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刘宗周慎独之学阐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元玲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51459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刘宗周慎独之学阐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慎独之学的形成与发展19
第一节 慎独源流22
第二节 慎独之学有三变——兼述刘宗周修养历程27
一、早期修养历程28
二、慎独之学的提出30
三、慎独之学的转变35
四、反对求之於静39
五、前后慎独之学的对比43
六、绝食殉国45
第三章 独体——本体总述47
第一节 能所双向视域之枢纽47
一、能、所两个透视点49
二、慎独之学的理学特点(附:太极/阴阳、理/气)52
三、慎独之学的心学特点59
四、独体:能所双向视域之枢纽62
第二节 兼具心体与性体65
一、心/性66
二、心体(附:人心/道心)68
三、性体(附:义理之性/气质之性)70
四、性体即在心体中74
第三节 贯通已发与未发78
一、反对偏於未发78
二、反对未发为性、已发为情(附:性/情)81
三、喜怒哀乐82
第四节 意为心之所存87
一、意为心之所存87
二、「意为心之所存」的工夫论意义90
第四章 慎独——工夫总述97
第一节 静时存养与动时省察97
第二节 存养之法——静坐103
一、妄想的对治——无欲107
二、细微杂念的对治——养气、集义、化念归心109
三、儒佛之辨117
第三节 省察之法——改过127
一、过之起源——妄128
二、《人谱》探析134
(一)《证人会约》:《人谱》之《证人要旨》的雏型135
(二)《人谱》之《证人要旨》、《纪过格》140
1.?(无极太极)一曰:凜闲居以体独142
2.?(动而无动)二曰:卜动念以知几144
3.?(静而无静)三曰:谨威仪以定命146
4.?(五行攸叙)四曰:敦大伦以凝道148
5.?(物物太极)五曰:备百行以考旋150
6.?(其要无咎)六曰:迁善改过以作圣156
第五章 慎独之学的道统传承——以周敦颐之学贯通前后五子165
第一节 《圣学宗要》:以周敦颐「主静立人极」贯通后五子166
一、周敦颐《太极图说》168
二、张载《西铭》171
三、程颢《识仁说》172
四、朱熹174
五、王阳明177
六、小结179
第二节 《孔孟合璧》、《五子连珠》:通贯孔、孟及后五子180
一、周敦颐181
二、程颢183
三、程颐183
四、张载184
五、朱熹185
六、小结:《圣学宗要》、《五子连珠》、《孔孟合璧》相参看186
第六章 慎独之学的易学建构——仿周敦颐二文191
第一节 《人极图说》:仿周敦颐《太极图说》192
一、周敦颐《太极图说》文本简说192
二、刘宗周《人极图说》文本简说196
三、《太极图说》与《人极图说》的对比199
(一)图的对比199
(二)文的对比200
(三)概念的对比201
四、小结204
第二节 《易衍》:仿周敦颐《通书》205
一、周敦颐《通书》文本简说205
二、刘宗周《易衍》文本探微207
三、《通书》与《易衍》的对比216
(一)形式的对比216
(二)文字句法的对比218
(三)概念的对比220
四、小结228
第三节 仿周敦颐二文的意义229
一、文献分析的重要性229
二、经学史、易学史上的价值231
第七章 以慎独之学批判王阳明及其后学241
第一节 王阳明与「二王」242
一、王阳明与王门后学242
二、王畿之学246
三、王艮之学250
第二节 诸儒对王畿之学的批判253
一、王门内部对王畿之学的批判254
(一)钱德洪254
(二)邹守益、聂豹255
(三)罗洪先258
(四)张元忭、李材261
二、王门外部对王畿之学的批判263
(一)许孚远、冯从吾263
(二)顾宪成、高攀龙267
三、小结274
第三节 刘宗周对王门后学的批判275
一、对王畿之学的批判275
(一)对王畿本人的批判275
1.「无善无恶心之体」似非源於王阳明之说275
2.「无善无恶」之说入於禅278
3.附论:刘宗周「无善而至善」疑义279
(二)对王畿?系的批判282
1本体:荡之以玄虚283
2.工夫:离事用功286
二、对泰州?系的批判293
(一)对王艮等人的批判293
(二)对泰州?系的批判294
1.本体:参之以情识294
2.行事作风:有失中行295
三、小结:刘宗周批判王门后学的特殊之处299
第四节 刘宗周对王阳明之学的批判299
一、刘宗周对王阳明之学的转折300
二、以「意为心之所存」批判王阳明之学302
(一)王阳明对《大学》的解释302
(二)刘宗周对王阳明《大学》之学的批评306
第八章 结论315
附录一 刘宗周著述年表321
附录二 刘宗周著述概略322
主要参考文献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