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传递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传递机制研究
  • 孙小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0094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传递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问题提出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

1.2.1 研究目的2

1.2.2 研究意义3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4

1.3.1 研究思路4

1.3.2 研究内容4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8

1.4.1 研究方法8

1.4.2 数据来源8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9

1.5.1 可能的创新9

1.5.2 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10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2

2.1 范畴界定12

2.1.1 农产品的内涵与属性12

2.1.2 农产品安全性19

2.1.3 农产品质量21

2.1.4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内涵28

2.2 外部性理论与应用30

2.2.1 含义、影响与治理30

2.2.2 农产品市场存在外部性31

2.3 准公共品理论与应用32

2.3.1 含义、属性与供给方式32

2.3.2 农产品质量安全属于准公共品32

2.4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信息甄别理论34

2.4.1 逆向选择:柠檬市场模型34

2.4.2 信号传递模型(signalling model):斯宾塞劳动力市场模型36

2.5 道德风险与委托代理理论38

2.5.1 道德风险理论与借鉴38

2.5.2 委托代理理论与借鉴40

2.6 成本-收益理论42

2.6.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商品属性42

2.6.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成本分析42

2.7 文献综述44

2.7.1 国外研究综述44

2.7.2 国内研究综述50

3 严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问题、影响与成因53

3.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53

3.1.1 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爆发53

3.1.2 农产品出口屡次受阻59

3.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重大63

3.2.1 消费者身体健康受到威胁63

3.2.2 公众心理恐慌更为严重64

3.2.3 国际声誉与政府形象受到影响66

3.2.4 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多个参与主体经济利益受损67

3.3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分析68

3.3.1 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内因分析68

3.3.2 农产品流通经营环节的内因分析71

3.3.3 农产品消费环节的内因分析73

3.3.4 农产品各环节的外部监管体系不健全76

3.3.5 其他方面的原因77

3.3.6 小结: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79

4 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机理80

4.1 农产品供应、消费与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80

4.1.1 农业生产资料供给者与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80

4.1.2 农产品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81

4.1.3 农产品加工者与农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82

4.1.4 农产品销售者与农产品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83

4.1.5 政府(监管者)与农产品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83

4.1.6 政府(监管者)与农产品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84

4.1.7 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各环节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累积85

4.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不完全逆向选择:中国农产品“柠檬”市场分析86

4.2.1 不完全逆向选择:农产品“柠檬市场”的理论分析框架86

4.2.2 农产品“柠檬市场”的形成机理——基于不完全逆向选择模型的分析89

4.2.3 农产品“柠檬市场”的危害: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经济福利水平均下降95

4.3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道德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又一诱因97

4.3.1 农产品生产者故意隐藏农产品产量的道德风险98

4.3.2 农产品供给者肆意降低农产品质量的道德风险98

4.3.3 取得认证的农产品供给者销售质量低于认证标准农产品的道德风险99

4.3.4 农产品供给者隐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方法的道德风险100

4.3.5 农产品加工者和销售者隐藏农产品需求信息的道德风险101

5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102

5.1 农产品基本属性决定了信息不对称102

5.2 信息优势方传递信息的单位成本过高103

5.2.1 信息传递单位成本过高阻碍了信息优势方传递信号的积极性103

5.2.2 组织化程度低是信息传递单位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103

5.3 信息优势方传递信息的载体和手段不科学、不规范105

5.3.1 标签使用不规范,导致信息传递不全面、不真实105

5.3.2 广告宣传不规范,导致信息数量不足、质量不高107

5.4 信息传递的外部机制不完善110

5.4.1 信息传递的外部机制不完善加剧了信息不对称110

5.4.2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不健全,导致信息传递效果不明显111

5.5 信息可追溯机制不健全116

5.5.1 信息可追溯机制不健全将有碍信息的追踪与追溯116

5.5.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尚处于试点阶段,信息追溯功能难以有效发挥117

5.6 农产品市场信誉机制尚未确立119

5.6.1 信誉机制可以有效地矫正信息不对称119

5.6.2 信用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到信誉机制效能的发挥120

6 加强信息传递,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121

6.1 农产品供给组织化:提高信息传递的积极性121

6.1.1 农产品供给组织化可提高信息传递的积极性121

6.1.2 我国农产品供给组织化存在的问题123

6.1.3 我国农产品组织化供给的推进方略127

6.2 农产品标签、广告管理:规范信息传递的载体与手段130

6.2.1 农产品标签管理:规范信息传递的载体130

6.2.2 农产品广告管理:规范信息传递的手段133

6.3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完善信息传递外部机制139

6.3.1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是信息传递的有效外部机制139

6.3.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体系140

6.3.3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收集与交流体系144

6.3.4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147

6.4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健全信息追溯机制150

6.4.1 可追溯体系可有效矫正信息不对称150

6.4.2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基本内容151

6.4.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152

6.4.4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对策建议154

6.5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构建信誉机制159

6.5.1 以信用体系为支撑的信誉机制可有效矫正信息不对称159

6.5.2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构成160

6.5.3 突破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瓶颈162

6.5.4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166

参考文献1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