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游牧 流动与变迁 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的人类学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解志伟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119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乌孜别克族-民族文化-研究-木垒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游牧 流动与变迁 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的人类学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流动的田野:游牧社区的调查1
二、游牧的乌孜别克族:本书的研究对象与主题5
三、游牧的相关研究7
四、本书的主要结构25
第一章 游牧与流动:乌兹别克族的民族过程27
第一节 游牧业与转场的起源27
第二节 流动中的民族过程:乌兹别克族的族源、兴起与发展33
一、乌兹别克族形成之前中亚的族群与部落33
二、乌兹别克汗36
三、昔班家族与乌兹别克汗国38
第三节 乌兹别克族的伊斯兰化41
一、伊斯兰化之前的宗教传播41
二、中亚及乌兹别克族的伊斯兰化44
第四节 游牧业在乌兹别克族民族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46
第五节 乌兹别克族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52
一、国外分布52
二、国内分布53
第二章 嵌入与生成:乌孜别克族的建构过程54
第一节 嵌入式社会组织54
第二节 本土社会系统55
一、木垒55
二、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57
第三节 嵌入:乌孜别克族的游牧史58
一、波拉提哈吉部落59
二、哈扎合拜部落61
三、吐尔逊巴克部落68
四、霍加部落和热苏勒部落70
第四节 嵌入式社会组织的生成:乌孜别克族的本土化过程70
一、经济活动的嵌入与变迁72
二、空间的嵌入75
三、嵌入式社会组织的本土化82
第五节 游牧:转场,转场,再转场91
一、抵达木垒之前的游牧转场(—1892年前后)94
二、抵达木垒到新中国成立时的转场 (1892年前后—1949年10月)99
三、从新中国成立到集体化开始时期的转场 (1949年10月—1958年)102
四、集体时代的转场(1958—1984年)104
五、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转场(1984年至今)111
第六节 嵌入式的游牧组织:乌孜别克族阿吾勒115
第三章 游牧:乌孜别克族的社会生活126
第一节 乌孜别克族转场的时间与空间设置126
第二节 转场牧道上的生活130
第三节 四季牧场的生活138
一、夏季牧场138
二、秋季牧场142
三、冬季牧场143
四、春季牧场145
第四节 游牧转场:从现象到本质148
一、转场是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特有的现象148
二、转场是人类文化与环境的调适151
三、转场是时空上有序的流动153
四、转场是在空间上封闭的、时间上周期性往返的流动155
五、转场与游牧:社区的流动与流动的社区157
第四章 嵌入式社会组织的解组:乌孜别克族社会文化变迁159
第一节 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160
一、服饰160
二、饮食170
三、居所176
四、交通运输182
第二节 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187
一、通婚规则187
二、婚姻中的仪式190
三、家庭195
四、其他人生礼仪197
第三节 民间传承文化199
一、文学艺术199
二、音乐舞蹈202
三、美术205
四、体育游戏207
第四节 科技、工艺文化210
一、花毡210
二、刺绣212
三、其他工艺215
第五节 信仰崇尚文化216
一、伊斯兰教216
二、原始宗教信仰219
第六节 节日文化219
一、伊斯兰教节日219
二、传统岁时节庆:纳吾孜节(春分日)221
结语224
一、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文化变迁的特点224
二、当代木垒乌孜别克族社会游牧文化的特点230
三、乌孜别克族游牧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32
参考文献239
后记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