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大诏令集 存一百九十六卷,目录一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大诏令集 存一百九十六卷,目录一卷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11018·355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946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10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大诏令集 存一百九十六卷,目录一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第一1

帝统一1

即位1

太祖即位赦天下制1

太宗即位赦天下制1

真宗即位赦天下制1

仁宗即位赦天下制2

英宗即位赦文2

神宗即位赦2

哲宗即位赦2

徽宗即位赦3

诞节3

宰臣等请立长春节表3

宰臣等请立乾明节表3

宰臣丁谓等请立乾元节名表3

批答3

宰臣等乞立寿圣节表批答4

宰臣等请立同天节表4

宰臣等请立兴龙节表4

批答4

宰臣章惇等奏天宁节名表4

批答4

卷第二5

帝统二5

改元5

改太平兴国元年赦天下见禁例5

改淳化元年降京畿流罪以下德音5

改至道元年在京降流罪以下德音5

改咸平元年诏6

改景德元年赦天下制6

改大中祥符元年赦6

改天禧元年诏6

改乾兴元年制7

改天圣元年诏7

灾伤改景祐元年御札7

改康定元年及尊号去宝元二字诏7

雨灾赦天下改皇祐元年制7

日食正阳改皇祐六年为至和元年德音8

改治平元年制8

改熙宁元年诏8

改元丰元年诏8

改元祐元年御札8

改绍圣元年御札8

改元符元年诏9

改建中靖国元年御札9

改大观元年赦9

己酉朔旦冬至改重和元年赦9

改重和二年为宣和元年御札10

名?10

改名诏10

太宗藩邸讳不避诏10

卷第三11

帝统三11

尊号批答上11

建隆四年上尊号第三表允批答11

宰相等上尊号第□表不允批答11

晋王等上尊号第一表不允批答11

省尊号诏11

群臣上法天崇道上圣至仁皇帝号不允批答12

宰相上尊号不允批答12

第五表上尊号允批答12

群臣三上表乞加尊号不允批答12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12

第五表允批答12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13

第五表不允批答13

宰相等上尊号不允批答13

第五表允批答13

宰相等上尊号第□表不允批答13

第五表允批答13

省尊号诏14

宰相等上表请复尊号不允诏14

三上表请复尊号允诏14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14

南郊毋得上尊号诏14

宰相等再上表请加尊号不允批答14

卷第四15

帝统四15

尊号批答下15

去尊号中睿圣文武字求言诏15

宰相等上表加上尊号第五表允批答15

不许上尊号诏16

南郊不得乞上尊号诏16

宰相等表上尊号曰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大仁至治圣神孝德皇帝不允批答16

明堂毋得上尊号诏16

宰臣韩琦等上尊号不允批答16

第三表不允批答16

第四表不允批答17

第五表不允批答17

宰相等上尊号不允批答17

宰相等上尊号第三表谕翰林学士司马光善为答词诏17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17

宰相等上尊号表不允批答17

宰臣韩绛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17

第二表不允批答18

第三表不允仍断来章批答18

第四表不允批答18

第五表不允仍断来章批答18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18

大礼罢上尊号诏18

服除不上尊号诏19

卷第五20

帝统五20

尊号册上20

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册文20

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册文21

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册文21

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册文21

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册文22

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祐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册文22

