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祝志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60238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构想1
一、日本的侵华劣迹1
二、党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3
(一)“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4
(二)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6
(三)“一·二八”事变后“左”倾错误的发展12
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构想的提出和“左”倾关门主义的继续15
(一)《一·一七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构想的提出15
(二)“左”倾关门主义在某种程度上的改变19
(三)“左”倾关门主义路线在总体上的继续坚持22
(四)“左”倾关门主义未得到根本克服的原因分析28
(五)王明从“左”倾到右倾的原因分析33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的形成38
一、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39
(一)党的战略任务的转变39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正式提出40
(三)《八一宣言》对《一·一七宣言》的继承和发展43
二、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的确定44
(一)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策略方针44
(二)关于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49
(三)关于党的政策和口号的转变53
(四)关于党组织的发展和巩固59
三、毛泽东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的系统阐述61
(一)确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概念61
(二)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62
(三)论证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63
(四)对统一战线问题上“左”倾关门主义的批判65
(五)关于党的新口号与新政策的说明67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的充实调整73
一、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进一步阐释74
(一)关于中国革命新时期74
(二)关于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75
(三)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82
(四)关于党的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86
(五)关于统一战线的内部斗争问题88
(六)关于统一战线的目标与具体环境问题89
(七)关于打击敌人与保证群众的利益联系问题91
二、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和方针93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部实践93
(二)“逼蒋抗日”方针的确定97
(三)“民主共和国”口号的提出103
(四)对“民主共和国”问题的进一步说明104
(五)争取各方面抗日力量的方针109
三、党在“西安事变”后的团结抗日主张和方针113
(一)“西安事变”爆发后党的和平解决方针113
(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党对形势和任务的分析说明120
(三)对国民党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127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的进一步发展130
一、党对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和任务的分析说明131
(一)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日的号召131
(二)中央宣传部对党的任务的说明136
(三)党在统一战线区域工作的基本原则140
(四)卢沟桥事变后党的重要指示143
二、毛泽东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的进一步论述148
(一)关于党在新形势下的任务148
(二)关于党对三民主义的态度154
(三)关于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责任和革命前途问题157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军事战略163
(五)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党的独立性问题169
三、刘少奇论党在国统区的群众工作172
(一)党在国统区(白区)工作的目标和方针172
(二)党在国统区的统一战线工作与群众工作174
(三)党的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关系176
(四)国统区党组织的建设问题180
四、张闻天论统一战线问题和国统区工作问题186
(一)巩固国内和平、实现对日抗战186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若干问题192
(三)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196
(四)国统区群众斗争的策略问题198
(五)党的领导工作问题202
五、周恩来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论述203
(一)关于巩固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议204
(二)统一战线工作的策略、准则205
(三)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五个阶段206
(四)关于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207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的实践创新212
一、团结抗日的前进方向213
(一)提醒预防213
(二)揭露说服214
(三)批评斗争216
二、民主联合的统战路线218
(一)关于抗战中的两条对立路线219
(二)关于民主与宪政219
(三)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222
(四)关于中国人民解放联合会222
三、又联合又斗争的指导方针224
(一)又联合又斗争是统一战线的本质属性224
(二)关于联合与斗争的经验教训225
(三)又联合又斗争的成功案例226
(四)又联合又斗争的实践策略227
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实践策略229
(一)区别对待是“发展”、“争取”、“反对”三种势力的哲学基础229
(二)关于“发展”、“争取”、“反对”三种势力的说明229
(三)争取中间势力是工作的重点231
(四)“发展”、“争取”、“反对”三种势力策略原则在农村的具体运用232
五、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233
(一)关于自卫原则233
(二)关于全局意识234
六、政治协商的联动机制236
(一)政治协商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殊意义236
(二)谈判是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236
(三)周恩来关于政治协商的理论概括236
七、民族科学的大众文化237
(一)关于民族性238
(二)关于科学性238
(三)关于大众性239
八、服务大局的外交政策239
(一)合纵连横 广交朋友239
(二)内外呼应 争取主动241
(三)坚持原则 独立自主243
(四)区别对待 动态发展244
(五)倡导民主 支持独立245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的历史评价247
一、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分析247
(一)遵义会议后党的正确路线和新领导核心的确立247
(二)共产国际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针的指导249
(三)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256
二、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的重大历史意义261
(一)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261
(二)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的形成268
(三)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的到来273
三、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的现实启示280
(一)必须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280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统战工作方针,不断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81
(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要反对“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283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