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迁安县历史大事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迁安县历史大事记](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888694.jpg)
- 张玉泉主编;中共迁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36258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迁安县历史大事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 (1919—1923)3
1919年3
五四运动爆发3
杨秀峰、杨十三参加五四运动3
五四运动在迁安3
1920年4
杨秀峰回乡宣讲革命道理4
高机先走上革命道路4
1921年5
中国共产党诞生5
韩文华寻找共产党5
1922年6
直、奉系军阀战争爆发6
高照宇加入中国共产党6
人民群众自发抗争6
1923年7
李安宅考入济南齐鲁大学7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24.1—1927.7)11
1924年11
高机先组建国民党迁安县党部11
杨十三创办平民女子学校11
杨十三、杨秀峰开办农民讲习班11
直奉系军阀混战于迁安12
1925年13
高机先从事秘密通讯工作13
兵灾匪祸殃及迁安人民13
1926年14
高机先回家乡做开辟工作14
徐凌汉等来迁开展农运迎接北伐14
韩文华为迁安建党做准备15
1927年16
张明远指导迁安建党和民运工作16
高机先组建民团武装16
杨十三写诉书告“御状”16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7—1937.7)21
1928年21
王乃堂创办《瞎刊》21
韩文华召开民众大会21
迁安第一个党支部建立21
前韩庄党支部办起贫民学校22
1929年23
中共迁安县委员会成立23
迁安县民众会成立23
县委发动群众捣毁县衙痛打县长24
中共迁安县基层组织发展壮大24
1930年25
县委继续开展反对苛捐杂税斗争25
1931年26
迁、遵、蓟三县党代会召开26
县委发动民众营救李显荣26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27
迁安县城各界举行抗日会议27
1932年28
迁安县义勇军第二十三路军成立28
迁安第四区抗日义勇军发表抗日宣言28
王平陆加入中国共产党29
韩绍奎到宋庄从事地下工作29
迁遵蓟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召开29
县委召开抗日宣传大会29
县委组建迁安抗日自卫团30
中共宋庄村支部建立30
郭涤生、钟玉铎指导县委发展党员健全组织30
1933年32
长城抗战揭开序幕32
长城沿线军民全力抗击日军32
迁安县城沦陷32
中共迁安基层组织发展壮大33
李运昌到迁安开展抗日工作33
京东特委组建新县委33
新县委组织游行示威活动34
1934年35
京东特委召开游击工作会议35
县委召开政治军事干部联席会议35
迁安举行武装暴动36
《火线》刊文《再论迁安右派》36
中共迁安县临时委员会建立36
韩东征返回家乡开展党的工作36
王平陆组建手枪队37
金矿工人痛打警官张俊修37
1935年38
京东特委命王平陆重组迁安县委38
王平陆任京东特委组织部长38
中共中央颁发“八一”宣言38
县委发动群众声讨殷汝耕38
金厂峪金矿工人罢工斗争39
1936年40
韩东征重任迁安县委书记40
中共北方局发出《华北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指示信40
樊永春等在狱中坚持斗争41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41
迁安县委积极恢复基层组织41
1937年42
周治国、樊桐出狱回乡42
王平陆通报西安事变情况42
党的秘密联络工作形成网络42
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45
1937年45
七七事变45
李运昌回冀东发动游击战争45
冀东成立武装抗日自卫分会45
冀东十县人民抗日代表会召开46
1938年47
冀东第一游击队建立47
杨十三投身冀东暴动47
杨介人转运冀东武装暴动物资48
迁安县委抓紧大暴动准备工作48
冀东人民抗日暴动拉开序幕48
抗日联军第四总队首战告捷49
迁卢青抗日游击大队成立49
迁安县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成立49
攻克迁安县城50
迁安县抗日政府成立50
中共迁安县委员会调整51
森罗寨战斗51
凉水河战斗51
抗联部队西撤受挫52
李运昌主持迁安柳沟峪会议52
日军疯狂“扫荡”52
朱德电召杨十三53
1939年54
日军残杀徐桂芝54
日军杀害暴动首领唐义臣等200人54
坚持游击战打击日伪军54
《新华日报》高度评价杨十三55
杨十三逝世55
洼里村伏击战55
中共丰滦迁联合县委员会成立56
1940年57
卢启明牺牲57
迁遵兴联合县建立57
马骥率队袭据点灭惯匪57
迁安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57
魏春波牺牲58
小关村青壮年配合“百团大战”58
迁滦卢联合县建立58