卷第六24

帝统六24

尊号册下24

体元御极感天尊道应真宝运文德武功上圣钦明仁孝皇帝册文24

圣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册文24

睿圣文武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册文25

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册文25

宝元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册文26

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册文26

尊号赦27

上尊号讫四京畿内德音27

卷第七28

帝统七28

?豫康复28

微恙谕辅臣手诏28

康复诸道德音28

元符三年不豫赦28

康复德音28

内禅29

宣和传位诏29

遗制29

开宝遗制29

至道遗制29

乾兴遗诏29

嘉祐遗制30

治平遗制30

元丰遗诏30

元符遗制30

谥议上31

太祖谥议31

太宗谥议31

卷第八33

帝统八33

隘?下33

真宗谥议33

仁宗谥议34

英宗谥议34

神宗谥议35

哲宗谥议37

卷第九38

帝统九38

谥册38

太祖谥册38

太宗谥册38

真宗谥册39

仁宗谥册39

英宗谥册40

神宗谥册41

哲宗谥册42

卷第十44

帝统十44

哀册44

太祖哀册44

太宗哀册45

真宗哀册45

仁宗哀册46

英宗哀册47

神宗哀册48

哲宗哀册49

卷第十一50

太皇太后上50

尊立50

尊太皇太后制50

尊太皇太后制50

太皇太后册文50

太皇太后册文51

诞节51

建坤成节诏51

建宫殿51

答宰臣请太皇太后建宫殿名诏51

受册52

太皇太后受册止用崇政殿诏52

以旱罢受册礼诏52

御殿52

太皇太后元日不御殿诏52

责躬52

太皇太后以旱降诏52

恩泽53

太皇太后减圣节大礼生辰亲属恩泽诏53

推恩太皇太后本家骨肉诏53

本命53

元祐七年正旦以太皇太后本命年斋醮设狱诏53

服药53

以太皇太后寝疾赦见禁德音53

太皇太后服药赦54

遗诰54

太皇太后遗诰54

太皇太后遗诰54

卷第十二55

太皇太后下55

谥?55

慈圣光献谥议55

宣仁圣烈谥议56

谥册57

慈圣光献谥册57

宣仁圣烈谥册57

哀册58

慈圣光献哀册58

宣仁圣烈哀册59

山陵60

太皇太后称山陵诏60

易太后园陵作山陵诏60

卷第十三61

皇太后一61

尊立61

有司请上皇太后尊号奏61

尊皇太后制61

追尊贤妃李氏为皇太后制61

追尊李宸妃位号营奉园陵诏61

故圣瑞皇太妃朱氏追尊为皇太后制61

谕崇宁初奸臣损钦成旧仪诏62

尊号62

百官上皇太后尊号不许批答62

皇太后降毋得上尊号手书62

追尊李宸妃为皇太后制62

皇太后号保庆诏62

尊皇太后制62

尊皇太后制63

尊皇太后制63

追尊陈太妃为皇太后制63

瑞圣皇太妃追崇为皇太后诏63

文武百寮再上表加上皇太后尊号不许批答63

册文64

皇太后尊号玉册文64

明道二年皇太后尊号册文64

皇太后册文65

皇太后册文65

皇太后册文66

卷第十四67

皇太后二67

?政67

真宗丧服臣寮请皇太后处分军国事表不许批答67

第二表不许批答67

第三表许批答67

皇太后降军国政事进入文字手书67

宰臣等请皇太后五日一次坐朝不许批答68

第二表不许批答68

第三表许批答68

宰臣等上皇帝乞皇太后五日一次坐朝表允批答68

真宗大祥後皇太后赐宰臣等手书68

皇太后权同听政制68

皇太后第一次付中书门下还政书68

皇太后第二次付中书门下还政书69

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诏69

皇太后手书付三省69

皇太后手书付三省69

皇太后罢同听断诏69

皇太后罢同听断德音69

礼仪70

建万安宫奏70

命妇见皇太后仪式诏70

天安殿发皇太后册诏70

尊崇皇太后仪范诏70

尊崇皇太后典礼诏71

?豫71

皇太后不豫降死罪已下赦71

皇太后寝疾赦天下普度僧尼制71

皇太后不豫德音71

遗令遗诰72

昭宪皇太后遗令72

皇太后遗诰72

皇太后遗诰72

皇太后遗诰72

卷第十五74

皇太后三74

谥?74

明宪皇太后谥议74

元德皇太后谥议74

庄献明肃皇太后谥议74

庄懿皇太后谥议75

庄惠皇太后谥议75

钦慈皇后谥议75

谥册76

元德皇太后谥册76

明德皇太后谥册76

庄献明肃皇太后谥册76

庄懿皇太后谥册77

庄惠皇太后谥册77

钦慈皇太后谥册78

钦成皇太后谥册78

卷第十六79

皇太后四79

哀册79

明宪皇太后哀册79

元德皇太后哀册79

明德皇太后哀册80

庄献明肃皇太后哀册80

庄懿皇太后哀册81

庄惠太后哀册81

钦圣宪肃皇太后哀册82

钦慈皇后哀册83

钦成皇太后哀册83

山陵84

皇太后园陵称山陵诏84

卷第十七85

皇太妃85

尊立85

尊太妃制85

礼仪85

太后令褒崇皇太妃诏85

令礼部太常寺礼官参详皇太妃仪制诏85

追命85

追尊皇太妃制85

太后86

复元祐皇后制86

加崇元符皇后诏86

元符皇后进号太后赐名崇恩宫诏86

元符皇后刘氏进号太后制86

再废元祐皇后诏87

孟氏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诏87

卷第十八88

皇后上88

尊立上88

立琅邪郡夫人王氏为皇后制88

立陇西李氏为皇后制88

立秦国夫人郭氏为皇后制88

答群臣乞立后诏88

立德妃刘氏为皇后制89

皇太后降立郭皇后手书89

立郭皇后制89

立曹皇后制89

立高皇后制90

立向皇后制90

太皇太后下诏礼官检详六礼著为成式纳皇后90

立孟后制90

卷第十九91

皇后中91

尊立下91

答宰相请建中宫诏91

立贤妃刘氏为皇后诏91

立刘皇后制91

立王皇后制91

立郑皇后御笔92

立郑皇后制92

册文92

册曹皇后文92

册高皇后文93

册向皇后文93

册孟皇后文93

册刘皇后文93

册王皇后文94

卷第二十95

皇后下95

废黜95

皇后郭氏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诏95

净妃等外宅诏95

废皇后孟氏批语95

废皇后孟氏诏95

追命96

追册会稽郡夫人贺氏为皇后制96

追册故夫人尹氏为皇后诏96

追册越国夫人符氏为皇后制96

追册莒国夫人潘氏为皇后制96

故美人张氏特追册为皇后制96

追册郭皇后制96

贵妃张氏追册为皇后制97

贵妃刘氏追册皇后御笔手诏97

明达懿文贵妃刘氏特追册明达皇后制97

明节和文贵妃刘氏特追册明节皇后制97

谥?98

大行皇后谥议98

谥册98

庄穆皇后谥册98

温成皇后谥册99

哀册99

庄穆皇后哀册99

温成皇后哀册100

卷第二十一101

妃嫔一101

内职101

置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宫司令诏101

改定尚书内省职掌御笔101

进拜一104

修仪刘氏封德妃制104

李氏可才人制104

朱氏掌籍制104

李氏等顺容制104

臧氏等贵仪制104

宋惠冲淑仪制105

赵氏等尚宫莱国夫人制105

淑仪太和宫明真大师朱冲惠特进封贤妃依前明真大师制105

婉容沈氏特进封德妃制105

美人张氏进封贵妃制105

淑仪苗氏特进封贤妃制106

德妃沈氏特进封贵妃制106

贤妃苗氏特进封德妃制106

卷第二十二107

妃嫔二107

进拜二107

永嘉郡君邢氏美人制107

婕妤宋氏特封充媛制107

某氏充媛制107

昭容朱氏进位贤妃制107

贤妃周氏进位德妃制108

贤妃朱氏进位德妃制108

德妃苗氏进位贵妃制108

德妃周氏进位淑妃制108

邢氏进位淑妃制108

秦晋国安仁保祐夫人张氏特封吴楚国安仁贤寿夫人制109

婉仪宋氏特进位贤妃制109

婉仪刘氏进位贤妃制109

淑妃周氏进位贵妃制109

淑妃邢氏进位贵妃制109

贤妃宋氏进位德妃制110

昭仪武氏进位贤妃制110

安康郡夫人刘氏等可并封国夫人制110

文安郡君张氏等可并封郡夫人制110

掌珍薛氏等可并封典字制110

尚仪杨氏可封郡夫人制110

掌设张氏可封典字制110

随龙任氏可并封掌字制111

仙韶副使王氏可掌乐充仙韶使依旧管干仙韶公事制111

