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化工作》送审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化工作》送审稿
  •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化工作》送审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南方局文化工作发展的由来1

一、中共长江局国统区文化工作的开展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1

长江局的建立和《新华日报》的创办2

二、国统区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6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成立6

“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12

三、党在国统区新闻出版队伍的建立14

国统区党的出版队伍的建立14

国统区党的新闻队伍的建立18

四、华南抗战进步文化工作据点的开辟22

《救亡日报》和广州抗战进步文化的兴起22

香港抗战进步文化据点的开辟26

第二章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南方局文化工作的新发展30

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抗战团结进步方针的制定30

国民党反共妥协倾向的增长30

中共中央“抗战、团结、进步”方针的提出33

二、南方局文化工作的新发展34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34

中共中央对南方局工作的指示36

《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在重庆的复刊38

三、重庆抗战进步文化的发展41

政治部第三厅在重庆41

引导支持“文协”活动的开展43

进步新闻出版业的发展52

抗战进步音乐美术活动的发展55

四、重庆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57

“自然科学座谈会”和“青科协”的成立57

支持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61

与“中苏文化协会”合作开展进步文化宣传65

五、桂林抗战进步文化阵地的建立和发展67

对桂系统战工作取得的成效67

桂林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70

《救亡日报》和“国际新闻社”在桂林72

桂林进步书刊出版业的繁荣兴旺76

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的创办80

少儿抗战文化的号手——新安旅行团82

抗战戏剧、文学艺术的蓬勃兴起85

联合国际友人开展抗战文化活动88

六、香港和曲江抗战进步文化的发展90

香港抗战进步文化的发展90

曲江抗战进步文化据点的建立95

七、国内政治形势大幅逆转,南方局应变的准备97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97

党的国统区工作战略地位的确定99

党组织的活动转入地下的部署102

“第三厅”的撤销和“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成立106

八、展开强大政治攻势,反击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110

《新华日报》对皖南事变真相的揭露112

围绕二届一次国民参政会进行的斗争117

第三章 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文化“围剿”121

一、中国人民的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121

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党在国统区工作的严重困难121

国统区进步文化面临的严重困难123

二、香港和南洋抗战进步文化阵地的拓展125

国统区进步文化人士的转移疏散125

《华商报》和香港宣传阵地的建立132

香港文化工作领导的加强和统一战线的扩大135

抗战进步文化活动的繁荣兴起138

东南亚抗战宣传据点的开辟140

三、发动宣传攻势、引导舆论方向144

《新华日报》攻势方针的确定144

驳斥国民党造谣诬蔑,宣传我军战绩146

纵论国际国内战局发展,坚定全民抗战信心148

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153

四、反击文化专制统治、开创进步文化新局面156

郭沫若寿辰与创作生活纪念活动156

重庆“雾季”进步话剧的创作和演出159

对“战国派”文艺思想和话剧《野玫瑰》的批判167

五、香港进步文化阵地的转移171

对香港进步文化人士展开的大营救171

香港归来文化人士工作和生活的安排176

六、进步文化在重庆的坚持和发展178

社会科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78

文学艺术在困境中坚持和发展180

以“中苏文协”为阵地坚持战斗184

进步学生“据点”的建立186

保障作家稿酬运动的开展188

七、桂林、昆明、成都进步文化工作的新发展190

南方局统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190

桂林抗战进步文化阵地的恢复195

昆明抗战进步文化据点的开辟201

成都抗战进步文化据点的开辟204

第四章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新民主主义文化阵地207

一、南方局文委和《新华日报》的整风学习207

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207

南方局文委和《新华日报》的整风学习209

《新华日报》整风改版工作的进行215

南方局整风学习中的审干工作220

文化组和《新华日报》继续进行的整风223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宣传和学习225

《新华日报》对《讲话》精神的宣传225

《讲话》精神在进步文化界的传达和贯彻230

第五章 以文化工作推动民主运动、争取人民抗战的最后胜利235

一、制止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三次反共高潮235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235

对内战阴谋的揭露和对《中国之命运》的批判237

二、进步戏剧运动的新发展、打破新闻封锁的新成果242

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的举办242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延安之行247

三、国统区文化界民主运动的兴起253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253

引导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方向256

《甲申三百年祭》的发表258

为取消书报审查制度进行的斗争260

“文协”援助贫病作家的活动263

重庆学生民主运动的兴起266

昆明、成都学生民主运动的兴起267

四、广西抗战进步文化的坚持和发展269

桂林“国旗献金大游行”269

“文抗队”在湘桂前线的宣传活动271

桂东南抗战文化活动的坚持273

五、重庆文化界民主运动的新高涨277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277

邹韬奋追悼活动的举行280

昆明学生民主运动的高涨284

成都学生民主运动的高涨286

六、文化界民主运动的新发展290

中共为建立联合政府进行的谈判290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成立292

《对时局进言》的发表和抗议解散“文工会”的斗争295

茅盾寿辰和创作生活庆祝活动的举行297

国统区学生民主运动的持续发展300

第六章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而斗争303

一、抗战的胜利和“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提出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303

“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提出和重庆谈判306

二、重庆谈判期间文化工作的发展308

毛泽东在重庆对文化工作的推动308

文化界配合重庆谈判积极开展活动312

进步新闻出版界“拒检”斗争的胜利315

三、文化界为和平民主继续进行斗争320

“双十协定”的签订和密布的内战阴云320

“一二·一”昆明学生反战运动322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26

为政协会议的成功鼓与呼328

进步学生团体的建立和社会大学的创办332

四、为政协各项协议的实现而斗争335

对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的行动进行反击335

对西南文化工作的部署339

五、华东宣传文化阵地的开辟和建立341

为在华东出版《新华日报》进行的斗争341

上海、南京宣传舆论阵地的建立344

图书发行网络的建立349

进步电影工作的恢复354

六、痛悼卓越的民主战士,和平民主运动的新高涨356

国统区和平民主运动的兴起356

抗议国民党暗杀李、闻的暴行358

悼念陶行之,为和平民主前赴后继361

七、全面内战爆发,文化工作重新布局365

全面内战的爆发365

文化工作的坚持和转移366

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储备人才370

八、香港反蒋宣传文化战场的开辟374

香港宣传舆论阵地的建立374

香港达德学院的创办378

革命出版业的重建和发展381

九、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384

中共南京局从国统区撤离384

香港宣传舆论阵地的发展385

革命出版业的发展和大联合的实现387

统战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开展391

护送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参加新政协会议394

第七章 南方局文化工作的历史功绩及历史经验400

一、广泛传播共产主义思想400

宣传中国共产党民族民主革命的方针400

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402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文化思想406

二、构建宏大的文化队伍,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准备人才建立最广泛的文化界统一战线410

以宽阔的胸怀看待和团结知识分子413

在斗争中关心和帮助知识分子,引导他们不断进步416

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准备人才418

三、大力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419

新闻工作的发展419

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421

文学艺术的发展423

文艺活动和音乐美术工作的发展426

出版工作的发展429

教育工作的发展430

戏剧电影的发展432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