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研究
  • 白金铣著 著
  • 出版社: 文史哲出版社
  • ISBN:978957549829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238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3

第一节 研究动机、学者研究成果与本书研究方法13

一、研究动机13

(一)问题意识的提出13

(二)相关问题的追问15

二、学者研究成果17

三、本书研究方法20

(一)戒律诠释法20

(二)经典诠释法21

(三)思想比较法22

(四)忏仪比较法23

(五)禅宗史研究法24

(六)佛教史研究法24

(七)文献研究法25

第二节 研究范围、使用文献与章节安排27

一、研究范围27

二、使用文献28

三、章节安排31

第三节 佛教「忏悔」与「禅宗忏悔思想」之义界34

一、佛教「忏悔」义蕴之厘定34

(一)从义净对「忏悔」的质疑说起34

(二)佛教忏悔、戒律与修行之关系45

(三)佛教忏悔、业论与因果之关系52

(四)依於甚深缘起而持律忏悔62

(五)印度佛教忏悔理论与方法64

(六)大乘佛教忏悔的八种义蕴76

二「禅宗忏悔思想」义蕴之厘定79

(一)自知自觉自忏自净的禅宗忏悔79

(二)「禅宗忏悔思想」的十层义蕴82

(三)唐代「禅宗忏悔思想」义蕴图说84

第二章 六朝至弘忍间禅师的忏悔思想87

引言87

第一节 汉魏六朝禅师忏悔思想概说89

一、汉魏禅师的忏悔思想90

二、两晋禅师的忏悔思想94

三、南北朝禅师的忏悔思想107

第二节 达摩祖师的忏悔思想119

一、达摩与《楞伽经》120

二、「报怨行」的忏悔内容129

三、「报怨行」的忏悔义蕴130

(一)弃末返本130

(二)宿业果熟133

(三)甘心忍受142

(四)軆怨进道145

四、禅宗忏悔思想的形成150

第三节 慧可与僧璨的忏悔思想152

一、慧可的安心禅法152

二、《二入四行论》的自见心法王157

三、慧可僧璨的持罪忏悔162

第四节 傅大士、道信与法融的忏悔思想170

一、傅大士「怨亲平等」的忏悔思想170

(一)梁武帝与傅翕171

(二)怨亲平等忏悔177

二、双峰道信的普贤忏悔188

(一)《入道安心要方便》188

(二)菩萨戒与普贤忏悔194

三、牛头法融的绝观忏悔201

(一)法融师承与著作201

(二)绝观与罪福204

本章小结214

第三章 弘忍与神秀的忏悔思想219

引言219

第一节 弘忍的忏悔思想221

一、「修心要论」与金刚般若221

二、「金刚五礼」的忏悔义蕴230

第二节 大通神秀的忏悔思想236

一、「无生方便」与「观心论」236

二、「秀禅师七礼」的忏悔义蕴254

第三节 净众无相等的忏悔思想273

一、净众无相的「三无念佛」273

二、南山宣什的「念佛礼忏」278

三、保唐无住的「无念忏悔」280

本章小结293

第四章 惠能与神会的忏悔思想297

引言297

第一节 中国大乘礼忏法与禅宗无相忏悔300

一、禅宗与中国大乘礼忏之关系300

二、禅宗的明心见性与无相忏悔304

第二节 六祖惠能的忏悔思想306

一、无相忏悔的内容307

二、无相忏悔的仪节310

三、无相忏悔的思想义蕴314

(一)神秀与惠能的无相禅观314

(二)以三无功夫永断罪障316

(三)以七仪一心融摄般若禅行319

(四)以活泼心戒智慧禅定灭罪325

(五)万法念念不住的正念忏悔333

四、《坛经》无相忏悔思想的衍变343

第三节 荷泽神会的忏悔思想349

一、无念忏悔的内容351

二、无念忏悔的仪节353

三、无念忏悔的思想义蕴355

(一)不执罪福的愿罪除灭355

(二)三无漏学的清净无念360

(三)实相无相的般若忏悔368

(四)无住立知的正见无念373

第四节 圭峯宗密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377

一、加入宗密《圆觉忏》的原因377

二、《圆觉忏》的内容、结构与忏仪379

三、《圆觉忏》与禅宗忏悔思想之差异382

本章小结387

第五章 南宗顿教禅法中的忏悔思想391

引言391

第一节 永嘉玄觉「绝相离名」禅法的忏悔思想393

一、永嘉禅法与忏悔的关系393

二、「净修三业」的忏悔义蕴396

(一)贵法贱身蠲形躯396

(二)理事圆口报怨行402

(三)深心净意除重障406

三、「发愿文」中的慈悲愿力412

第二节 马祖道一禅系的忏悔思想416

一、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禅法的忏悔思想416

二、大珠慧海「顿悟入道」禅法的忏悔思想422

三、百丈怀海「不作不食」禅法的忏悔思想430

四、临济义玄「无位真人」禅法的忏悔思想437

五、睦州道明「峻烈机锋」禅法的忏悔思想445

第三节 石头希迁禅系的忏悔思想446

一、石头希迁「即心即佛」禅法的忏悔思想446

二、玄沙师备「昭昭灵灵真实人」禅法的忏悔思想450

三、云门文偃「截断众流」禅法的忏悔思想456

四、法眼文益「调机顺物」禅法的忏悔思想459

本章小结462

第六章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的类型、发展分期、实践原则与实践特色467

引言467

第一节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的类型468

一、报怨行忏悔468

二、心王忏悔470

三、念佛忏悔471

四、金刚忏悔473

五、金刚五礼475

六、无相忏悔477

七、无生忏悔479

八、七礼忏悔481

九、无念忏悔483

十、三业忏悔485

十一、清规忏悔487

十二、禅机忏悔488

第二节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的发展分期493

一、蕴酿期——自达摩至神秀493

二、成立期——自惠能至无住494

三、衍变期——自马祖至文益495

第三节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的实践原则497

一、坚信忏悔可以灭罪以行禅——信的实践497

二、正确理解佛教因果业报说——解的实践499

三、依如来藏缘起以至心发露——行的实践502

四、超越内外中间以灭罪证道——证的实践504

第四节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的实践特色507

一、非佛菩萨力量的自力忏罪507

二、非礼忏仪轨化的自性忏悔511

三、非罪相铺陈化的直觉自悟516

四、非形上建构的慧见自过患520

本章小结525

第七章 结论527

一、唐代禅宗没有因为不拘执形式戒律而忽略忏悔实践527

二、唐代禅师的戒忏禅净与见性成佛理论之内在关联性528

三、唐代禅宗大师们积极的展现著多元样态的忏悔思想530

四、活用当时忏法的礼忏仪节又不执著忏仪以灭罪清净532

五、由教义的三世罪障落实到照见现实人的当下诸罪业535

六、唐代禅宗各禅师忏悔思想的外显仪式与内涵义蕴表538

参考书目5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