才人郑氏可特进封美人制111

掌簿李氏可知尚书内省公事制111

宫人朱氏可掌珍制111

典簿韩氏司言等制111

卷第二十三112

妃嫔三112

进拜三112

神宗乳母张氏进封制112

婕妤郑氏进封婉仪制112

婉仪郑氏进位贤妃制112

充仪张氏进位贤妃制112

贤妃郑氏进位淑妃制113

淑妃郑氏进位贵妃制113

婉仪王氏进封德妃制113

德妃王氏进位淑妃制113

贤妃王氏进位德妃制114

婉容崔氏进位贤妃制114

德妃王氏特进位淑妃制114

贤妃崔氏进位德妃制114

淑妃宋氏进位贵妃制114

淑妃王氏进位贵妃制115

德妃崔氏进位贵妃制115

婉仪刘氏进位贤妃制115

卷第二十四116

妃嫔四116

进拜四116

宫人王氏可特封楚国夫人制116

婉容王氏进位贤妃制116

淑妃刘氏进位贵妃制116

册文117

册贵妃张氏文117

册贵妃沈氏文117

册贤妃宋氏文117

降黜117

降封窦氏等制117

贵妃崔氏降为庶人制118

追命118

故秦国延寿保圣夫人刘氏改号秦国成圣继明夫人诏118

雍王元份母任氏赠太仪诏118

故贵仪曹氏可追封贤妃118

故尚宫柳氏追封华原郡夫人制118

藩邸故知宫杨氏可特赠尚宫制119

大内内侍省尚宫赵氏赠崇德夫人制119

故贤妃杨氏赠贵妃赐谥懿静制119

故贤妃林氏特赠贵妃制119

故美人钱氏可追赠婕妤制119

建安郡夫人张氏可追赠仪国夫人制119

刘氏可赠燕越国安和顺懿静穆恭恪夫人制119

宫人杨氏可赠燕魏国夫人制120

宫人马氏可赠充国夫人制120

卷第二十五121

皇太子121

奏请批答121

天禧二年宰臣向敏中等请建储第一表批答121

第二表批答121

第三表批答121

建立122

至道元年立皇太子制122

天禧二年立皇太子制122

治平三年立皇太子制122

元丰八年立皇太子制123

皇长子出阁立为皇太子御札123

政和五年立皇太子制123

赦123

至道元年建储赦123

天禧二年建储赦124

治平三年建储赦124

元丰八年建储赦124

政和五年建储赦天下制124

册文125

至道元年册皇太子文125

天禧二年册皇太子文125

治平四年册皇太子文125

?政126

常程事委皇太子与宰臣枢密以下资善堂会议施行诏126

答皇太子让资善堂议常程事表诏126

辞免126

皇太子辞恩命第一表批答126

皇太子辞免恩命第二表批答126

皇太子辞免恩命第三表批答不允仍断来章127

皇太子辞免恩命第一表批答127

皇太子辞免恩命第二表批答127

皇太子辞免恩命第三表批答不允仍断来章127

皇太子辞免恩命第一表批答127

皇太子辞免恩命第二表批答不允仍断来章128

谢恩128

皇太子谢恩命表批答128

皇太子谢赐御制诗元良箴表批答128

皇太子谢天安殿受册礼表批答128

庆贺128

宰臣向敏中等贺建储表批答128

知枢密院曹利用等贺建储表批答129

答中书枢密院乞免皇太子答拜表诏129

建牧129

皇太子开封牧制129

纳妃129

选皇太子妃御笔129

朱伯材女孺人朱氏充皇太子妃制130

追命130

皇兄赠太尉中书令追封周王谥悼献元祐追封皇太子仍旧谥制130

哲宗子邓王赠皇太子改谥献愍制130

卷第二十六131

皇子131

皇子生德音131

宝元二年降皇子三京畿内德音131

熙宁二年降皇子减降天下见禁德音131

元符二年降元子德音131

元符三年降元子赦131

立子132

立皇子诏132

立皇子告天地宗庙诸陵文132

亲王一132

进拜一132

皇弟开封尹某加恩制132

皇弟兴元尹光美加恩制132

皇弟秦王廷美行河南尹西京留守制133

皇长子德崇第二子德明拜官封郡王制133

皇子陈王元僖侍中开封尹制133

皇第五子益王元杰加恩制133

皇子越王元份加恩制134

皇子襄王某开封尹制134

皇子元祐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信国公制134

皇子某拜官制134

皇兄楚王元佐天策上将军兴元牧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制135

皇弟元偓兼尚书令加恩制135

皇子某忠正军节度使封寿春郡王制135

皇子某进封升王制135

皇伯楚王元佐兼江陵牧加恩制136

皇叔泾王元俨守太尉尚书令移两镇进封定王加恩赐赞拜不名制136

皇弟元俨移两镇改封彭王制137

卷第二十七138

亲王二138

进拜二138

皇叔元俨诏书不名加食邑实封制138

皇叔镇王元□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食邑制138

皇子昕除忠正军节度使寿国公制139

皇长子仲铭除忠正军节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淮阳郡王制139

皇子顼进封颍王制139

皇子颢特授特进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保宁军节度使加上柱国进封东阳郡王加恩赐崇仁保运功臣余如故制139

皇弟頵授光禄大夫依前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武胜军节度使进封乐安郡王加勋食邑实封制140

皇弟颢封岐王制140

皇弟頵封高密郡王制140

皇弟頵两镇进封嘉王制140

皇弟颢加恩制141

皇子俊授特进检校太尉使持节曹州诸军事行曹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彰信军节度曹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永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仍赐体仁保运功臣制141

皇子俊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加恩余如故制141

皇子俨拜官141

皇子佣特授特进检校太尉充天平军节度使均国公加食邑实封仍赐功臣制142

皇子价特授特进检校太尉充武胜军节度使建国公食邑食实封仍赐功臣制142

皇子佣特授依前检校太尉持节郓州诸军事郓州刺史均国公充天平军节度郓州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加食邑实封勋如故制142

皇子均国公佣进封延安郡王制142

卷第二十八144

亲王三144

进拜三144

皇第九子佖拜官制144

皇第十子佶镇宁节度宁国公制144

皇子佣加恩制144

皇子某加恩制145

皇子佖加恩制145

皇弟颢加恩制145

皇弟頵加恩制145

皇第十一子俣拜官制145

皇第十二子拜官制146

皇叔颢移某军节度进封加恩制146

皇叔頵移某军节度进封加恩制146

皇弟似开府进封加恩制146

皇弟俣加恩制147

皇弟佖加恩制147

皇弟佶加恩制147

皇叔颢进太傅移两镇制147

皇叔頵进太傅移两镇制147

皇叔颢守太傅加恩制148

皇叔荆王頵迁官制148

皇弟偲拜官制148

卷第二十九150

亲王四150

进拜四150

皇叔?加恩制150

皇叔颢加恩制150

皇弟某加恩制150

皇弟俣加恩制151

皇弟偲加恩制151

皇弟佖加恩制151

皇弟似加恩制151

皇叔扬王颢改封徐王制151

皇弟佶加恩制152

皇弟似加恩制152

皇弟偲加恩制152

皇弟祁国公偲开府仪同三司制152

除皇叔颢守太师改封冀王加恩制153

皇弟佖加恩制153

皇弟俣加恩制153

皇弟似加恩制153

皇弟佶加恩制154

皇弟偲加恩制154

皇叔颢加恩制154

除皇叔冀王颢特授依前守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充淮南荆南节度使进封楚王加食邑实封勋如故制154

皇弟佶两镇封端王制155

皇弟佖两镇封申王制155

卷第三十156

亲王五156

进拜五156

皇弟偲特授依前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充武安军节度使进封永宁郡王加食邑实封勋如故制156

皇弟佖特授守司空依前开府仪同三司申王充保平奉宁等军节度使加食邑实封勋如故制156

皇弟佶守司空移两镇加恩制156

除皇弟俣特授依前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充河阳三城等军节度使封莘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157

