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学 第5版
  • 欧阳继德,李思亮著;欧阳继德,连志峰,程修平,傅永久修订 著
  • 出版社: 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8615041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52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6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学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学概论2

第一节 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

一、经济学的学习目的与意义2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2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竞争4

一、自私自利的行为假设4

二、市场经济与价格机能5

第三节 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6

一、价格机能与竞争6

二、价格机能与政府政策7

参考文献10

历届试题11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18

第一节 需求18

一、需求的意义18

二、需求法则21

三、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23

第二节 供给(Supply)26

一、供给的意义26

二、供给法则(Law of Supply)28

三、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28

第三节 消费行为与生产行为的差异30

历届试题31

第三章 弹性分析38

第一节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38

一、价格弹性的意义38

二、价格弹性的衡量39

三、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斜率41

四、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44

五、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47

第二节 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48

一、交叉弹性的意义与衡量48

二、交叉弹性的类型48

第三节 所得弹性(Income elasticity)49

一、所得弹性的意义与衡量49

二、所得弹性的类型49

三、恩格尔法则50

第四节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50

一、供给弹性的意义与衡量50

二、供给弹性的类型51

三、决定供给弹性大小的因素52

历届试题53

第四章 市场均衡分析66

第一节 市场的均衡66

一、市场均衡的意义66

二、市场不均衡的调整66

第二节 价格的变动68

一、需求不变,供给改变68

二、供给不变,需求改变69

三、供给、需求同时改变69

四、特殊供给、需求曲线的变化70

第三节 消费者剩余、性产者剩余与经济剩余73

一、消费者剩余73

二、生产者剩余74

三、经济剩余75

第四节 政府对市场价格机能的干预与管制77

一、价格高限(Price Celling)77

二、价格低限(Price Floor)79

三、平准制度80

四、课税81

历届试题83

第五章 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分析92

第一节 消费者选择的预算限制92

一、消费者的选择能力:预算线92

二、消费者选择能力的改变:预算线的变动94

第二节 消费者选择的偏好:效用96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96

二、边际效用递减法则98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的行为分析99

一、边际效用分析法99

二、无异曲线分析法103

历届试题117

第六章 厂商生产理论:投入与产出分析136

第一节 决策期间136

第二节 短期生产技术关系之描述137

一、生产函数137

二、短期生产技术关系之描述138

三、边际报酬递减法则141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142

第三节 长期生产技术关系之描述143

一、长期生产函数143

二、等产量曲线分析143

三、要素价格或产量变动对要素需求影响150

第四节 生产可能曲线分析152

一、机会成本152

二、生产可能曲线153

三、等收益线157

四、最适生产组合点159

五、生产可能曲线与供给线160

历届试题162

第七章 厂商生产的另一面:成本分析176

第一节 短期成本176

一、短期总成本177

二、短期平均成本178

三、短期边际成本180

四、短期各种成本的关系181

五、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对偶性(Duality)183

第二节 长期成本184

一、长期成本结构184

二、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186

三、规模报酬190

四、规模经济与不经济192

五、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193

历届试题197

第八章 市场结构、厂商收益与利润212

第一节 市场结构分类212

一、市场分类的基础:厂商对市场价格的影响212

二、厂商对市场价格影响力的因素212

三、市场类型213

四、市场特性215

第二节 市场类型与厂商的收益216

一、完全竞争市场216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218

第三节 利润函数219

一、利润函数219

二、边际利润分析法220

三、单位利润分析法221

历届试题222

第九章 产品市场(一):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分析230

第一节 无法决定产品价格的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收益结构230

第二节 厂商生产的短期均衡分析231

一、厂商的生产决策231

二、厂商短期经营并不保证一定会赚到钱233

三、厂商提供产品意愿分析:短期供给曲线234

四、厂商所面对外部的影响冲击236

第三节 厂商生产的长期均衡调整分析238

一、长期均衡的达成238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239

三、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240

历届试题242

第十章 产品市场(二):独占市场结构分析254

第一节 独占市场形成的原因254

第二节 独占厂商的短期分析255

一、独占厂商的短期生产抉择255

二、独占能力,并不必然代表超额利润256

三、独占厂商无法导出短期供给曲线257

第三节 独占厂商的长期分析258

第四节 独占厂商的生产效率258

第五节 政府的反独占政策260

第六节 独占厂商的行为分析265

一、×无效率265

二、钻营活动265

三、差别取价266

四、加码订价原则267

第七节 独占厂商独占能力的测度268

一、勒纳指数(Lerner index)268

二、市场集中度268

三、其他常用独占能力测试的指标269

历届试题270

第十一章 产品市场(三):寡占市场结构分析282

第一节 寡占厂商的行为分析282

第二节 价格稳定的拗折需求理论283

一、拗折需求曲线284

二、寡占厂商的产量及价格的抉择285

三、成本变动对价格的影响286

四、需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286

第三节 价格领导制287

一、较低成本厂商模型(Low cost moder)287

