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民改变中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民改变中国
  • 徐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52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农民问题-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民改变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农民中国3

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3

一 农民政治行为的经典模式及其限度3

二 农民的首创行为对体制障碍的突破6

三 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一种解释框架15

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23

一 对传统经典理论的挑战及其新的解释框架24

二 农民理性扩张怎样造就“中国奇迹”?29

三 农民理性的嬗变:“中国奇迹”的限度与持续44

四 小结47

以中国大历史为视角看农村改革——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50

一 生存与发展:农村改革解决了“天”大的问题50

二 融入与分割:农村改革将农村纳入国家的一体化体系59

三 传统与现代: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深化改革64

从“以农立国”到“统筹城乡发展”:中国发展道路——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69

一“以农立国”的历史起点及发展路径69

二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74

“宣传下乡”:中国共产党对乡土社会的动员与整合80

一“宣传下乡”:阶级、政党和国家意识80

二 改造与重构乡土意识形态的机制85

“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兼论乡镇体制改革的走向93

一“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及问题93

二“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及走向100

农业生产能力与农户生产能力提高的非均衡性——以社会化小农为分析视角104

一 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其相关因素104

二 农户生产能力的相对萎缩及其限制107

三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提高”109

多层次把握“三农问题”及其特点111

第二篇 基层治理117

国家化与地方性背景下的双向型县域治理改革117

“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121

一 “接点政治”:一种解释框架121

二 县级政治: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接点”123

三 县域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接点”127

四 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高度重视“接点政治”131

在乡镇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乡镇制度——对税费改革后乡镇体制改革的思考134

一 基于财政压力的乡镇改革134

二 超越财政压力的制度构造138

延伸与扩展:乡镇民主的启动与突破142

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的衔接机制研究——从强化基层人大代表的功能着力147

一从“板块式治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148

二 通过人大代表保障基层行政权力的合法性150

三 通过人大代表保证基层群众自治的自治性153

“防震圈”、自治秩序与基层重建155

“组为基础,三级联动”:村民自治运行的长效机制——广东省云浮市探索的背景与价值159

一“组为基础”:村民自治的基本组织单元159

二“三级联动”: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的衔接与互动164

三“组为基础,三级联动”的长效性和方向性价值168

第三篇 政治发展175

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深化对民主理念的认识175

一 民主概念的三层定义175

二 民主再认识的当代意义178

民主挫折与民主的分层定位184

社会动员、自主参与与政治整合——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60年研究188

一1949—1978年:动员式民主与政治整合188

二1978—2009年:参与式民主与政治整合194

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经验202

一 着重于党的集体领导,避免个人崇拜202

二 着力于党内民主制度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盲目性205

三 着眼于党员主体地位和权利保障,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207

四 立足于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执政能力209

发展党内民主是保持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以中国共产党与前苏联共产党之命运比较为视角212

一 加强党内民主,防止以个人代替政党212

二 加强党内民主,防止官僚特权的滋生217

三 加强党内民主,防止政党内部的分化221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以基层民主发展为视角226

一 民主实践:人民民主推进党内民主226

二 民主规划: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230

三 民主运行: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衔接与互动232

家族政治:亚洲政治的魔咒235

一 亚洲家族政治谱系235

二 家族政治的渊源237

三 家族政治的演进243

一体化中的文化自我强化与政治共识247

一 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自我强化247

二 文化自我强化的限度与政治共识的达致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