除皇弟似特授依前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充横海等军节度使进封简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157

皇弟俣守司空移两镇加恩制157

皇弟偲加两镇进封睦王加恩制158

皇兄佖加太傅进封陈王赐赞拜不名制158

皇弟俣守太保移镇进封卫王制158

皇弟似守司徒移镇封蔡王制158

皇弟偲守司徒移镇封定王制158

皇长子拜官制159

皇第二子焕授官制159

皇弟蔡王似加守太保改保平镇安军节度使制159

皇兄佖授守太尉改荆南节度使加恩制159

皇弟俣改护国山南西道等军节度使加恩制160

皇弟似改凤翔雄武军节度使加恩制160

皇弟偲改武宁武胜军节度使制160

皇长子改兴德军节度使进封京兆王制160

卷第三十一161

亲王六161

进拜六161

皇兄陈王佖加恩制161

皇弟定王偲加恩制161

皇弟卫王俣加恩制161

皇弟定王偲进守太保移两镇加恩制162

皇兄佖特授守太师充河东山南西道节度使勋食邑食实封如故162

皇弟俣特授依前守太保开府仪同三司青州牧兼?州牧卫王充镇海泰宁等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162

皇弟似特授依前守太保开府仪同三司荆州牧兼徐州牧蔡王充荆南武宁等军节度管内观察等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162

皇弟偲特授依前守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扬州牧兼雍州牧定王充淮南永兴等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163

皇第三子楫特授检校太尉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上柱国楚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3

第三子楫特授依前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奉宁军节度使进封南阳郡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163

皇第十二子植特授检校太尉充定武军节度使上柱国吴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3

皇第十三子朴特授检校太尉充镇洮军节度使上柱国雍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4

皇第十四子□特授检校太尉充镇江军节度使上柱国徐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4

皇第十五子?特授检校太尉充横海军节度使上柱国冀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4

皇第十六子栱特授检校太尉充淮康军节度使上柱国定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4

皇第十七子栻特授检校太尉充静江军节度使上柱国广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5

皇第十八子榛特授检校太尉充建雄军节度使上柱国福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5

皇第十九子椿特授检校太尉充庆源军节度使上柱国庆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5

皇第二十子楃特授检校少保昭信军节度使上柱国卫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5

皇第二十一子楗特授检校少保感德军节度使上柱国韩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65

卷第三十二167

亲王七167

进拜七167

皇长子桓特授太保依前武昌军节度使定王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7

皇子楷特授太保依前镇东军节度使嘉王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7

皇子枢特授检校太保依前开府仪同三司集庆军节度使建安郡王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7

皇子?特授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山南东道节度使文安郡王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8

皇子栩特授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安康郡王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8

皇子棫特授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淮南节度使济阳郡王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8

皇子构特授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广平郡王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8

