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 李学军主编;尤启冬,张永祥,杨世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681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药物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多靶点药物应用和研究纵览3

第一节 概述3

第二节 多靶点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方式4

第三节 多靶点药物的发现策略和筛选模型5

第四节 中药的多靶点作用7

第五节 目前已在临床使用的多靶点治疗药物——问题与展望8

第六节 结语9

第二章 网络药理学与多靶点药物研究12

第一节 概述12

第二节 网络药理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13

第三节 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型及其应用14

第四节 结语17

第三章 系统生物学与多靶点药物研究19

第一节 系统生物学的定义、优势和目标20

第二节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1

第三节 系统生物学在多靶点研发中的应用23

第四节 系统生物学和中药的多靶点药物研究26

第五节 展望29

第四章 化学蛋白质组学与多靶点药物研究32

第一节 概述32

第二节 小分子药物作用的靶点及多靶点33

第三节 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34

第四节 化学蛋白质组学的应用36

第五节 结语38

第二篇 多靶点药物设计与发现43

第五章 基于药效团的多靶点药物设计43

第一节 药效团连接法44

第二节 药效团叠合法51

第三节 药效团融合法58

第六章 基于筛选的多靶点药物设计64

第一节 针对多个靶点的经典筛选法64

第二节 基于药效团或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法67

第三节 基于片段的多靶点药物设计69

第七章 基于天然产物的多靶点药物发现73

第一节 从已有天然药物中发现73

第二节 从传统中药中发现75

第三节 从海洋生物或其他生物中发现79

第四节 虚拟筛选法80

第八章 药物分子的杂泛性与多靶点药物研究84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杂泛性和多靶点作用84

第二节 杂泛性的平衡:多靶点药物分子85

第三节 杂泛性多靶点药物的优势与展望86

专业术语中英对照表87

第三篇 多靶点药物的研究方法93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磷酸化网络的研究93

第一节 概述93

第二节 Phospho-flow的发展简史94

第三节 Phospho-flow的基本步骤95

第四节 Phospho-flow在多靶点药物发现中的应用96

第五节 Phospho-flow的优势及局限性98

第六节 结语及展望99

第十章 高内涵筛选技术与多靶点药物研究102

第一节 概述102

第二节 高内涵筛选的原理及在多靶点药物研究中的优势103

第三节 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103

第四节 高内涵技术的应用105

第五节 结语112

第十一章 其他的多靶点药物研究方法115

第一节 多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115

第二节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118

第三节 以miRNA为多靶点的反义核苷酸技术121

第四节 结语123

第四篇 多靶点药物的作用与临床应用129

第十二章 肿瘤的新靶点研究进展129

第一节 肿瘤相关转录因子Notch130

第二节 NEDD8-激活酶131

第三节 上皮-间质转化131

第四节 极光激酶132

第五节 肽基脯酰胺顺反异构酶Pin1133

第十三章 多靶点抗肿瘤小分子化学药物的研究137

第一节 靶向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137

第二节 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小分子药物140

第三节 靶向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药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41

第四节 靶向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小分子药物142

第五节 靶向细胞周期蛋白的小分子药物145

第六节 靶向组蛋白去乙酰酶的抑制剂145

第七节 靶向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药物146

第八节 靶向DNA损伤修复系统的小分子药物147

第九节 其他148

第十节 结语149

第十四章 多靶点抗肿瘤生物药物研究152

第一节 肿瘤的生物治疗概述152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的分子靶点152

第三节 肿瘤治疗药物的分类154

第四节 肿瘤多靶点生物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应用154

第五节 结语165

第十五章 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170

第一节 靶向抗肿瘤药物名称和分类171

第二节 常用多靶点药物176

第三节 单靶点药物的联合用药181

第四节 疗效评价标准182

第五节 结语185

第十六章 其他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188

第一节 乳香油多靶点抗肿瘤作用189

第二节 肝素样多硫化物和肝素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190

第三节 其他发展中的药物192

第四节 中药治疗肿瘤细胞的多靶点效应193

第五节 药物联合应用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194

第十七章 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多靶点药物198

第一节 概述198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多靶点发病机制和单靶点治疗药物研究200

