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古典学批判 以“中国哲学”为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古典学批判 以“中国哲学”为中心
  • 邓曦泽著;蒙培元,陈炎丛书主编;黄玉顺,干春松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455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儒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古典学批判 以“中国哲学”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南辕北辙的现代古典学——以“中国哲学”为例3

一、现代古典学的问题3

二、现代古典学的方法及其无效与困境5

三、突出困境之可能14

背景分析与方法论17

第一章 反古思潮的“反古逻辑”批判19

一、国势衰微是反古思潮的历史境遇19

二、“反古逻辑”:国势衰微,罪在文化21

三、时人叙述的“反古逻辑”28

四、“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一:存在者领域的三分法导致的困境33

五、“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二:生存方式的三分法导致的困境39

六、“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三:历史如何可能阻碍我们43

七、附论:经济决定论的“崇古逻辑”批判51

第二章 面对问题本身:问题、方法与效用55

一、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55

二、解读《论六家要旨》56

三、“问题+方法+效用”的思路60

核心论证:现代古典学之言说与生存困境69

第三章 自我观与自他观:“中国哲学”言说方式之反思71

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实为言说方式问题71

二、“A是B”,呈现的是B73

三、“A是B”之B乃是生存语言76

四、“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导致的生存困境79

五、自我观:走出困境、回归本位的基本路径82

第四章 论“中国哲学”的意义困境89

一、解释生活即意义建构91

二、“中国哲学”不能解释民间生活98

三、“中国哲学”不能解释国家政治生活102

拓展论证:现代古典学的全面困境109

第五章 问题与方法:比较研究的可能性111

一、比较的一般特征111

二、“中国哲学”作为一种比较哲学及其无效118

三、“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法:《论六家要旨》的启示128

第六章 断裂与传承:中国现代学术的学统问题138

一、问题、基本思路与个例选择138

二、个例分析143

三、传承还是断裂:二者的交织与困境150

第七章 从熊十力看“中国哲学”的言说困境157

一、命名的尴尬和言说的困难:从“现代”“新”“儒学”说起157

二、自我观:熊十力对言说方式的自觉162

三、体用不二通大道165

四、时势造成的言说困难173

五、我们仍在歧途178

第八章 合法性、方法论、格义与言说方式之牵挂191

一、破题:合法性蕴含的方法论问题191

二、方法、格义与言说方式193

三、合法性问题的三种发问方式和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203

第九章 论德性与权力的断然分离——牟宗三没有理清的关系207

一、德性呈现208

二、德性与权力的断然分离210

三、为政以德的政治诉求216

第十章 走出历史的玩偶化——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219

一、近代对历史的玩偶化219

二、古人对百家争鸣的评论222

三、今人对百家争鸣的评论228

四、摈弃目的论历史观,走出历史玩偶化236

第十一章 始乱终弃:现代语境中的古典解释239

第十二章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及其背后的国家命运244

一、解析“中国哲学”244

二、“中国哲学”的学术设定及其相应本质271

三、合法性问题背后的中国命运286

四、对“中国哲学”的另行批判315

出路:公共儒学进路325

第十三章 正德利用厚生:从政治合法性到儒学公共性327

一、政治合法性基础:正德利用厚生328

二、造反与革命:合法性基础之呈现343

三、儒学公共性:建构中华民族的公共交往平台349

第十四章 论文化复兴对制度的依赖问题366

一、王国维之死蕴含的文化与制度的关系问题366

二、界定与基本思路371

三、举例分析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应程度375

四、文化复兴对制度的依赖程度379

参考文献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