皇子材特授检校太保镇安军节度使魏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9

皇子模特授检校太保武胜军节度使镇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9

皇子植特授检校太保定武军节度使吴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9

皇子朴特授检校太保镇洮军节度使雍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69

皇子?特授检校太保横海军节度使冀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70

皇子栻特授检校太保静江军节度使广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70

皇子榛特授检校太保建雄军节度使福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70

皇子椿特授检校太保庆源军节度使庆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70

皇第二十三子梴特授检校少保武康军节度使相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71

皇第二十四子樾特授检校少保平海军节度使瀛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71

皇第二十五子模特授检校少保武安军节度使惠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71

卷第三十三172

亲王八172

进拜八172

皇弟偲加恩制172

皇子枢加恩制172

皇子朴加恩制172

皇子栩加恩制172

皇子棫加恩制173

皇子某加恩制173

皇子?加恩制173

皇子楃加恩制173

皇子梴加恩制173

皇子?加恩制174

皇第二十六子椅特授检校少保定国军节度使嘉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74

皇子楷移两镇加恩制174

皇子枢特授太保保平武宁军节度使进封肃王加食邑食实封制174

皇子?特授太保护国武昌军节度使进封景王加食邑食实封制175

皇第二十七子栋特授检校少保雄武军节度使温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75

皇子楷特授剑南西川镇南军节度使成都牧兼洪州牧依前太傅兼神霄玉清万寿宫使提举皇城等司郓王加食邑食实封制175

皇弟俣依前太傅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牧兼真定牧燕王加恩制176

皇弟偲依前太傅凤翔山南西道节度使凤翔牧兼兴元牧越王加恩制176

皇子楷依前太傅荆南宁江军节度使荆州牧兼夔州牧郓王加恩制176

皇子枢加恩制176

皇子?依前太保两镇景王加恩制177

卷第三十四178

亲王九178

进拜九178

皇子构依前检校太保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广平郡王加恩制178

皇子植依前检校太保定武军节度使某国公加恩制178

皇子□依前检校太保镇江军节度使徐国公加恩制178

皇子榛依前检校太保建雄军节度使福国公加恩制178

皇子楗依前检校少保感德军节度使韩国公加恩制179

皇子樾依前检校少保平海军节度使瀛国公加恩制179

皇子栩特授太保荆南清海军节度使进封济王加食邑食实封制179

皇子模特授依前检校太保淮南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乐安郡王加食邑实封制179

皇第二十九子桐特授检校少保保庆军节度使仪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80

皇子构特授太保加两镇进封康王加食邑食实封制180

除皇子模特授太保加两镇封祁王加恩制180

皇子植特授依前检校太保安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信都郡王加食邑食实封制180

皇第三十子柄授官制181

皇子楷特授河东宁海军节度使加恩制181

皇子植特授太保宁江靖康军节度使进封莘王加食邑食实封制181

皇子□特授依前检校太保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高平郡王加食邑食实封182

皇子朴特授依前检校太保静难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华原郡王加食邑食实封制182

皇第二十八子橞特授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英国公食邑食实封制182

卷第三十五183

亲王十183

就学183

建资善堂诏183

优礼183

晋王位宰相上诏183

定接对泾王仪礼诏183

推恩冀王等诏183

褒录益王子孙御笔手诏183

定王嘉王侍讲沈锡等乞降见王侍王礼仪御笔184

出阁外邸184

答岐王颢嘉王頵乞赐外居诏184

答扬王颢荆王頵请居外第未允诏184

大宁郡王遂宁郡王出阁诏184

皇弟俣似出阁诏184

皇弟佖佶请外居未允诏185

皇弟俣乞外居不允诏185

皇弟偲上表乞出阁不允诏185

答定王偲乞迁外第不允诏185

答第一表不允诏185

赐皇子楷乞就外第不允诏185

嘉王出阁御笔185

降黜186

秦王廷美勒归私第制186

秦王儿女正名呼诏186

秦王降封涪陵县公房州安置186

废楚王元佐为庶人制186

荣王元俨降封端王制186

赠典187

涪陵县公廷美追封涪陵王制187

皇故长子赠太傅追封褒王赐名昉谥靖怀诏187

皇叔荆王元俨追赠天策上将军燕王谥恭肃制187

皇子俊赠官制187

皇子价赠太师尚书令追封卫王谥悼惠制188

皇第八子某追赠爵谥制188

皇叔頵赠太师尚书令荆州徐州牧改封魏王制188

追封皇第二子诏188

皇第二子赠太师尚书令追封兖王赐名柽赐谥冲禧制188

皇第四子楫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荆王谥悼敏制189

皇子魏国公赠太师兼右弼追封魏王谥某制189

收葬189

择地葬秦王诏189

卷第三十六190

皇女一190

封拜一190

皇妹封燕国长公主制190

皇长女封昭庆公主制190

皇女三公主进封国公主制190

郑国公主进封秦国公主制190

许国公主进封晋国公主制190

虢国公主封齐国公主制191

皇第四女蔡国公主进封魏国公主制191

皇第七妹陈国长公主封吴国长公主号报慈正觉大师制191

福国长公主进封邓国长公主191

建国长公主进封申国大长公主依前报慈正觉大师制192

鄂国长公主进封冀国大长公主制192

封福康公主制192

封崇庆公主制192

皇第三女封安寿公主制192

皇第四女封宝和公主制193

皇第八女保慈崇祐大师幼悟封邓国公主仍旧师号制193

邓国公主进封齐国长公主制193

皇长女福康公主进封?国公主制193

册长女兖国公主文193

皇第九女封福安公主制194

皇第十女封庆寿公主制194

皇第十一女封永寿公主制194

皇第十二女封宝寿公主制194

卷第三十七195

皇女二195

封拜二195

岐国公主进封越国长公主制195

宝寿公主进封顺国长公主制195

皇长女封德宁公主制195

皇长女德宁公主进封徐国公主195

顺国长公主进封冀国大长公主制196

徐国公主进封陈国长公主制196

宝安公主进封舒国长公主制196

祁国长公主进封卫国长公主制196

皇第二女封宝庆公主制197

皇第三女封淑寿公主制197

邠国大长公主进封鲁国大长公主制197

冀国大长公主进封魏国大长公主制197

魏国大长公主进封楚国大长公主制197

淑寿公主进封温国长公主制198

韩国大长公主进封周国大长公主制198

皇第四女进封康国长公主制198

皇第八女进封沂国长公主制198

皇第十女进封德国长公主制198

皇第十九女进封嘉国长公主制198

卫国长公主进封冀国大长公主制199

温国长公主进封曹国长公主制199

卷第三十八200

皇女三200

封拜三200

冀国大长公主进封秦国大长公主制200

皇长女封福庆公主制200

皇第二女封德康公主制200

康国长公主进封定国长公主制200

皇第三女封懿康公主制201

皇第四女封懿宁公主制201

周国长公主进封燕国长公主制201

楚国大长公主进封吴国大长公主制201

秦国大长公主进封越国大长公主制201

曹国长公主进封冀国长公主制202

定国长公主进封邓国长公主制202

德国长公主进封庆国长公主制202

德康公主进封荣国公主制202

懿康公主进封嘉国公主制202

皇长女特封德庆公主制202

皇第二女特封永庆公主制203

皇第三女特封顺庆公主制203

皇第四女封淑庆公主制203

冀国长公主封秦国长公主制203

皇第五女特封延庆公主制203

韩国长公主特封鲁国长公主制204

庆国长公主进封益国长公主制204

卷第三十九205

皇女四205

封拜四205

皇第六女特封寿庆公主制205

益国长公主进封冀国长公主制205

皇第七女特封惠庆公主制205

皇第八女特封安庆公主制206

皇第九女封和庆公主制206

吴国大长公主特进封吴越国大长公主制206

皇第十女进封康庆公主制206

魏国大长公主进封制206

除皇第十四女特封□福公主制207

皇第十五女特封绥福公主制207

瀛国公主特进封陈国公主制207

皇第十六女特封显福公主制207

皇第十七女特封熙福公主制207

皇第十八女特进寿福公主制208

皇第十九女特封顺福公主制208

庆国公主特进封韩国公主制208

皇第二十女特封□福公主制208

韩国大长公主特改封贤德懿行大长帝姬制208

徐国长公主特改封柔惠长帝姬制209

陈国公主特改封淑和帝姬制209

韩国公主特改封淑慎帝姬制209

除嘉福公主特封嘉福帝姬制209

荣福公主特改封荣福帝姬制209

安福公主特改封安福帝姬制210

康福公主特改封康福帝姬制210

崇福公主特改封崇福帝姬制210

昌福公主特改封昌福帝姬制210

卷第四十211

皇女五211

封拜五211

