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城市 城市品质新思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健,唐建荣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8910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慧城市 城市品质新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市发展的新驱动力1
1.1城市的形成与现代化2
1.1.1城市的形成2
1.1.2城市的职能3
1.1.3城市的现代化4
1.2现代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6
1.2.1城市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6
1.2.2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挑战7
1.3现代城市发展的新驱动力12
1.3.1现代城市发展要素12
1.3.2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驱动力13
第二章 智慧城市理念的发展与创新16
2.1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16
2.1.1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特征16
2.1.2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17
2.2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发展19
2.2.1国外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发展19
2.2.2国内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发展23
2.3智慧城市顶层思维理念25
2.3.1顶层设计的目标和思路25
2.3.2顶层设计的总体架构28
2.3.3智慧城市的顶层平台30
2.4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31
2.4.1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为关键31
2.4.2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导向32
2.4.3以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品质为目标33
第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技术34
3.1数据应用技术35
3.1.1数据存储35
3.1.2数据处理38
3.1.3数据传输39
3.1.4数据共享39
3.1.5数据挖掘40
3.2智能分析技术41
3.2.1人工智能与知识发现41
3.2.2智能决策支持系统43
3.3虚拟模型技术44
3.3.1 4D融合44
3.3.2 3S一体化45
3.3.3信息匹配45
3.3.4虚拟仿真45
3.3.5信息模型48
3.4网络应用技术49
3.4.1物联网49
3.4.2云计算52
3.4.3未来网络技术56
第四章 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模式59
4.1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探索历程59
4.1.1构建战略设想59
4.1.2探索建设模式62
4.1.3全面快速推进64
4.2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资源条件66
4.2.1科教人才资源丰富66
4.2.2智慧产业蓬勃发展68
4.2.3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75
4.2.4信息化发展环境优良76
4.3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创新模式79
4.3.1先进的智慧南京建设模式79
4.3.2务实的智慧南京建设路径79
4.3.3特色的智慧南京运营模式82
第五章 敏捷感知的智慧南京信息基础设施85
5.1无缝覆盖的网络建设85
5.1.1城市光网85
5.1.2无线城市88
5.1.3三网融合94
5.2全面感知的城市触角96
5.2.1视频图像感知96
5.2.2智能卡感知96
5.2.3遥感定位感知96
5.2.4社交媒体感知97
第六章 睿智畅行的智慧南京“两卡”工程99
6.1城市品质对信息载体的新要求99
6.1.1提升城市品质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99
6.1.2信息载体是城市品质提升的有效支撑100
6.1.3南京城市品质提升对信息载体的新要求102
6.2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南京市民卡103
6.2.1国内其他城市的实践103
6.2.2国内领先的南京市民卡工程105
6.2.3基于南京市民卡的智慧应用107
6.2.4南京市民卡未来的延伸应用110
6.3提升城市管理品质的南京车辆智能卡111
6.3.1南京车辆智能卡产生背景111
6.3.2先行先试的南京车辆智能卡工程112
6.3.3基于南京车辆智能卡的智慧应用114
6.3.4南京车辆智能卡未来的延伸应用117
第七章 协同融合的智慧南京信息资源整合120
7.1城市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120
7.1.1城市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思考120
7.1.2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122
7.2承载信息资源整合的南京政务数据中心125
7.2.1南京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的挑战和驱动力126
7.2.2南京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的战略和现实意义130
7.2.3南京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的良好基础条件132
7.2.4南京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135
7.2.5南京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初显成效140
7.3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南京“四库”工程141
7.3.1整合的人口信息数据库143
7.3.2完备的企业信息数据库144
7.3.3汇聚的政府信息数据库145
7.3.4齐全的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库146
第八章 基于SCP架构的智慧南京综合管理运行与服务平台147
8.1平台建设的重大意义147
8.1.1平台建设的出发点147
8.1.2平台建设的作用148
8.1.3平台建设的目标148
8.1.4平台建设的推进步骤149
8.2独创的SCP平台架构151
8.2.1 SCP平台架构的形成152
8.2.2 SCP平台架构的结构模型153
8.2.3 SCP平台架构的功能模型155
8.3全面的平台建设内容161
8.3.1城市运行管理监控综合指标分析161
8.3.2资源综合展示及管理163
8.3.3交通领域智能应用164
8.3.4环保领域智能应用164
8.3.5城市协同管理应用165
8.3.6智慧综合政务应用167
8.4科学的平台建设方案168
8.4.1资源共享子平台(SR)169
8.4.2协同管理子平台(CM)170
8.4.3聚合应用子平台(PA)172
8.4.4资源体系解构工具(SDT)174
8.4.5城市资源线索工具(RRT)175
8.4.6泛在信息网络(UN)175
第九章 交互体验的智慧南京展示窗口177
9.1建设国内最好的智慧南京中心177
9.1.1建设背景177
9.1.2总体定位177
9.1.3主要范围178
9.2互动融合的智慧南京展示中心179
9.2.1总体定位179
9.2.2展示内容180
9.3政府与公众互动的城市智能门户183
9.3.1建设目标184
9.3.2总体定位184
9.3.3主要功能185
第十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展望188
10.1智慧南京建设未来的思考188
10.2智慧城市建设展望189
附录:南京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要文件一览191
附件1:南京市信息化发展报告2012(节选)191
附件2: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无线宽带城市的意见203
附件3:南京市政府关于推进市民卡项目建设的意见206
附件4: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南京信息服务业的意见209
附件5: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政务数据中心的意见213
附件6: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智能交通项目建设的意见216
附件7: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22
参考文献227
后记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