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适用要点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适用要点解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52907.jpg)
- 沈德咏总主编;黄祥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51090273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适用要点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刑法总则篇3
第一章 刑法基本原则的理解与适用3
一、罪刑法定与刑法明文规定的判定3
二、罪刑相当原则的解释与运用12
第二章 刑罚轻重比较及跨法犯的法律适用24
一、犯罪主体范围调整及跨法犯的法律适用25
二、罪的分解、合并与刑罚轻重的变化30
三、自首、立功的不同规定对适用刑罚轻重的影响31
四、主刑、附加刑的不同配置与择法适用依据32
五、法定刑幅度的明细化与刑罚轻重的评判34
第三章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司法认定36
一、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理解与判定36
二、紧急避险“必要限度”的理解与判定44
第四章 故意犯罪既未遂形态的司法认定49
一、故意犯罪既未遂形态的设定依据与具体判定49
二、“不能犯”的定罪与量刑56
第五章 共同犯罪的司法认定62
一、主从犯认定中的事实整理与价值考量62
二、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认定73
三、“不可罚的教唆行为”的剖析与论证85
第六章 罪质分析法及转换定罪规则的适用91
一、简要案情及诉判情况梳理91
二、个案罪质分析与演绎94
三、转换定罪规则的构建与适用101
第七章 量刑原则、方法及其规范化105
一、量刑的一般规则105
二、多种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与方法113
三、量刑规范化及其方法的选择124
第八章 自首与立功的司法认定130
一、自首成立条件的认定130
二、“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教育”的理解与认定138
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理解与认定143
四、“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理解与认定145
第九章 刑罚适用的几个具体问题148
一、刑法中“以上”、“以下”含义的补正解释148
二、减轻处罚的标准与适用150
三、盗窃罪累犯的加重处罚153
四、受过国外刑罚处罚者构成累犯的条件154
五、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重新犯罪的处罚问题155
第十章 少年刑事审判的几个问题163
一、关于对少年犯的处罚原则163
二、关于附加财产刑的适用问题164
三、关于累犯从重、加重处罚制的适用限制165
四、关于前科报告制度的适用166
五、关于非监禁刑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167
六、关于暂缓判决的运用168
第十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与运用170
一、认识上的总体把握170
二、从“严”政策的理解与适用171
三、从“宽”政策的理解与适用178
第十二章 刑法上公正、效率及其关系的把握181
一、公正的特性及其刑法意义181
二、效率的涵义及其价值定位186
三、刑法上公正、效率价值的冲突与调和190
第十三章 现代刑罚理论与刑罚观念192
一、报应主义刑罚观及其构成要素分析192
二、功利主义刑罚观及其方法论评说196
三、两种刑罚观的相互借鉴与融合207
刑法分则篇211
第一章 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认定211
一、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211
二、关于肇事者逃逸的处罚问题213
三、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理解与掌握214
第二章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司法认定217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认定的一般理论217
二、贩卖盗版光盘行为的司法认定230
第三章 刑法上财物控制关系的判定239
一、控制行为及其构成要素239
二、控制行为方式与既未遂形态的认定244
三、控制行为认定中的几个特殊问题251
第四章 抢劫罪的立法分析与司法认定258
一、抢劫罪情节加重犯的理解与认定258
二、暴力后捎带取财行为的定性272
第五章 盗窃罪的立法分析与司法认定278
一、“多次盗窃”的理解与认定278
二、多次盗窃数额累计的条件与限度286
三、盗窃与诈骗行为的交织与分辨296
第六章 职务侵占罪的立法分析与司法认定310
一、单位合同工、临时工、实习生等能否成为本罪主体310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工作条件便利”区别314
三、如何理解“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罪状表述317
四、不同身份者共同侵占单位财物行为的定性321
第七章 侵占罪的立法分析与司法认定326
一、侵占行为的构成前提326
二、侵占罪与不当得利行为的界限331
三、拒不退还与拒不交出行为的认定333
第八章 贩卖、运输毒品罪既未遂形态的司法认定336
一、关于犯罪既未遂标准的争论336
二、确立即成行为犯标准的理由337
三、贩卖、运输毒品罪既未遂形态的具体认定341
四、故意犯罪既遂形态的设定依据342
第九章 聚众斗殴中转化犯的范围与责任分析343
一、基本案情与争议问题343
二、确定转化犯范围与刑事责任的不同情况344
三、对具体案件的分析评判346
第十章 贪污罪与近似职务犯罪的界限348
一、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与贪污罪的界限349
二、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罪与贪污罪的界限355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界限358
第十一章 新类型受贿犯罪的司法认定363
一、“低价购房”类受贿犯罪的认定363
二、“收受干股”类受贿犯罪的认定372
三、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381
第十二章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认定问题389
一、挪用公款数额的认定范围389
二、多次挪用公款数额的累计方法391
三、挪用数额特别巨大公款行为的成罪条件394
跋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