衍福公主特改封衍福帝姬制211

徽福公主特改封徽福帝姬制211

显福公主特改封显福帝姬制211

顺福公主特改封顺福帝姬制211

柔福公主特改封柔福帝姬制212

皇第二十一女特封申福帝姬制212

皇第二十二女特封宁福帝姬制212

皇第二十三女特封保福公主制212

嘉福帝姬特进封嘉德帝姬制212

皇第二十四女特封荣福帝姬制213

荣福帝姬特进封荣德帝姬制213

崇福帝姬特进封崇德帝姬制213

皇第二十九女封令福帝姬制213

皇第三十女特封华福帝姬制214

皇第三十一女特封庆福帝姬制214

昌福帝姬特进封成德帝姬制214

杂诏214

公主行舅姑礼诏214

改公主名称御笔手诏215

降黜215

皇女兖国公主降封沂国公主制215

赠典215

皇妹故道士七公主仍赐号清虚灵昭大师赐紫法名志冲制215

故蜀国长公主追封越国长公主赐谥贤惠制216

故鲁国大长公主赐谥贤懿追封荆国大长公主制216

越国贤惠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制216

神宗第九女赠蔡国长公主追封兖国长公主制216

故燕国长公主追封唐国长公主赐谥贤穆制216

故熙福公主追封华国公主制216

晋国长公主不起罢承天节上寿诏217

卷第四十一218

宗室一218

封拜一218

皇叔德文忠武军节度使加恩制218

皇兄允让宁江军节度使加恩制218

皇兄允弼武康军节度使加恩制218

皇弟允良安德军节度使加恩制218

皇弟允迪安静军节度使加恩制219

皇弟允良加恩制219

皇弟允良特授特进依前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华原郡王充奉宁军节度使加恩制219

皇弟允初建节制219

皇弟允初特授特进依前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感德军节度使加恩制220

皇兄允弼依前检校尚书右仆射充宁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北海郡王加恩制220

宗实起复依前右卫大将军泰州防御使知宗正寺制220

皇叔允良检校太保兼中书令泰宁军节度使襄阳郡王加恩制220

卷第四十二222

宗室二222

封拜二222

皇叔允初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感德军节度使加恩制222

皇伯允弼检校司徒兼中书令护国军节度使东平郡王加恩制222

皇伯允弼授依前东平郡王加食邑实封赐功臣制222

宗朴除使相制223

皇伯祖承亮授检校工部尚书荣国公感德军节度使加食邑实封制223

皇伯宗谔授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虢国公集庆军节度使加食邑实封制223

皇伯宗朴授光禄大夫依前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彰德军节度使加食邑功臣制223

皇伯宗旦除崇信军节度使制224

皇伯祖承亮特授依前检校工部尚书充感德军节度使改封泰国公余如故制224

皇伯从式保康军节度使制224

皇伯祖允弼授依前北海郡王加食邑实封功臣制225

卷第四十三226

宗室三226

封拜三226

皇伯宗谔加恩制226

皇伯宗旦复崇信军节度使知大宗正事如故制226

皇伯祖承选特授依前检校工部尚书充保大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余如故226

皇伯宗谊特授依前检校右散骑常侍充昭化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余如故制227

皇伯祖承裕特授依前检校工部尚书充宁武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散官勋封如故制227

皇伯宗朴进封濮阳郡王制227

皇伯宗谊拜使相封濮国公制227

皇伯宗晖淮康军节度使濮国公制228

皇伯宗谔检校司空移镇进封豫章郡王制228

皇伯宗晖拜使相制228

卷第四十四230

宗室四230

封拜四230

皇伯宗晖进封濮阳郡王制230

皇伯宗晖移镇检校司空加恩制230

皇伯宗晟安化军节度使加恩制230

皇叔宗绰建宁军节度使加恩制231

皇叔宗隐保信军节度使加恩制231

皇叔宗瑗汉东军节度使加恩制231

皇叔宗愈宁国军节度使加恩制231

皇伯宗晖加恩制231

皇伯祖宗晖移充镇南军节度加恩制232

皇伯宗晟移彰化军节度开府加恩制232

皇伯宗隐移保信军节度开府检校司空加恩制232

皇伯祖宗瑗移昭信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制232

皇叔祖宗胜武泰军节度使加恩制232

皇叔祖宗绰改保静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加恩制233

卷第四十五234

宗室五234

封拜五234

皇叔祖宗祐宁远军节度使加恩制234

皇叔祖宗愈移昭化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制234

皇叔祖宗楚建武军节度使加恩制234

皇伯祖宗晟加恩制234

皇伯祖宗晖加恩制235

皇叔祖宗楚加恩制235

皇叔祖宗绰加恩制235

皇叔祖宗祐加恩制235

皇叔祖宗瑗加恩制235

皇叔祖宗隐加恩制236

皇叔祖宗愈加恩制236

皇伯祖前彰化节度判大宗正事宗晟起复制236

皇伯祖宗晖加恩制236

卷第四十六237

宗室六237

封拜六237

皇叔祖宗祐加恩制237

皇叔祖宗楚加恩制237

皇叔祖建雄留後宗景建节制237

皇伯祖宗晟特授检校司徒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司事充武安军节度使进封嗣濮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238

皇叔祖宗景特授检校司空持节曹州诸军事曹州刺史同知大宗正事充彰信军节度曹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38

皇叔祖宗愈特授检校司徒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充镇安军节度陈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嗣濮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38

皇叔祖宗楚特授检校司空充武胜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39

皇叔祖宗祐特授检校司空充横海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39

皇叔祖宗景特授依前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充彰信军节度使特封济阴郡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39

皇叔祖宗绰特授检校司徒依前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孟州诸军事充河阳三城节度使进封嗣濮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39

皇叔祖宗祐加恩制239

卷第四十七241

宗室七241

封拜七241

皇叔祖宗绰加恩制241

皇叔祖宗景加恩制241

皇叔祖宗楚加恩制241

皇叔祖宗楚除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南阳郡王制242

皇叔祖宗祐除开府仪同三司封景城郡王制242

皇叔祖宗楚封嗣濮王制242

皇叔祖宗祐除检校司徒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充清海军节度使进封嗣濮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42

皇叔祖宗汉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充昭化军节度使改封安康郡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43

皇叔祖宗景特授依前检校司空复开府仪同三司济阴郡王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43

皇叔祖宗汉特授检校司空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充彰德军节度使进封嗣濮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243

卷第四十八244

宗室八244

封拜八244

皇叔祖宗汉检校司徒移镇制244

皇叔祖宗绛建节制244

皇叔仲赐建节制244

皇叔仲御建节制244

皇伯仲损制245

皇伯世雄建节封安定郡王制245

皇兄孝骞除昭化军节度使封广陵郡王制245

皇兄孝参除奉国军节度使封信都郡王制245

皇兄孝参加恩制245

皇叔仲忽开府仪同三司加恩制246

仲忽进同判大宗正事提举宗子学事制246

仲輗镇西节度加恩制246

皇叔祖宗粹加恩制247

皇叔仲忽加恩制247

皇叔仲轨加恩制247

皇叔仲理加恩制247

皇兄孝参加恩制247

皇兄孝骞加恩制248

皇侄有古加恩制248

卷第四十九249

宗室九249

封拜九249

皇侄有恭建节制249

皇叔祖克畅依前保康军节度使加恩制249

皇叔祖宗粹依前昭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信安郡王加恩制249

皇叔仲御依前检校少傅泰宁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嗣濮王加恩制249

皇叔仲忽依前检校少师镇安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判宗正事兼神霄玉清万寿宫使提举宗子学事普安郡王加恩制250

