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古代史述选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古代史述选录
  • 杭州大学历史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大学历史系
  • ISBN:
  • 出版时间:1974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古代史述选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根本任务和途径1

(一)古为今用,把历史的斗争和现实的斗争结合起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

(二)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5

(三)总结历史经验和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7

(四)彻底批判史学领域中的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反动思想,把被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10

(五)遵循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原则,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15

(六)学习历史,主要是学近现代史。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和研究,要以对现代的了解为基础。只有以社会为工厂,积极参加三大革命实践,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彻底改造世界观,才能学好中国古代史。18

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23

(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23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3

(2)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6

(3)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34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37

(1)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37

(2)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39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40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44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44

(2)政治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48

(四)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50

(1)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只有牢牢地把握阶级划分的事实作为基本指导线索,才能找出历史的规律性来。50

(2)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52

(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54

(4)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58

(5)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59

(五)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60

(1)奴隶们创造历史60

(2)个人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个人活动归结为阶级的活动。63

(3)时代创造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只有善于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条件,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才有价值。65

(4)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70

(5)对英雄史观的批判71

(六)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73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73

(2)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74

(七)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76

(八)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斗争78

(1)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78

(2)野蛮民族总是被被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81

(3)民族融合问题82

(九)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83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3

(2)先进思想的伟大作用85

(3)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86

(4)道德的阶级性87

(5)宗教是人民的鸦片88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关资本主义以前诸社会的论述90

(一)关于原始社会90

(1)劳动创造了人90

(2)原始公社制度94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94

2.氏族制度96

3.原始社会的几种家庭形式101

(3)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105

(二)关于奴隶社会111

(1)奴隶制的出现是合乎规律的现象111

(2)奴隶制生产关系及其历史意义112

(3)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镇压奴隶的工具115

(4)奴隶起义震撼和打击了奴隶制度117

(三)关于封建社会119

(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119

(2)农奴是土地的附属品126

(3)劳动地租和产品地租129

(4)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迫使农民进行反抗斗争132

(5)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36

1.农民战争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打击了其中最黑暗、腐朽、没落的势力,促使封建生产关系发生部分变化。136

2.生产力是由于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农民战争推动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37

(6)农民战争后封建王朝的政策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社会的进步来自农民的斗争,决不是来自地主阶级的“让步”。139

1.农民战争后封建王朝的政策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139

2.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利益是不可调和的。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剥削从不放松。139

3.在农民战争之后,地主阶级只有反攻倒算,哪有什么“让步”?140

4.必须保证被剥削阶级有能维持其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剥削阶级才有可能压迫和剥削被剥削阶级。142

5.只有群众的革命斗争,才能获得自身状况的改善;革命愈深入,革命失败后保留的成果愈多。143

(7)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144

(8)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145

(9)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148

四、毛主席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论述151

(一)伟大的中华民族151

(二)关于中国社会的发展154

(三)中国的封建社会157

(1)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157

(2)古代的文化161

(四)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165

(1)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165

(2)农民战争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统治的革命167

(3)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170

(4)农民战争失败后,地主阶级只有反攻倒算,哪有什么“让步”?175

(5)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78

(五)“古为今用”的范例181

(1)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述181

(2)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例的评述190

(3)对中国古人言论的运用196

(4)对中国古代神话、寓言和文学作品的运用201

(5)“古为今用”必须注意科学分析,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204

附录:经典著作书目选2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