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研究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研究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818830.jpg)
- 耿云江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615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城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研究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发展评价含义1
1.1.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
1.1.2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2
1.1.3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的特点2
1.2选题的科学依据与意义4
1.2.1选题的科学依据4
1.2.2选题的意义5
1.3国内外社会发展评价相关指标体系研究5
1.3.1国际权威机构的经典观点5
1.3.2国内权威机构经典观点的指标体系17
1.3.3学者提出的有关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经典观点20
1.3.4现有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存在的问题25
1.4现有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26
1.4.1指标筛选方法的研究现状26
1.4.2指标标准化方法的研究现状29
1.4.3指标赋权方法的研究现状32
1.4.4现有社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41
1.5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42
1.5.1研究内容42
1.5.2研究方法43
1.5.3技术路线45
1.5.4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46
1.6主要创新点48
第2章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0
2.1问题的提出50
2.1.1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的必要性50
2.1.2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51
2.1.3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51
2.1.4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的准则53
2.1.5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求54
2.2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55
2.2.1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55
2.2.2基于理性分析的指标筛选56
2.2.3基于R型分层聚类的指标类别提取方法57
2.2.4基于变异系数方法的指标鉴别力大小分析59
2.2.5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60
2.3基于定性方法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筛选61
2.3.1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海选61
2.3.2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初筛65
2.4基于定量方法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筛选69
2.4.1指标数据来源69
2.4.2基尼系数的计算69
2.4.3国民幸福指数的计算74
2.4.4 R型分层聚类提取指标类别76
2.4.5变异系数法筛选指标77
2.5基于理性分析的指标体系的完善78
2.5.1人民生活质量准则指标的完善78
2.5.2教育卫生准则指标的完善79
2.5.3社会保障与就业准则指标的完善79
2.6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79
2.6.1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79
2.6.2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合理性的判定80
2.7本章小结81
2.7.1主要工作81
2.7.2主要特色81
第3章 基于循环修正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83
3.1基于循环修正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模型83
3.1.1科学问题的提出83
3.1.2循环修正的评价原理85
3.1.3循环修正组合评价的步骤85
3.1.4组合评价方法87
3.1.5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方法89
3.1.6循环修正组合评价的特色91
3.1.7评价指标打分公式91
3.1.8被评价对象的评价得分方程92
3.2基于循环修正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93
3.2.1评价样本及数据来源93
3.2.2指标的赋权99
3.2.3用单一评价法对被评价对象的评价100
3.2.4基于循环修正的副省级城市2006年社会发展组合评价103
3.2.5基于循环修正的副省级城市2007年社会发展组合评价109
3.2.6基于循环修正的副省级城市2008年社会发展组合评价113
3.2.7中国典型副省级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117
3.3本章小结132
3.3.1主要工作132
3.3.2研究结果133
第4章 中国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的动态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134
4.1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动态评价模型的构建原理与思路134
4.1.1问题分析134
4.1.2解决思路134
4.2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动态评价模型的构建135
4.2.1对年份的赋权方法135
4.2.2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动态评价指标值的确定135
4.2.3基于动态赋权的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模型136
4.3 2006~2008年三年间社会发展动态评价的实证研究136
4.3.1对年份的赋权136
4.3.2 2006~2008年社会发展动态评价指标的原始数值137
4.3.3 2006~2008年社会发展动态评价得分的计算138
4.3.4单一评价法下的指标赋权与评价得分的计算139
4.3.5基于循环修正的动态评价142
4.4中国副省级城市2006~2008年社会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分析147
4.4.1中国典型副省级城市的动态社会发展概况147
4.4.2中国典型副省级城市的动态社会发展状况总结150
4.5本章小结153
4.5.1主要工作153
4.5.2研究结果154
第5章 中国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155
5.1推动城市建设,提高全民幸福感155
5.1.1提高居民生活品质155
5.1.2搞好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155
5.1.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降低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156
5.1.4有效控制通货膨胀,保障社会运行质量157
5.2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力度,保证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158
5.2.1深化教育改革158
5.2.2增加财政投入,实现教育公平158
5.2.3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改善人民的医疗条件158
5.3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159
5.4加强就业教育,扩大就业范围160
5.5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161
5.5.1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161
5.5.2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建立良好的治安环境161
5.5.3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161
5.6本章小结162
5.6.1主要工作162
5.6.2研究结果162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63
6.1研究的主要工作163
6.2研究的主要结论164
6.3研究的主要创新164
6.4研究展望166
参考文献168
附录179
1.副省级城市2006年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得分179
2.副省级城市2007年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得分180
3.副省级城市2008年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得分181
4.副省级城市2006~2008年三年间社会发展指标的动态评价得分182
5.副省级城市2006年各准则层的评价得分与排名183
6.副省级城市2007年各准则层的评价得分与排名185
7.副省级城市2008年各准则层的评价得分与排名187
8.副省级城市2006~2008年各准则层的动态评价得分与排名189
9.副省级城市2006年各准则层的循环修正组合评价及排名191
10.副省级城市2007年各准则层的循环修正组合评价及排名193
11.副省级城市2008年各准则层的循环修正组合评价及排名195
12.副省级城市2006~2008年各准则层循环修正组合评价及排名197
后记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