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输血学检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输血学检验
  • 胡丽华主编;王琳,王学锋,严力行,陈凤花,周吉成,宫济武,秦莉,夏荣,钱宝华,阎石,穆士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7597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输血-血液检查-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输血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输血医学发展史1

二、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及发展趋势3

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学习方法6

第一章 红细胞血型系统8

第一节 概述8

一、红细胞血型抗原8

二、红细胞血型抗体13

第二节 ABO血型系统16

一、ABO血型表型频率16

二、ABO血型系统抗体17

三、ABO血型常规检测17

四、ABO血型的临床意义17

五、ABO血型的遗传及抗原分子结构18

六、ABO亚型19

七、特殊ABO血型20

八、疾病与ABO血型的关系21

第三节 Rh血型系统21

一、历史21

二、命名21

三、RH基因22

四、抗原22

第四节 H系统和Lewis系统25

一、H系统25

二、Lewis系统26

第五节 其他血型系统27

一、MNS血型系统27

二、Kidd血型系统28

三、Diego血型系统29

四、P1PK血型系统30

五、I和i抗原31

六、Kell和Kx血型系统31

七、Duffy血型系统33

八、Lutheran血型系统34

九、Dombrock血型系统34

十、Colton血型系统34

十一、Cartwright系统34

十二、Xg系统35

第二章 红细胞血型检测技术36

第一节 输血前检查36

一、目的和要求36

二、临床资料及标本处理36

三、ABO与RhD定型37

四、抗体筛查与鉴定39

五、交叉配血试验40

第二节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41

一、基本方法41

二、结果判读与注意事项42

第三节 酶处理试验技术42

一、实验原理43

二、酶试剂制备要点43

三、酶试验分类43

四、酶试验结果判读和注意事项43

第四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43

一、实验原理44

二、抗人球蛋白试验分类与应用44

三、抗人球蛋白试剂44

四、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44

五、抗人球蛋白试验影响因素45

第五节 聚凝胺介质试验技术46

一、实验原理47

二、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47

三、实验操作47

第六节 吸收放散试验48

一、吸收试验48

二、放散试验48

三、吸收放散试验应用范围49

第七节 凝集抑制试验50

一、基本原理50

二、抑制物处理50

三、抗体标化50

四、唾液中血型物质检测50

五、毛发等其他组织血型物质检测51

第八节 抗体效价测定51

一、抗体效价测定51

二、效价测定的评分52

第九节 其他血清学实验52

一、微柱凝集试验技术52

二、微孔板技术53

第十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54

一、基本技术54

二、临床应用55

第三章 白细胞抗原系统56

第一节 概述56

第二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57

一、HLA基因57

二、HLA命名58

三、HLA抗原结构和分布60

四、HLA的遗传特点61

五、HLA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62

六、HLA系统的临床应用63

第三节 粒细胞抗原系统67

一、粒细胞抗原68

二、粒细胞抗原系统的临床意义71

第四章 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技术74

第一节 HLA检测的血清学方法74

一、淋巴细胞表面HLA抗原的检测74

二、HLA抗体的检测76

第二节 HLA检测的细胞学方法77

一、纯合细胞分型试验77

二、预致敏淋巴细胞试验77

三、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77

第三节 HL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77

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与HLA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方法77

