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研究
  • 李俊卿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1226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研究-高等学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3

1.2相关研究的现状综述及评价4

1.2.1相关研究的综述5

1.2.2对相关研究的评价19

1.3课题的基本方法、思路与框架21

1.3.1研究方法21

1.3.2研究思路22

1.3.3研究内容与框架23

1.4创新点与难点24

1.4.1创新点24

1.4.2难点26

1.5本章小结27

第2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水平的基本理论29

2.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要求及实现的评判标准31

2.1.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31

2.1.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34

2.1.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评判标准37

2.1.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其他概念的关系39

2.2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意义、特点43

2.2.1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43

2.2.2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43

2.2.3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45

2.2.4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表现形式46

2.3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及其衡量47

2.3.1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47

2.3.2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的衡量47

2.4本章小结50

第3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及历史经验51

3.1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53

3.1.1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起步阶段(1919—1949)54

3.1.2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时期(1949—1956)63

3.1.3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偏离时期(1956—1978)69

3.1.4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阶段(1978—今)71

3.2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78

3.2.1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79

3.2.2坚持大众化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82

3.2.3在广泛统一战线基础上,针对群体特点采取灵活多样措施85

3.3本章小结89

第4章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的调查设计与检验91

4.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选择93

4.1.1调查问卷的设计93

4.1.2样本选择94

4.2问卷调查、样本特性分析96

4.2.1问卷调查过程96

4.2.2样本特性分析97

4.3问卷量表题信度与效度分析104

4.3.1问卷量表题的信度分析104

4.3.2问卷量表题的内容效度分析104

4.4本章小结106

第5章 北京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运用情况107

5.1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109

5.1.1研究问题的提出109

5.1.2研究设计110

5.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运用的描述性统计结果111

5.2.1被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情况111

5.2.2学习动机与外部环境114

5.2.3被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情况117

5.3研究假设涉及的变量整理、变量定义118

5.3.1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应假设H1系列的因变量与自变量118

5.3.2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程度差异性假设H2系列的因变量与自变量119

5.4假设检验与分析120

5.4.1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应假设H1系列的检验与分析120

5.4.2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程度差异性假设H2系列的检验与分析123

5.5本章小结129

第6章 北京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分析131

6.1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133

6.1.1研究问题的提出133

6.1.2研究设计134

6.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135

6.2.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135

6.2.2大学生对自身及其关系密切人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的评价136

6.2.3大学生自身感受到与现实反差时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度138

6.2.4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由138

6.2.5大学生对其信仰马克思主义主要影响因素的认识139

6.2.6大学生入党的理由140

6.2.7大学生不想成为学生党员或积极分子的理由141

6.3研究假设涉及的变量整理、变量定义141

6.3.1大学生与其关系密切人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相关性假设H3系列的因变量与自变量141

6.3.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差异性假设H4系列的因变量与自变量142

6.4假设检验与分析143

6.4.1大学生与其关系密切人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相关性假设H3系列的检验与分析143

6.4.2大学生与其关系密切人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基于相似性矩阵的聚类分析145

6.4.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差异性假设H4系列的检验与分析147

6.5本章小结151

第7章 北京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途径的调查分析153

7.1大学生获取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渠道及其效果155

7.1.1大学生获取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渠道155

7.1.2大学生获取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渠道的效果156

7.2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及其问题158

7.2.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途径及其问题158

7.2.2其他教育途径及其问题160

7.3本章小结162

第8章 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水平的访谈165

8.1研究设想167

8.2研究方法168

8.3访谈内容与分析170

8.3.1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理解170

8.3.2对高校大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信仰情况的评价171

8.3.3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问题的看法173

8.3.5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亮点175

8.4对访谈中呈现问题的有关讨论175

8.5本章小结177

第9章 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的对策179

9.1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181

9.1.1教学理念182

9.1.2教学目标183

9.1.3教学内容185

9.1.4教学方式186

9.2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实践187

9.2.1多样化实践形式187

9.2.2典型实例188

9.3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平台189

9.3.1学生社团活动平台189

9.3.2现代网络平台191

9.3.3校园文化平台192

9.4完善相关机制与制度建设195

9.4.1相关机制195

9.4.2配套制度199

9.5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和队伍200

9.5.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200

9.5.2学生工作人员与辅导员队伍202

9.6本章小结205

参考文献206

附录1 北京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调查问卷212

附录2 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调查访谈提纲217

致谢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