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3849066.jpg)
- 赵航,史广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8045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混合动力汽车简介1
1.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简史1
1.3 混合动力系统的分类2
1.3.1 按混合方式分类2
1.3.2 按混合度分类5
1.3.3 依据动力耦合系统数学模型分类7
1.4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9
1.5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10
1.6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12
参考文献14
第2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析与设计15
2.1 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机理15
2.2 整车功率匹配的基本原则17
2.3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原理19
2.3.1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结构型式分析19
2.3.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总成的匹配原则19
2.3.3 参数设计实例分析24
2.4 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原理32
2.4.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结构型式分析32
2.4.2 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匹配原则33
2.4.3 参数设计实例分析33
2.5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原理36
2.5.1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结构型式分析36
2.5.2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匹配原则36
参考文献40
第3章 混合动力总成的基本构型及应用42
3.1 行星排轮系传动的基本理论42
3.1.1 行星排轮系动力学分析42
3.1.2 行星排轮系杠杆模拟建模方法44
3.2 丰田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系统45
3.2.1 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简介45
3.2.2 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与功能47
3.2.3 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过程48
3.3 CHS混合动力系统52
3.3.1 CHS混合动力总成的基本结构52
3.3.2 CHS系统的工作过程54
3.3.3 CHS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和测试结果56
3.4 双转子混合动力系统58
3.4.1 双转子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工作过程58
3.4.2 内电机的冷却63
3.4.3 发动机工作点的选择64
3.5 本田IMA混合动力系统64
3.5.1 IMA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构成65
3.5.2 IMA系统的工作过程67
3.6 通用双模混合动力系统68
3.6.1 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动力传动模型分析69
3.6.2 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过程76
3.6.3 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77
3.7 双离合变速器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应用78
3.7.1 双离合变速器的发展历史78
3.7.2 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特点78
3.7.3 DSG变速器的结构79
3.7.4 DSG变速器的工作过程80
3.7.5 IAV双离合器混合动力变速器81
3.7.6 6HDT250双离合器混合动力变速器82
参考文献83
第4章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85
4.1 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策略85
4.2 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86
4.2.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方案设计86
4.2.2 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方案设计87
4.3 转矩输出指令子程序89
4.4 并联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算法90
4.4.1 限制发动机工作区间的控制算法90
4.4.2 调节发动机工作区间的控制算法96
4.5 串联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算法104
4.5.1 电动机的输入输出指令子程序104
4.5.2 发动机-发电机组的状态控制子程序106
4.5.3 发动机-发电机组的输出指令子程序107
4.6 混联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算法108
4.6.1 耦合方式分析109
4.6.2 整车控制模式控制程序109
4.7 控制策略的优化算法111
4.7.1 瞬时优化控制策略111
4.7.2 智能控制策略112
4.7.3 全局最优控制策略113
参考文献114
第5章 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技术115
5.1 车用电池技术研究现状115
5.1.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117
5.1.2 车用动力电池的要求118
5.1.3 电池模型119
5.1.4 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21
5.1.5 锂离子电池系统存在的技术难题123
5.2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125
5.2.1 BMS的发展历程125
5.2.2 BMS的功能要求127
5.2.3 BMS的研究现状129
5.2.4 BMS存在的问题130
5.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133
5.3.1 BMS的组成133
5.3.2 电池SOC估计135
5.3.3 电池SOH估计139
5.3.4 电池安全技术140
5.3.5 电池热管理技术141
5.3.6 故障诊断技术143
5.3.7 锂电池充电技术145
5.3.8 电池均衡技术147
5.3.9 BMS硬件方案设计150
5.4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测试与评价151
5.4.1 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概况151
5.4.2 国内电池测试技术概况156
5.4.3 电池管理系统测试与评价160
参考文献164
第6章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167
6.1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概述167
6.1.1 电机共性知识167
6.1.2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要求174
6.2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及设计175
6.2.1 直流电机驱动系统175
6.2.2 感应电机驱动系统177
6.2.3 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182
6.2.4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185
6.2.5 适于磁场调节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187
6.2.6 电机驱动系统设计191
6.3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标准与测试194
6.3.1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条件195
6.3.2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测试196
参考文献197
第7章 混合动力汽车其他相关技术199
7.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99
7.1.1 EPS系统简介199
7.1.2 EPS系统的助力方式200
7.1.3 EPS系统助力电机及减速机构201
7.1.4 EPS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202
7.1.5 EPS系统的控制策略203
7.2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205
7.2.1 EPHS系统的动力单元205
7.2.2 EPHS系统的控制阀206
7.2.3 EPHS系统的控制策略207
7.3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技术209
7.3.1 电液复合制动技术介绍209
7.3.2 复合制动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特点210
7.3.3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中电回馈制动的控制策略211
7.3.4 丰田公司的电液制动系统219
7.4 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源转换装置221
7.4.1 DC/DC功率转换器的功用222
7.4.2 双向DC/DC功率转换器的应用222
7.4.3 DC/DC功率转换器的分类223
7.4.4 其他类型的功率转换器224
7.5 电动空调系统224
7.5.1 电动空调系统的特点224
7.5.2 电动汽车热泵式空调系统224
7.5.3 电动压缩机制冷与电加热器制热混合调节空调系统225
7.5.4 电驱动压缩机系统226
7.6 阿特金森循环及其应用227
7.6.1 阿特金森循环的工作原理227
7.6.2 阿特金森循环的特点及措施228
7.6.3 阿特金森循环在普锐斯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229
7.6.4 普锐斯汽车发动机的其他节能技术230
7.7 电机及其控制器冷却230
7.7.1 电机及其控制器的冷却方式231
7.7.2 电机及其控制器的一体化冷却方案231
7.7.3 混合动力汽车散热器的总成布置232
7.7.4 普锐斯汽车的电机冷却系统233
参考文献233
第8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准与测试技术235
8.1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结构235
8.1.1 电动汽车需要执行的标准和检验项目237
8.1.2 传统汽车标准的适用性238
8.1.3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的发展目标239
8.2 美国电动汽车标准概况240
8.2.1 SAE混合动力汽车标准240
8.2.2 SAE蓄电池标准241
8.2.3 SAE燃料电池汽车标准242
8.2.4 SAE其他标准243
8.2.5 美国电动运输协会标准243
8.2.6 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244
8.3 日本电动汽车标准概况244
8.4 欧洲电动汽车标准概况247
8.5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电动汽车标准248
8.6 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电动车辆标准249
8.7 评价测试方法250
8.8 HEV测试指标251
参考文献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