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兆木自选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林兆木自选集
  • 林兆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379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1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724页
  • 主题词:经济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林兆木自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1988年11月2日)1

齐心协力把农业搞上去(1989年11月8日)9

保持稳定,坚持发展(1990年4月7日)23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1990年12月25日)33

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1991年2月10日)48

翻两番:宏伟而可行的目标(1991年5月21日)53

对编制1992和1993两年经济计划的政策建议(1991年9月10日)56

对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见(1991年9月21日)71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1992年11月2日)78

把握有利时机,力争经济更快更好地登上新台阶(1992年10月15日)86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993年3月9日)99

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宏观调控(1993年8月6日)106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关键(1993年10月14日)119

建立健全新的宏观调控体系(1993年12月8日)123

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994年3月15日)132

关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1995年2月25日)139

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规模(1995年4月10日)146

中国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1995年9月14日)153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1995年10月5日)15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意义(1995年10月5日)172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995年10月8日)177

努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1996年3月20日)192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1997年3月9日)204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997年9月15日)211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建议(1998年1月8日)225

中国跨世纪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1998年1月21日)233

正确实施发展企业集团战略(1998年3月15日)241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998年4月20日)244

经济形势和汇率问题(1998年7月11日)253

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1998年7月29日)258

国内经济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1998年9月28日)285

论坚持发展、改革、稳定并正确处理三者关系(1998年12月8日)294

经济增长既要重速度也要重效益(1999年2月28日)314

加大刺激内需政策力度(1999年6月2日)317

关于扩大内需的研究(1999年7月30日)324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999年9月15日)339

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1999年11月20日)35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2000年1月20日)365

大力促进投资需求回升(2000年4月5日)37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2000年4月15日)387

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2000年9月15日)392

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开好局(2000年10月8日)407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2000年12月8日)418

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循环(2001年1月28日)425

整顿经济秩序应当标本兼治(2001年2月22日)429

论虚拟经济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2001年3月10日)433

美国经济减速的原因和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2001年4月23日)451

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1年5月9日)464

中国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不会逆转(2001年9月24日)471

审慎乐观:中国经济走势(2002年8月20日)482

有关劳动价值理论的两则通信(2001年11月9日,2002年11月23日)495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2002年12月25日)499

中国能实现新的20年“翻两番”(2003年1月15日)514

透过“非典”冲击看中国经济(2003年6月2日)526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2003年9月18日)537

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2003年11月5日)54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2004年5月23日)56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经济形势 (2004年7月2日)573

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取向(2004年10月26日)579

从实践背景和现实针对性看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2005年2月18日)585

经济周期的成因及其启示(2005年5月8日)589

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9月21日)602

重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2006年2月27日)612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2006年9月8日)620

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2007年6月8日)631

展望实现二○二○年奋斗目标后的中国(2007年9月15日)641

解决总量矛盾应和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相结合(2007年10月30日)653

正确判断物价上涨和宏观经济走势(2008年7月11日)659

危机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格局的影响(2009年7月6日)665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2010年2月3日)673

评对于中国经济的高估(2010年8月28日)683

后记7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