二、强力厂商模型(Dominant firm moder)288

第四节 勾结与欺骗290

第五节 游戏理论291

一、纳西均衡292

二、实例分析293

参考文献294

历届试题295

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四):独占性竞争市场结构分析302

第一节 独占性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抉择302

第二节 独占性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抉择304

第三节 独占性竞争厂商的生产效率306

第四节 非价格竞争---广告307

历届试题310

第十三章 要素市场316

第一节 个别厂商生产要素雇用决策:收益面与成本面分析316

第二节 整体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317

第三节 工资理论318

一、边际生产力理论318

二、劳动供需均衡理论319

第四节 利息理论320

第五节 地租理论321

第六节 利润理论322

参考文献324

历届试题325

第十四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332

第一节 市场失灵形成的成因332

一、外部性332

二、公共财334

三、自然独占336

四、市场讯息不完全336

第二节 政府介入经济运作的必要条件338

历届试题340

第十五章 总体经济活动的衡量344

第一节 经济荣枯的指标:「国内」生产毛额与「国民」生产毛额344

一、国内生产毛额的意义344

二、国内所得与国民所得346

第二节 衡量总产出的其他指标349

一、国民生产毛额350

二、国内生产净额350

三、国民所得350

四、个人所得351

五、个人可支配所得351

第三节 国内生产毛额衡量与经济循环351

一、经济循环352

二、国内生产毛额的衡量方法355

第四节 名目GDP、实质GDP与GDP平减指数360

一、名目GDP与实质GDP361

二、国内生产毛额平减指数361

第五节 国民所得与人民福利362

第六节 所得分配:经济成果的分享365

一、罗仑氏曲线365

二、吉尼系数366

第七节 我国竞争力与国民所得新指标367

参考文献369

历届试题370

第十六章 凯因斯有效需求所得决定理论385

第一节 民间消费与储蓄385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86

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388

三、影响消费与储蓄的其他因素390

四、消费理论392

第二节 投资394

一、投资与利率396

二、影响投资需求之因素397

三、投资理论398

第三节 政府收支400

第四节 出口净额401

一、出口之决定因素403

二、进口之决定因素403

第五节 凯因斯模型404

一、总需求等于总产出404

二、总注入等于总漏扈406

三、两种分析均衡所得之方法之关系407

参考文献409

历届试题410

第十七章 凯因斯经济理论其他相关的议题422

第一节 有效需求改变所产生效果的衡量:乘数效果422

一、乘数的意义422

二、乘数的种类424

第二节 膨胀缺口与紧缩缺口427

一、膨胀缺口427

二、紧缩缺口428

第三节 节俭的矛盾428

第四节 货币市场430

一、货币需求430

二、货币供给433

三、均衡利率决定434

四、货币供给变动对利率影响434

第五节 劳动市场436

历届试题438

第十八章 凯因斯学派经济理论:IS—LM模型452

第一节 商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452

第二节 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455

第三节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利率和所得水准的决定457

第四节 比较静态分析:均衡利率与所得的变动458

第五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463

一、货币政策463

二、财政政策466

第六节 排挤效果468

一、部分(不完全)的排挤效果468

二、完全的排挤效果469

三、超额排挤效果470

四、完全无排挤效果471

历届试题472

第十九章 凯因斯学派经济理论:总合供需(AD—AS)模型482

第一节 总合需求线482

一、总合需求线的意义482

二、总合需求线为负斜率的原因483

第二节 总合供给线484

一、总合供给线的意义484

二、总合供给曲线类型485

第三节 总合供需的均衡分析488

一、均衡物价水准和实质所得决定488

二、均衡实质所得和物价水准改变489

参考文献494

历届试题495

第二十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金融市场502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502

第二节 货币供给505

一、货币供给量的衡量505

二、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功能507

三、准备货币与货币供给量509

第三节 货币需求理论510

一、金融体系架构510

二、金融市场与利率513

第四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516

一、重贴现率政策516

二、存款准备率政策518

三、公开市场操作政策519

历届试题520

第二十一章 通货膨胀、失业与菲力普曲线534

第一节 通货膨胀:人民生活不安的来源之534

一、通货膨胀的意义与衡量534

二、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535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539

第二节 失业:人民生活不安的来源之二542

一、失业的意义与种类542

二、失业理论544

第三节 菲力普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544

一、不具抵换关系的长期菲力普曲线546

二、正斜率的菲力普曲线547

参考文献548

历届试题549

第二十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560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外贸易560

第二节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与方向:古典贸易理论563

第三节 现代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理论566

第四节 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568

一、贸易条件568

二、国内相对价格与国际贸易条件568

三、贸易条件与福利分配570

第五节 贸易之均衡571

第六节 贸易政策572

一、自由贸易政策572

二、保护贸易政策573

历届试题575

第二十三章 国际金融:理论、制度与政策582

第一节 国家对外关系的记录:国际收支582

一、经常帐:国际收支的灵魂583

二、资本帐:国际资金的移动585

三、误差与遗漏净额586

四、中央银行准备资产之变动586

第二节 外汇市场587

一、外汇587

二、汇率588

三、外汇市场589

四、汇率制度597

第三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598

一、调整汇率598

二、改变相对价格599

三、改变相对所得599

四、改变相对利率599

五、政府管制599

参考文献600

历届试题601

第二十四章 经济成长、景气循环与经济发展612

第一节 经济成长612

一、经济成长的意义与衡量方法614

二、经济成长理论615

第二节 景气循环618

一、景气循环理论620

二、景气对策信号621

第三节 经济发展623

一、经济发展理论626

二、政府的经济发展策略630

历届试题632

附录639

附录:历届试题选择题参考答案6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