第三节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多靶点药物的研究207

第四节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多靶点药物的临床应用218

第五节 展望218

第十八章 抗帕金森病的多靶点药物222

第一节 概述222

第二节 抗帕金森病的多靶点药物及联合用药224

第三节 多靶点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策略230

第十九章 抗抑郁症的多靶点药物236

第一节 概述236

第二节 基于单胺策略的多靶点药物研究237

第三节 兼有单胺能与非单胺能的多靶点抗抑郁药242

第四节 抗抑郁药与非药物治疗联合应用的多靶点效应248

第二十章 抗精神分裂症的多靶点药物252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252

第二节 抗精神分裂症的单/多靶点药物——优势与问题254

第三节 结语263

第二十一章 抗糖尿病的多靶点药物267

第一节 对糖尿病的认识267

第二节 单一靶点抗糖尿病药物的局限性269

第三节 糖尿病治疗的策略——多靶点药物271

第四节 抗糖尿病多靶点药物的研究和应用275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的多靶点药物279

第一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靶点280

第二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性与多靶点治疗282

第三节 高血压多靶点药物治疗的可能模式283

第四节 高血压的联合药物治疗284

第五节 抗高血压多组分药物治疗及其研究方法285

第六节 研究中的多靶点抗高血压药物287

第二十三章 心力衰竭的多靶点治疗药物290

第一节 心力衰竭与药物作用靶点290

第二节 抗心力衰竭的多靶点治疗药物292

第三节 联合用药抗心力衰竭的多靶点作用298

第二十四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靶点药物303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药物作用的靶点303

第二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靶点药物307

第三节 联合用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靶点作用317

第四节 新的多靶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319

第二十五章 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的多靶点药物326

第一节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分子靶点326

第二节 多靶点药物治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336

第三节 联合用药治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337

第四节 多组分药物治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344

第二十六章 抗心律失常的多靶点药物348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多通道发生机制349

第二节 多靶点抗心律失常药物355

第二十七章 抗炎性和免疫性疾病的多靶点药物365

第一节 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多靶点药物研究366

第二节 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多靶点药物研究371

第三节 免疫性炎性疾病多靶点药物发展展望375

第二十八章 抗艾滋病的多靶点药物研究和应用380

第一节 抗HIV药物研究和应用的历程380

第二节 抗HIV药物设计靶标383

第三节 常用的多靶点抗HIV药物386

第四节 多靶点药物的联合应用389

第五节 多靶点抗HIV药物的问题和展望390

第二十九章 治疗丙型肝炎的多靶点药物394

第一节 概述394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学及药物靶点的研究395

第三节 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多靶点联合用药396

第四节 其他药物与PEG-IFN-α+RBV的多靶点联合用药398

第五节 结语401

第三十章 抗结核病的多靶点药物404

第一节 概述404

第二节 抗结核药物中的多靶点药物405

第三节 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的多靶点治疗方式408

第四节 艾滋病病毒与结核杆菌双重感染的多靶点药物治疗408

第五节 发展中的多靶点抗结核药物409

第六节 结语411

第三十一章 多靶点抗菌药物应用和研究414

第一节 概述414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415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417

第四节 多靶点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研究419

第五节 结语425

第五篇 中药的多靶点药物研究与应用431

第三十二章 中药复方的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431

第一节 概述431

第二节 生物网络和网络药理学432

第三节 从宏观调节网络的角度开展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436

第四节 网络药理学理论对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的启示438

第五节 结语441

第三十三章 组合靶点研究和多靶点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发现444

第一节 概述444

第二节 AD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445

第三节 中药复方抗AD疗效的确证及其对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447

第四节 抗AD药物筛选候选“组合分子靶点”的提出和初步验证449

第五节 基于组合靶点思路用于药物筛选的Oligo芯片的设计和制备452

第六节 结语453

第三十四章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研究进展456

第一节 有效成分组概论457

第二节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的研究方法459

第三节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的研究463

第三十五章 浅谈人参皂苷Rg1和丹酚酸B的多靶点作用及其机制472

第一节 人参皂苷Rg1的多靶点作用及其机制研究472

第二节 丹酚酸B的多靶点作用及其机制研究474

第三节 结语477

第三十六章 灵芝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及研究479

第一节 灵芝研究的历史和现状479

第二节 灵芝辅助化疗/放疗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480

第三节 灵芝多靶点的抗肿瘤作用484

第四节 灵芝对放化疗损伤的保护作用488

第五节 结语490

第三十七章 姜黄素的多靶点作用及研究494

第一节 概述494

第二节 姜黄素的作用靶点496

第三节 姜黄素的主要药理作用500

第四节 姜黄素的临床试验504

第五节 姜黄素的应用开发前景506

第六节 结语509

第三十八章 EGCG的多靶点作用512

第一节 概述512

第二节 茶多酚类化合物513

第三节 EGCG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机制514

第四节 EGCG的潜在临床意义519

第五节 结语521

中文索引524

英文索引5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