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积疑起悟 学博渐通 创新探索 关注地球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积疑起悟 学博渐通 创新探索 关注地球科学
  • 丁裕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5078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地球科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积疑起悟 学博渐通 创新探索 关注地球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心以积疑而起悟3

1 教育与成才之道3

学问与做学问3

读书及其他5

读《师说》有感8

我对中学几门课程的兴趣10

“猎枪”和“干粮”的辩证法13

培养良好的自学和钻研精神16

研究生培养与因材施教18

2 科学研究与治学之道21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21

简论科学研究的境界26

科研中的情报意识28

论科研中的“马太效应”28

兴趣和事业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30

急功近利是科学事业的大敌32

有感于唐代诗作的“模仿”之风33

科研模仿现象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35

科学术语与学科壁垒36

对文化科技产品的泡沫化不必忧心37

3 科学创新理念40

创新是科学进步的灵魂40

大学教育中创新精神的培养42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一些感想44

创新之路经验谈47

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49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51

科学争论是科技进步的助推器53

4 科学哲理57

论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57

再论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63

从平衡与非平衡看事物的变化过程6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66

人类是否应当敬畏大自然68

有感于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差异69

勤奋与积累的辩证关系72

5 科学精神与人文风范74

回忆母校——科学人文素养对我的熏陶74

学者的感恩之情77

怀念我国著名气候学家么枕生教授78

竺可桢的科学成就与科学精神82

不管风吹浪打,仍然执著追求88

数学家华罗庚的科学精神93

维格纳与大陆漂移说95

波尔兹曼与熵理论97

第二篇 学以渐博而相通101

6 科学中的不确定性101

关于不确定性的一般认识101

气候变化与不确定性105

气候模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12

气候变化争论的实质:不确定性114

针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116

不确定性在气温观测中的反映119

研究极端气候更应考虑不确定性120

7 统计科学的普适性123

无处不在的概率统计规律123

统计数据的某些误区125

世界著名统计学家对科学的贡献126

极端气候研究更需要统计学方法136

统计学方法是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138

值得重视的地理空间统计学146

时空降尺度技术中的统计学方法149

8 地球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159

当代地球科学及其研究与发展159

公众最为关心的气候问题是什么168

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171

哪些因子决定了地球气候174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不确定性178

全球变暖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184

重视全球变冷观点,加强气候突变研究186

关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认识193

克服薄弱环节,加强极端气候研究196

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某些认识误区200

20世纪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回顾201

1997—1998年的ENSO事件及其研究概况205

9 复杂系统科学及其应用解读216

复杂系统科学的进展216

读普里高津的《从存在到演化》序言有感218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应用219

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思路224

耗散结构理论与大气科学应用227

大气热力学也许是大气动力学的基础229

构建和发展随机大气动力学的设想233

10 大自然结构形成的奥秘235

协同学理论简介235

协同学的物理本质—序参量238

自组织方法论及其他240

协同学发展历程的启示243

从微观到宏观的整体思维方式246

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