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舞蹈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舞蹈史纲
  • 彭松,于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舞蹈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舞蹈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图腾崇拜舞蹈与巫术仪式舞蹈1

第一节 图腾崇拜舞蹈1

一、“?”:萬舞与蟾蜍图腾崇拜1

二、“万”:巫舞与踆马图腾崇拜4

三、“?”:龙舞与黄龙图腾崇拜6

第二节 巫术仪式舞蹈7

一、蜡祭7

二、雩祭9

三、傩祭11

四、祀高禖13

第二章 帝王纪功舞蹈与宫廷祭祀舞蹈15

第一节 帝王纪功舞蹈15

一、从伏羲、女娲到《葛天氏之乐》15

二、黄帝、唐尧及虞舜的纪功舞蹈17

三、夏、商、周三代的纪功舞蹈19

第二节 宫廷祭祀舞蹈20

一、《大武》的创制与“六代舞”的确立21

二、作为礼乐的宫廷祭祀舞蹈的礼规22

三、“礼崩乐坏”与宫廷祭祀舞蹈的衰微23

第三章 女乐及其源流25

第一节 夏、商时代的女乐25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女乐27

第三节 汉、魏时代的女乐30

第四节 西晋十六国时代的女乐40

第五节 南、北朝时代的女乐41

第四章 角抵、百戏与舞蹈49

第一节 角抵戏的演出形式49

第二节 角抵、百戏中的舞蹈54

第五章 唐代宫廷舞蹈及其源流60

第一节 唐以前宫廷舞蹈的出现和发展60

一、先秦时期的宫廷舞蹈60

二、汉代宫廷舞蹈61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廷舞蹈62

第二节 唐代宫廷舞蹈的建构和结构65

一、唐代宫廷舞蹈的来源65

二、唐代宫廷舞蹈的内容、形式及功能67

三、唐代宫廷舞蹈所反映的时代文化特征92

第三节 唐以后宫廷舞蹈的流变93

一、严格规范下的宋代宫廷“队舞”93

二、元代宫廷“乐队”和《十六天魔舞》94

三、明代宫廷舞蹈和清宫廷的“扬烈舞”105

第四节 对历代宫廷舞蹈的文化反思107

第六章 宋代宫廷队舞109

第一节 《小儿队》与《女弟子队》109

一、队舞及其节目109

二、队舞的演出方式110

三、队舞的演员分工110

四、队舞的表演程式111

五、队舞的特点112

第二节 其他宫廷舞蹈113

一、故事歌舞与队舞113

二、“转踏”与队舞114

第七章 宋代民间舞队及其发展115

第一节 宋代民间舞队的作品类别115

第二节 宋以后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变化121

第八章 历代宫廷乐舞机构125

第一节 周王朝及周以前的乐舞机构125

第二节 汉魏时期的乐舞机构126

第三节 隋唐时代的乐舞机构128

第四节 宋及宋以后的乐舞机构131

第九章 戏曲舞蹈及其源流133

第一节 “舞戏”的流变133

一、《大武》的戏剧性情节与《九歌》的戏剧化情境133

二、《东海黄公》和《踏摇娘》:作为“戏象”和“戏弄”出现的“舞戏”135

第二节 戏曲舞蹈136

一、“戏曲化的舞蹈”与“舞蹈化的戏”137

二、戏曲舞蹈之“舞蹈”的来由与功用139

第十章 宗教舞蹈及其播迁144

第一节 佛教与藏传佛教乐舞144

一、佛教乐舞的文献记载与形象遗存144

二、藏传佛教乐舞:羌姆、查玛、跳布札145

第二节 萨满教与梅山教乐舞147

一、满、蒙、维:由浓而淡的萨满教乐舞148

二、梅山教与壮族师公舞150

第十一章 四夷乐与边疆民族舞蹈152

第一节 四夷乐“四进宫”的实质性转变152

一、从汉的《摩诃·兜勒》到唐的《南诏奉圣乐》152

二、从元的《海青》到清的《莽式》154

第二节 边疆民族舞蹈的生态格局155

一、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舞蹈生态格局155

二、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的舞蹈生态格局158

三、阿尔泰语系的舞蹈生态格局161

第十二章 孔、墨、庄、屈的乐舞思想164

第一节 孔儒“礼乐”思想164

一、“乐则韶舞”与“风乎舞雩”——孔子的乐舞思想164

二、“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的乐舞思想165

三、“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荀子的乐舞思想166

四、“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韩非的乐舞思想167

第二节 墨子“非乐”思想168

一、“乐之为物,将不可不禁”——墨子为何要“非乐”168

二、“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墨子所非之“乐”与不非之“乐”169

第三节 庄子“天乐”思想170

一、“道可载与之俱也”——庄子“天乐”的理想境界170

二、“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天乐”的实现途径171

第四节 屈原“巫乐”思想172

一、“哀吾生之无乐”与“哀民生之多艰”——“忧患意识“是”楚人精神”的生命内核172

二、“五音纷兮繁会”与“羌声色兮娱人”——《九歌》是荆楚乐舞的文化焦点173

第十三章 秦、汉、魏晋的乐舞思想175

第一节 两度“春秋”由“杂”而“独”——《吕氏春秋》与《春秋繁露》的乐舞思想175

第二节 天人合一儒道互渗——《淮南鸿烈》的乐舞思想177

第三节 双重“乐论”亦“史”亦“礼”——《史记、乐书》和《礼记、乐记》的乐舞思想178

第四节 魏晋风度荆楚精神——曹植、嵇康的乐舞思想180

第十四章 李、杜、白、元的乐舞思想184

第一节 李白的乐舞思想184

第二节 杜甫的乐舞思想185

第三节 自居易的乐舞思想187

第四节 元稹的乐舞思想190

第十五章 两宋、明、清的乐舞思想193

第一节 “理义以养其心,舞蹈以养其血气”——程颢、程颐的乐舞思想193

第二节 “所谓礼乐、只要合得天理自然,则无不可行也”——朱熹的乐舞思想194

第三节 “摹情弥真则动人弥易,传世亦弥远”——徐渭、汤显祖的乐舞思想196

第四节 “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宣代此一人立心。”——李渔的乐舞思想1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