1941年59
坚决执行大破交通命令59
沙窝铺伏击战59
日军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59
郝树店伏击战59
纪念“红五”开展“大破击”60
日军推行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60
日军制造西蛇探峪惨案60
迁青平联合县建立60
基干队伏击日军黄金车61
日军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61
冀东开展“打治安军战役”61
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壮大61
1942年63
杨店子战斗63
日军推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63
日军“蚕食”冀东抗日根据地64
于沐之牺牲64
日军制造多起惨案64
开展反“蚕食”斗争65
尚庄民兵掩护李楚离、张明远安全转移65
开辟滦东地区66
干河草复仇战斗66
彭家洼伏击战67
日军构筑“遮断壕”实行“三光政策”67
大杨官营惨案68
迁卢抚昌联合县建立68
日军推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68
大贤庄战斗69
开辟新区中发展中共党员69
1943年70
刘全民牺牲70
曾克林等策反刘贺率部起义70
冀东地委决定创建滦东游击根据地70
段家沟情报站建立71
洪庄战斗71
庆五一重创来犯之敌71
罗家屯伏击战71
恢复基本区战役结束71
夜袭高各庄据点72
1944年73
张家峪伏击战73
实施村政委员会选举条例73
迁遵青联合县建立73
开展敌工工作争取伪军反正73
开展打击反动会道门斗争74
迁卢青联合县建立74
吴翠英掩护抗日干部75
徐杨崖伏击战75
彭家洼战斗75
开展雇工增资运动75
开挖交通沟 开展反“扫荡”76
芝草坞伏击战76
车辕寨伏击战76
刘汝林回乡抗日76
拔掉赵店子伪警察所77
挪河村伏击战77
大魏庄民兵埋雷炸敌军77
全县实行“二五”减租78
保卫秋收战斗78
陈光张智魁出击长城外敌据点78
张文成布雷炸敌军78
在斗争中发展教育事业79
抗联会影社成立79
1945年80
伪满洲军进驻迁安80
小套村伏击战80
县委发动民兵挖地道81
显记造纸厂工人增资斗争81
冀热辽区首届群英大会召开81
夜袭草碾村“人圈”82
西晒甲山地道战82
镇压汉奸于占水82
打伪满洲军战役告胜82
毛泽东发表庄严声明83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83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9)87
1945年87
解放迁安县城87
撤销联合县 恢复迁安县88
县政府召开公审大会88
建立健全村级政权89
减租运动由大五里村推开89
党组织和地方武装发展壮大90
1946年91
选举“国大”代表91
开展反“蚕食”斗争91
坚决打击地主武装“伙会”92
县委认真贯彻《五四指示》92
优抚工作深入人心92
县委动员人民参加自卫战争93
国民党军队进攻迁安县城93
梨行村伏击战93
拔掉蒋庄据点94
袭击南丘柏庄据点94
岚山伏击战94
夏官营民兵埋雷炸敌人94
全县掀起扩军热潮94
1947年96
吴朝翰率都山队残杀党员干部96
薛化成英勇杀敌96
开展土地复查工作96
县委发动民兵开展“破交”斗争97
国民党军政人员弃城逃往野鸡坨97
张秀英英勇就义97
翻身青壮年踊跃参军98
周青率队开赴绥中“破交”98
南丘庄伏击战99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实施99
宁振贵荣获“爆破大王”称号99
支援东北战场冬季攻势100
县委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100
1948年101
县委县政府进驻迁安县城101
迁安县城阻击战101
县委认真纠正“左”倾偏差101
攻克野鸡坨据点102
县委组织群众恢复发展生产102
全县人民支援辽沈战役103
全县人民支援平津战役103
1949年105
刘瑞林荣获“旱桥英雄”称号105
县委组建南下工作队105
全县农村中共组织发展壮大106
张运和荣获“独胆英雄”称号106
全县文教事业快速发展106
韩东征参加全国政协会议107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12)111
1949年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1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111
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抗洪救灾111
县属辖区行政区划变更112
1950年113
公开党的基层组织113
全县颁发土地证和房照113
首届团代会召开113
全县党员代表会议召开113
开展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114
全县开展“肃匪”工作114
县委作出“镇反”安排114
毛泽东接见宁振贵等英模代表115
全县人民投身抗美援朝运动115
县委集训全县党员115
1951年116
取缔反动道会门116
县委组织整修滦河116
全县开展历时四年的整党建党116
