

一、学科链与产业链优化对接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性130

二、学科链与产业链优化对接131

三、学科链与产业链优化对接的研究生培养模式133

第二节 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2+0培养模式)134

一、模式的内涵134

二、优势与局限性135

三、模式的优化136

四、实施模式139

第七章 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141

第一节 学科建设中的课程整合与教师队伍建设141

一、课程整合的重要性141

二、课程整合的前提、基础142

三、学科岗位的设置144

四、学科团队建设146

第二节 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管理147

一、存在的问题148

二、专项经费使用的对策149

第八章 学科群建设151

第一节 分类与建设151

一、学科群的含义及特征151

二、学科群的分类153

三、学科群与产业群融合与建设154

第二节 学科群管理模式156

一、学科群管理模式的概念、建立原则156

二、学科群管理模式的类型158

第三节 学科群的组织学159

一、学科群的组织学原理159

二、学科群组织形式161

第四节 学科群的学术研究机制163

一、学术团队的运行机制163

二、学科群的学术研究机制165

第九章 学科建设评价168

第一节 学科建设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方法168

一、学科建设评价的特点168

二、学科建设评价的要素构成及评价方法169

三、学科建设评价的意义172

第二节 学科建设评价实施173

一、学科建设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173

二、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176

三、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步骤177

第三节 大学学科评价体系构成179

一、平衡计分卡系统的引入180

二、大学重点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80

第十章 学科特色建设183

第一节 教学特色培育183

一、教学特色培育的途径184

二、教学特色培育过程185

第二节 科研特色培育186

一、科研人才培养187

二、学术梯队建设188

三、提高科研项目研究质量189

第三节 办学特色的培育191

一、办学特色的特征191

二、办学特色的内涵192

三、办学特色建设的措施193

四、构建特色大学文化建设机制195

第四节 大学重点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196

一、重点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197

二、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97

三、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198

第十一章 全国学科评估201

第一节 首轮教育部学科评估(2002—2004年)201

一、简况201

二、保证措施202

三、对评估的评价203

第二节 第二轮教育部学科评估(2007—2009年)204

一、目的和原则204

二、对象和指标205

三、要求、程序206

四、改革措施207

第三节 第三轮教育部的学科评估(2012年)209

一、评估目的、参评条件210

二、评估指标体系210

三、评估工作程序212

四、对指标体系的改革212

五、提高数据的可靠性213

六、2012年学科评估的特点213

第十二章 2016年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启动217

第一节 国务院“方案”建设内容217

一、建设内容218

二、组织管理221

第二节 大学的建设路径222

一、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认识222

二、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差距224

三、大学的建设责任与举措225

附录一 大学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范文227

吉林大学学科与科研发展规划(2011—2020年)227

东北林业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41

附录二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248

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