皇叔仲爰依前检校少保奉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江夏郡王加恩制250

皇叔仲糜依前镇潼军节度使淮安郡王加恩制250

皇叔仲营依前崇信军节度使安化郡王加恩制250

皇兄孝参依前检校少保武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豫章郡王加恩制250

皇兄孝骞依前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晋康郡王加恩制251

皇兄孝诒依前保宁军节度使加恩制251

皇弟孝颖依前德庆军节度使加恩制251

皇叔仲爰嗣濮王制251

卷第五十253

宗室十253

杂诏253

赐大宗正司诫励宗子修学诏253

宗室迁官诏253

允弼允良朝朔望诏253

封艺祖後一人为王诏253

宗子恩礼诏254

赐濮邸诸父加恩诏254

六房择最年长与官御笔254

贬责254

责允言诏254

莒国夫人和氏不得入内诏254

皇弟安静军节度使允迪责授监门卫大将军制255

皇伯宗谔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制255

皇叔祖宗景落开府仪同三司罢判大宗正司制255

皇叔叔牙降海州团练使制255

赠典256

皇弟故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後德彝可赠昭德军节度使特追封信都郡王制256

皇伯宗谔赠太尉韩王制256

皇伯故湖州观察使克勤赠镇宁军节度使仪国公制256

皇伯故镇安留後宗衮赠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追封彭城郡王256

皇伯祖宗儒赠太尉追封北海郡王制256

皇伯祖克瑜赠忠正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制257

皇伯仲晖赠保宁军节度使进封东阳郡王制257

皇伯仲婴赠奉宁军节度使追封申国公制257

皇伯仲郃赠保静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制257

皇伯故感德军留後仲顗可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崇国公制257

皇伯叔元赠昭化军节度使追封钦国公制257

皇叔仲峭赠昭化军节度使制258

皇叔仲晓赠保康军节度使追封房国公制258

?葬258

濮王三夫人迁祔诏258

宗室今後更不祔葬濮园御笔258

卷第五十一259

宰相一259

进拜一259

赵普拜相制259

薛居正拜相制259

沈义伦拜相制259

赵普拜昭文相制260

宋琪李昉并相制260

赵普昭文相制260

吕蒙正拜相制260

吕蒙正起复制261

李昉张齐贤并相制261

吕蒙正拜相制261

吕端拜相制261

吕蒙正拜昭文相制262

向敏中拜集贤相制262

毕士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加恩制262

寇准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恩制262

王旦拜集贤相制262

向敏中拜集贤相制263

卷第五十二264

宰相二264

进拜二264

枢相王钦若拜相制264

寇准拜相制264

李迪拜集贤相制264

丁谓拜昭文相制265

昭文相丁谓进左仆射太子少师265

冯拯拜集贤相太子少傅制265

冯拯守司徒兼侍中充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加恩制265

王曾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会灵观使制266

王钦若拜相制266

王曾进昭文制266

张知白拜相制267

张士逊拜相制267

吕夷简拜集贤相制267

吕夷简进昭文相制268

卷第五十三269

宰相三269

进拜三269

张士逊拜相制269

张士逊进昭文相制269

李迪拜集贤相制269

吕夷简拜昭文制270

王曾拜相制270

王随拜昭文相制270

陈尧佐拜集贤相制271

张士逊拜昭文相制271

章得象拜集贤相制271

吕夷简再相制272

吕夷简守司空余如故制272

吕夷简依前判枢密院事制272

卷第五十四273

宰相四273

进拜四273

章得象兼枢密使制273

吕夷简罢判密院除兼枢密使制273

吕夷简守司空加恩军国大事与中书门下密院同议制273

章得象进首相制274

晏殊拜集贤相制274

杜衍集贤相制274

贾昌朝拜集贤相制275

贾昌朝拜昭文相制275

陈执中拜集贤相制275

陈执中进昭文相制275

文彦博拜集贤相制276

卷第五十五277

宰相五277

进拜五277

文彦博进昭文相制277

宋庠拜集贤相制277

庞籍拜昭文相制277

陈执中进昭文相制278

梁适拜集贤相制278

刘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恩制278

文彦博拜昭文相制279

富弼拜集贤相制279

富弼拜昭文相制280

韩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恩制280

卷第五十六281

宰相六281

进拜六281

富弼起复制281

韩琦进昭文相制281

曾公亮拜集贤相制281

富弼拜昭文相制282

曾公亮进昭文相制282

陈升之拜集贤相制282

韩绛昭文相制283

王安石宰相制283

陈升之起复集贤相制283

韩绛拜相制284

王安石拜昭文相制284

吴充拜相制284

王圭拜集贤相制285

卷第五十七286

宰相七286

进拜七286

王圭左相制286

蔡确右相制286

右相蔡确进左相制287

知枢密院韩缜拜右相制287

门下侍郎司马光拜左相制287

门下侍郎吕公著拜右相制287

守太师致仕文彦博拜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制288

右相吕公著拜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制288

中书侍郎吕大防拜左相制288

同知枢密院范纯仁拜右相制289

门下侍郎刘挚拜右相制289

右丞苏颂拜右仆射制289

卷第五十八291

宰相八291

进拜八291

范纯仁拜右丞相制291

章惇左正议大夫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制291

韩忠彦除右仆射制292

韩忠彦除左光禄大夫左仆射进封仪国公制292

曾布除右银青光禄大夫右仆射制292

蔡京除右仆射292

蔡京除右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293

赵挺之拜右相制293

蔡京司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制293

何执中特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加恩制294

郑居中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制294

刘正夫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加恩制294

郑居中起复制295

余深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制295

余深太宰兼门下侍郎制295

王黼少宰加恩制296

起复通奉大夫尚书左丞李邦彦除银青光禄大夫少宰兼中书侍郎神霄宫使加恩制296

卷第五十九297

宰相九297

进官加恩别使一297

范质等进官制297

赵普加恩制297

吕端转官制298

李沆迁官制298

向敏中景灵宫使制298

王旦进官制298

向敏中进官制298

王旦拜太尉兼侍中制299

王旦加恩每三五日一起居入中书制299

卷第六十300

宰相十300

进官加恩别使二300

向敏中进官制300

丁谓进司徒兼侍中制300

冯拯司空兼侍中制300

冯拯加恩制301

杜衍加恩制301

韩琦依前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恩制301

韩琦授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仪国公加食邑实封制302

卷第六十一303

宰相十一303

进官加恩别使三303

韩琦受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卫国公加食邑实封制303

曾公亮特进兼礼部尚书加恩制303

韩琦进右仆射制303

曾公亮进户部尚书制304

韩琦受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魏国公加食邑实封功臣制304

