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寅恪诗笺释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寅恪诗笺释 下
  • 胡文辉著 著
  • 出版社: 广东省出版集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5810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60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陈寅恪(1890~1969)-诗歌-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寅恪诗笺释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52年(壬辰)455

杭州455

水仙萎谢457

杜鹃与牡丹458

木棉459

院系调整460

思想改造463

知识分子的驯服466

蒋介石评说468

儿子、学生批判胡适470

“大义灭亲”474

夫妻初识477

【附佚诗诗题】(一首)479

1953年(癸巳)480

唐景崧与台湾480

新年485

去国梦破486

朱师辙退休487

西湖三老489

清史馆与《清史述闻》491

苏联模式493

歌功颂德495

朝鲜停战协议498

苏联政局501

论著托付门生503

政治学习507

《论再生缘》写作缘起513

终老杭州意愿成空518

谢绝赴京520

独立不迁524

【附佚诗诗题】(三首)527

1954年(甲午)531

屈身教职531

文史旧学534

岁晚寒梅537

梅妻538

传统文化元气大伤540

兴亡遗恨543

自我放逐岭南548

柳如是不负钱谦益550

为钱谦益翻案556

中秋感赋563

柳如是564

钱谦益复出蒙羞566

陕北民歌569

棉布统购统销570

批判胡适运动572

中国文化本位580

旧居难觅586

柳如是与陈子龙587

钱柳姻缘589

【附佚诗诗题】(九首)592

1955年(乙未)595

新遗民595

柳如是之死598

钱谦益600

批判胡风运动603

姻缘忆旧605

唐筼抄录文稿608

月下梅影610

《柳如是别传》写作缘起611

国共两岸对峙616

白头偕老618

政治的高寒619

政治预见621

抗战时期的物价626

【附佚诗诗题】(四首)628

1956年(丙申)629

不谈时政629

消灭“四害”运动633

苏共二十大与赫鲁晓夫636

共产主义与东方645

“欠砍头”的诗史648

东西方对峙652

柳如是咏寒柳词654

马克思主义的“格义”659

【附佚诗诗题】(八首)666

1957年(丁酉)668

京剧的早年记忆668

柳如是与明清易代673

鸣放运动677

思想节操682

“阳谋”684

清华国学研究院688

钱柳与复明运动692

陶铸的优礼695

从鸣放转向反右700

追忆王国维705

【附佚诗诗题】(十三首)707

1958年(戊戌)709

钱谦益情场得意709

梁思成批判父亲713

“颂红妆”718

【附佚诗诗题】(十一首)721

1959年(己亥)724

晚节未亏724

西藏事变729

对“大跃进”的质疑733

《桃花扇》与明末清初史事736

李香君、柳如是的节操739

【附佚诗诗题】(五首)741

1960年(庚子)742

张君秋演剧花絮742

梅兰芳风华不再743

陈师曾画与身世之感745

【附佚诗诗题】(五首)747

1961年(辛丑)749

物质匮乏749

信仰问题754

“厚今薄古”运动756

郭沫若与口号诗761

目疾与赏月768

1962年(壬寅)770

物质待遇问题770

知识分子待遇774

陶铸、胡乔木登门拜访777

声名之累780

隐逸与贬谪782

新婚回忆783

夫妻离合与中秋785

批判与退休786

1963年(癸卯)787

郭沫若与《再生缘》787

南京考古与李秀成790

因言得咎794

自感年寿无多795

中印战争797

复明运动失败800

《柳如是别传》的繁琐807

【附佚诗诗题】(二首)809

1964年(甲辰)811

史笔之绝811

谢绝拜年812

杜甫草堂813

元宵不饮酒814

玄奘顶骨与佛教梵文815

老少学人趋新媚俗821

戊戌政变与晚清政局825

刘少奇出访东南亚831

钱谦益愿望成空835

《柳如是别传》自述838

国共分治842

中苏关系破裂844

京剧盛衰847

偷生与祈死853

中苏交恶与西方阵营855

悔未离开大陆857

冼玉清赴港传闻859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861

政协委员资格864

胡乔木与著作出版问题867

冷对世俗讥评872

种植果树运动873

人生遗恨875

家国兴亡之感877

1965年(乙巳)879

蜡梅代梅花879

移风易俗与花市880

节约过春节881

望八之年882

学问为时流所讥883

美国干预越南884

曾昭燏自杀886

政潮暗涌889

春节花会890

政治甄别与“备战备荒”891

清明扫墓成迷信894

群众性反美示威896

向达与吴宓898

知识分子与“教育改革”900

夫妻同甘共苦903

反蒋示威与台湾904

人民公社的空想906

自比陶潜910

流寓香港的回忆911

珍妃之死与戊戌变法912

1966年(丙午)916

情系来生916

林彪与个人崇拜918

“备战”运动921

思想之羞人格之辱923

焚书与破“四旧”925

联语928

后记9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