迁安县工商业联合会建立117
县委作出加强区村领导的指示117
第一个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试点社建立117
帅宗仁写信向毛泽东汇报“镇反”118
各村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118
扩军工作中千人报名参军118
迁安县初级中学成立118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119
县委制定模范党员模范支部标准119
全县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发展120
1952年121
开展“三反”斗争121
开展“五反”运动121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易人121
中学教师参加思想改造会议122
王成社举行建社庆典122
1953年123
宣传贯彻新《婚姻法》123
实行义务兵役制123
第二届团代会召开123
县委把互助合作运动作为农村工作重点124
全县建乡结束124
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25
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126
1954年127
全县基层民主选举127
全县小学整改127
群众积极认购公债127
粮食统购超千万斤127
宣传讨论宪法草案128
迁安县第一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128
第三届团代会召开128
县委加强对卫生工作领导128
高永安任县委书记129
1955年130
迁安县人民委员会成立130
县委召开整社干部会议130
县委发出粮食工作紧急指示130
第四次团代会召开130
开展“肃反”运动131
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131
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更名131
中共迁安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132
1956年133
深化农业合作化运动133
迁安县扫除文盲协会成立133
改造私营工商业133
中共河北省区委书记会议召开134
普遍建立基层党组织134
实现手工业合作化134
第五次团代会召开135
全县并乡撤区135
滦河流域调查资料完成135
贯彻“八大”路线136
五山社营造挂云山万亩林136
县委发出加强妇女工作指示136
迁安县第二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136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7.1—1966.4)141
1957年141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141
民主妇女联合会更名141
王玉任县委第一书记141
乡镇机构设置大变动142
全县开展整风运动142
燕石、唐家礼受到毛泽东接见14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142
增加社员自留地143
全县进行社会主义教育143
开展反右派斗争143
县委提出总的水利建设规划143
1958年145
县委部署开展生产大跃进145
审干工作结束145
除“四害”讲卫生145
千名干部职工投身“双反”146
贯彻落实总路线146
开展“双化”运动146
兴建“跃进”、“丰收”渠147
实现支部、党员双“六好”147
迁安县第三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147
中共迁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148
开展“元帅”升帐“卫星”上天农业大跃进148
全民大炼钢铁148
《迁安报》创刊149
大办人民公社149
大办公共食堂150
迁安县广播站建成播音150
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150
修建卑水铁路151
迁西并入迁安县151
1959年152
第七次团代会召开152
出台整顿巩固提高人民公社方案152
县委召开五级干部会议152
石钢在迁安建矿153
县委作出自留地新规定153
县委、县人委领导组织民兵抢险救灾153
开展“反右倾”斗争154
财贸系统开展“八好八比”竞赛154
中共迁安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154
五级干部整风会议召开155
1960年156
迁安县第五次妇代会召开156
县直行政单位设党组156
燕石任县委第一书记156
县委下达教育教学革命方案156
开展无闲地运动157
中共迁安县三届二次党代会召开157
县委召开老党员座谈会157
全县大采大贮大吃代食品157
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渡过最困难时期158
1961年159
贯彻落实“十二条”159
成立迁西工作委员会159
迁安县委隶属变更160
县委建立党史编委会160
贯彻中央《农业六十条》160