二、基于HLA基因序列的HLA基因分型方法78

三、基于HLA基因分子构象的HLA基因分型方法81

第五章 血小板血型系统83

第一节 血小板血型抗原与抗体83

一、血小板血型抗原83

二、血小板抗体86

第二节 血小板血型的临床应用87

一、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87

二、血小板抗体与临床相关疾病89

第六章 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91

第一节 血清学检测91

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为基础的检测方法91

二、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92

三、血小板固相微板技术92

四、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93

五、微柱凝胶血小板定型试验94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94

第三节 血清学检测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关系95

第七章 临床输血相关技术97

第一节 白细胞去除技术97

一、白细胞去除的临床意义98

二、白细胞去除的方法99

三、白细胞去除的影响因素100

四、白细胞去除的效果评价100

第二节 血液辐照技术101

一、血液辐照的作用机制101

二、辐照剂量选择和质量保证101

三、辐照血液的保存102

第三节 病原体灭活技术102

一、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的必要性102

二、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的方法103

三、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的验证107

第四节 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108

一、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的作用机制108

二、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的临床应用110

第五节 细胞治疗115

一、干细胞治疗116

二、树突状细胞治疗117

三、自然杀伤细胞治疗117

四、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118

五、细胞再生治疗118

第八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120

第一节 概述120

第二节 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121

一、浓缩红细胞122

二、悬浮红细胞124

三、去白细胞红细胞126

四、洗涤红细胞127

五、冰冻红细胞129

六、其他红细胞制剂131

第三节 血小板的制备和保存132

一、浓缩血小板132

二、单采血小板135

三、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136

第四节 血浆的制备和保存137

一、制备方法138

二、特点及保存138

三、质量标准139

第五节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和保存139

一、制备方法139

二、特点及保存140

三、质量标准140

第九章 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142

第一节 概述142

一、树立科学合理用血理念142

二、成分输血144

第二节 红细胞输注145

一、红细胞输注的基本原则146

二、各种红细胞制剂及其适应证146

三、剂量及用法148

第三节 血小板输注148

一、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148

二、血小板输注的禁忌证149

三、血小板输注的剂量及用法149

四、特制血小板制剂的临床应用150

五、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评价150

六、血小板输注的前景151

第四节 血浆输注151

一、新鲜冰冻血浆输注151

二、普通冰冻血浆输注152

第五节 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153

一、适应证153

二、禁忌证153

三、剂量及用法153

第六节 粒细胞输注154

一、粒细胞输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154

二、剂量及用法154

第七节 血浆蛋白制品的临床应用155

一、白蛋白制品155

二、免疫球蛋白制品155

三、各种凝血因子制品156

四、其他血浆蛋白制品157

第十章 特殊输血159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血159

一、应用成分输血159

二、应用辐照血液制品160

三、应用巨细胞病毒血清阴性的血液制品160

四、ABO血型不合HSCT中输血治疗原则160

第二节 肝移植患者输血162

一、指导输血的实验室指标162

二、合理应用成分输血163

三、肝移植输血的注意事项163

第三节 急性失血患者输血164

第四节 大量输血165

一、大量输血的定义165

二、大量输血方案165

第五节 围手术期患者输血167

第六节 新生儿及儿童输血167

一、新生儿输血167

二、儿童输血169

第七节 老年人及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输血170

一、老年患者输血170

二、心功能不全患者输血170

三、严重肝病患者输血170

四、肾功能不全患者输血170

第八节 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171

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171

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输血171

第九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输血171

一、输血在DIC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原则172

二、注意事项172

第十一章 自体输血174

第一节 预存式自体输血174

一、适应证175

二、禁忌证175

三、自体血液采集175

四、注意事项176

五、不良反应及处理176

第二节 稀释式自体输血177

一、适应证177

二、禁忌证177

三、自体血液采集178

四、血液稀释178

五、自体血液回输178

六、注意事项178

七、不良反应及处理179

第三节 回收式自体输血179

一、适应证179

二、禁忌证179

三、血液回收180

四、已回收处理血液的回输180

五、注意事项180

六、不良反应及处理181

第十二章 新生儿溶血病182

第一节 概述182

一、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182

二、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183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183

一、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方法和原理183

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方法及特点184

三、Rh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方法及特点184

四、Rh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85

五、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85

六、HDN的产前实验诊断185

第三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与治疗186

一、妊娠前的准备186

二、妊娠期孕妇的处理187

三、分娩及分娩后的处理187

四、新生儿的处理187

五、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治疗187

六、Rh阴性母亲的预防188

第十三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89

第一节 概述189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分类189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的方式190

三、临床表现191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191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191

二、冷凝集素试验193

三、吸收试验194

四、酶处理红细胞凝集试验194

五、冷热溶血试验194

六、红细胞相关Ig194

七、其他实验室诊断195

第三节 治疗原则195

一、一般治疗原则195

二、输血治疗196

第十四章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198

第一节 输血不良反应198

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202

二、过敏性输血反应202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203

四、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205

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207

六、大量输血的并发症207

七、输血相关败血症209

八、低血压性输血反应210

九、输血后紫癜211

十、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211

十一、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13

十二、同种免疫213

第二节 输血传播疾病213

一、输血传播感染病原体的筛查方法214

二、输血传播疾病的病原体215

三、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219

第十五章 临床输血管理与质量控制221

第一节 临床输血管理221

一、管理依据221

二、临床输血管理组织结构及功能222

三、科室设备、设施环境管理224

四、科室人员管理224

五、质量管理文件225

六、血液库存管理226

七、用血过程管理227

第二节 临床输血相容性试验质量控制228

一、输血相容性试验管理229

二、输血相容性试验室内质量控制230

三、输血相容性试验室间质量评价233

第三节 患者血液管理235

第四节 血液预警236

一、血液预警系统237

二、血液库存预警238

英文索引239

中文索引244

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