曾公亮除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英国公加食邑实封功臣制304

曾公亮进左仆射封兖国公加恩制304

曾公亮授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鲁国公加食邑实封功臣制305

王安石进左仆射制305

卷第六十二306

宰相十二306

进官加恩别使四306

王圭授银青光禄大夫兼门下侍郎依前平章事监修国史制306

王圭加恩制306

王圭加恩制306

蔡确加恩制307

左相王圭进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制307

蔡确进通议大夫制307

左相蔡确转正议大夫加恩制307

右相韩缜转正议大夫加恩制308

文彦博加恩制308

吕公著加恩制308

卷第六十三309

宰相十三309

进官加恩别使五309

吕大防加恩制309

吕大防转官制309

左仆射吕大防进官制309

章惇加恩制310

建西安州并诸路进筑宰执转官诏310

章惇金紫光禄大夫加恩制310

左仆射章惇转特进申国公制311

右仆射韩忠彦转右光禄大夫制311

韩忠彦加恩制311

曾布加恩制311

卷第六十四312

宰相十四312

进官加恩别使六312

蔡京进左银青光禄大夫依前左相制312

何执中进司空制312

蔡京加恩制313

何执中进少傅改太宰兼门下侍郎加恩制313

何执中进少师依前太宰制313

何执中加恩制313

郑居中进少傅制314

余深进少保制314

余深加恩制314

蔡京加恩制314

余深加恩制315

王黼加恩制315

王黼进少傅加恩制315

王黼迁少师加恩制316

卷第六十五317

宰相十五317

罢免一317

范质等罢相制317

赵普罢相授使相制317

卢多逊罢相责授兵部尚书制317

沈伦罢相责授工部尚书制318

赵普罢相授太尉兼侍中武胜军节度使制318

宋琪罢相归班制318

李昉罢相除左仆射制318

赵普罢相除兼中书令河南尹制318

吕蒙正罢相除吏部尚书制319

张齐贤罢相除尚书左丞制319

李昉罢相制319

吕蒙正罢相除右仆射制319

张齐贤罢相归班制320

向敏中罢相归班制320

吕蒙正罢相除太子太师莱国公加恩制320

寇准罢相除刑部尚书制320

王旦罢相拜太尉制320

卷第六十六321

宰相十六321

罢免二321

王钦若罢相除太子太保归班制321

寇准罢相太子太傅归班封莱国公制321

丁谓罢相授户部尚书归班制321

李迪罢相授户部侍郎归班制322

丁谓罢相谪太子太保分司西京敕322

张士逊罢相出知江宁府制322

张士逊罢相刑部尚书知江宁府制322

王曾罢相知兖州制323

吕夷简罢相授使相判澶州制323

张士逊罢相判河南府制323

张士逊罢相授使相判许州制324

李迪罢相进刑部尚书知毫州制324

吕夷简罢相判许州制324

王曾罢相授大资政判郓州制325

卷第六十七326

宰相十七326

罢免三326

王随罢免建节制326

陈尧佐罢相建节判郑州制326

张士逊致仕制326

吕夷简守太尉加恩制327

晏殊罢相工部尚书知颍州制327

杜衍罢相进左丞知兖州制327

章得象罢相授使相判陈州制328

贾昌朝罢相使相判大名府制328

陈执中罢相除兵部尚书知陈州制328

宋庠罢相进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加恩制329

文彦博罢相进吏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知许州制329

卷第六十八330

宰相十八330

罢免四330

庞籍罢相除依前尚书户部侍郎知郓州仍改赐推诚保德翊戴功臣散官勋封食邑食实封制330

梁适罢相特授依前行尚书礼部侍郎知郑州仍改赐功臣制330

陈执中罢相除使相判毫州制331

刘沆罢相授工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应天府制331

文彦博罢相特授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河阳三城节度使判河南府加恩制331

韩琦罢相除陈郑两镇节度出判相州制332

富弼罢相除武宁军节度判毫州制332

曾公亮罢相建节集禧观使制332

韩绛罢相入官知邓州制333

卷第六十九334

宰相十九334

罢免五334

王安石罢相进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制334

韩绛罢相进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许州制334

王安石罢相拜太傅镇南军节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江宁府制334

吴充罢相进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制335

蔡确罢相除观文殿大学士知陈州制335

韩缜罢相转观文殿大学士出知颖昌府制335

范纯仁罢相观文殿学士知颖昌府制336

文彦博太师加两镇致仕制336

刘挚罢相观文殿学士知郓州制336

苏颂罢相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制337

吕大防罢相进左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知颖昌府加恩制337

范纯仁罢相右正议大夫观文殿大学士知颖昌府制337

卷第七十338

宰相二十338

罢免六338

章惇罢相责本官知越州制338

韩忠彦罢左仆射除观文殿大学士知大名府制338

曾布罢右仆射除观文殿大学士知润州制338

赵挺之罢相拜金紫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加恩制339

何执中罢相太傅致仕加恩制339

郑居中罢相行服制339

蔡京守本官致仕御笔339

余深罢相授镇西军节度少傅知福州制340

尊礼340

令宰相立亲王上诏340

陈升之位文彦博下诏340

许文彦博位陈升之下诏340

内降付中书省司马光许肩舆至内东门扶掖入对小殿340

内降司马光入对小殿341

赐文彦博恩礼诏341

文彦博吕公著免拜诏341

文彦博吕公著辞不拜恩命允诏341

太皇太后答文彦博吕公著不拜恩命许诏341

太师京三日一造朝御笔341

太师京五日一朝次赴都堂治事诸细务特免签书341

卷第九十四343

将帅343

赏功343

曹彬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制343

李延渥迁团练使诏343

曹利用进官诏343

姚雄授正任防御使制343

泾原路修筑大都临羌寨西安州种建中已下转官制344

高昌言等转官制344

东头供奉官李志等转官制344

客省使刘安等赏功转官制344

洛苑使麻宗永等赏功转官制344

童贯进检校太尉移镇武信军节度加食邑实封制344

童贯移镇武信军节度使加食邑实封制344

童贯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护国军节度使制345

贬责345

责田仁朗诏345

推治曹彬等失律罪诏345

责曹彬等谕中外诏345

责潘美制346

王侁刘文裕除名配金登州制346

削夺刘廷让官诏346

削夺傅潜张昭允官爵诏346

责杨琼等诏346

责王超诏347

卷第九十五348

军职一348

刘延翰加恩制348

米信检校太傅加恩制348

傅潜进开国公加恩制348

戴兴加恩制348

米信依前马步军指挥使田重进依前步军指挥使并进封郡公加恩制349

高琼进封郡公加恩制349

王超进殿前都指挥使加恩制349

戴兴加恩制350

李继隆加恩制350

傅潜检校太傅移镇加恩王超检校太傅移镇加恩制350

卷第九十六351

军职二351

李继隆高琼并检校太傅移镇加恩制351

王超加恩制351

高琼开府仪同三司制351

王汉忠加恩制352

傅潜开府仪同三司加恩制352

康保裔特进加恩制352

葛霸特进加恩制353

高琼检校太尉加恩制353

葛霸检校太傅加恩制353

卷第九十七355

军职三355

王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加恩制355

贲赞依前河西节度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加恩制355

刘谦加恩制355

曹璨加恩制356

王隐加恩制356

刘谦移镇保静军加恩制356

王隐加恩制357

曹璨移镇彰国加恩制357

张旻加恩制357

王能加恩制358

卷第九十八359

军职四359

曹璨加恩制359

曹璨特进加恩制359

蔚昭敏移镇充殿前副都指挥使加恩制359

蔚昭敏加恩制360

夏守赟加恩制360

夏守恩进检校司空威塞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加恩制360

蔚昭敏检校太傅移镇保静军节度殿前都指挥使加恩制361

王守斌检校太保移镇感德军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