迁安、迁西两县分设161
压缩非农业人口161
县委作出活跃党内民主生活意见161
4000人甄别平反161
贯彻《工业七十条》162
工青妇相继换届选举162
迁安县第四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162
城关杨店子首次电力照明163
1962年164
燕石参加“七千人大会”164
人民公社实行新的管理体制164
中共迁安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164
再度精简干部职工165
贯彻民兵工作“三落实”165
书记县长组织抗洪抢险165
修筑防洪大堤165
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166
1963年167
撤销县委书记处167
开展学雷锋活动167
李颉伯就迁安“四清”报告华北局167
“社教”宣传全面铺开167
第九次团代会召开168
迁安县第五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168
省委肯定五重安“四清”经验168
1964年169
部分社队开展“四清”169
县委设三个政治部169
县委提出山区建设规划169
总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170
县委临时常委会成立170
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召开170
王云龙含冤自杀身亡170
徐东晨、孙国华分别代理书记、县长171
向范德富学习171
1965年172
贯彻《二十三条》172
范德富受到周总理接见172
培养农村医生172
县文化工作会议召开173
姚依林来迁调研财贸工作173
农村人造肥成绩显著173
1966年175
学习焦裕禄175
开展“一反”“三查”节约运动175
迁安县第六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175
批判《燕山夜话》、《三家村杂记》176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179
1966年179
《五·一六》通知下发179
“文化大革命”从迁安中学发起180
“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180
选派师生代表赴京参观181
工农电灌站开工181
1967年182
群众组织成立182
东方红电灌站动工兴建182
县委、县人委被夺权182
成立取代县委、县人委权力机构182
军宣队进驻中学183
召开“交锋会”183
“三支两军”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任务183
县委主要领导遭批斗受迫害184
安置遣送十种人员184
召开“中干会”185
学校复课闹革命185
县革委会成立185
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召开186
1968年187
公检法实行军管187
制造“国民党”假案187
基层建立革委会188
重修建昌营革命烈士纪念碑188
县革委会“精兵简政”188
区社干部办“学习班”189
县革委会制定教育革命初步意见189
公办小学下放大队189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0
县革委会组织近百人参观大寨190
1969年191
宣传队进驻大队191
全县党员“吐故纳新”191
县革委会下放372名干部191
县革委会召开落实政策经验交流会192
培训“赤脚医生”192
城乡万众庆“九大”192
全县紧急备战192
“斗、批、改”全面展开193
1970年194
公社重新建党委194
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194
县革委会决定学习小王庄194
开展“一打三反”195
欢庆卫星发射成功195
五一煤矿建成投产195
县委制定农业学大寨意见195
500名“五七”战士插队落户196
恢复中共迁安县委196
1971年197
县委要求学好三个决议197
全党开展“批陈整风”197
县委召开工作会议197
迁安经验选为全国林业会议典型材料198
传达教育战线“两个估计”198
县水泥厂投产198
县委提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198
传达中央关于林彪反党集团文件199
1972年200
迁安农林牧三结合扬名海内外200
县委发动全县人民抗旱保苗200
县委提出三年建成大寨县200
县委召开基层党支部工作会议201
路易·艾黎和马海德来迁参观201
省委主要领导听取县委汇报201
爪村滦河大桥动工修建201
1973年202
工青妇相继换届202
县委清理与林彪有牵连人和事202
拥护邓小平同志复出202
县委强调关心知识青年成长203
县委制定农业发展规划203
8000人修筑大黑汀水库203
县革委会制定山区建设十年规划203
恢复县委组织部宣传部204
贯彻“十大”会议精神204
开展批林整风运动204
教育战线开展反“回潮”204
1974年206
开展“批林批孔”206
民兵武装基干团成立206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207
县委召开围剿资本主义动员会207
1975年208
拥护中央决定决议208
507个大队办起政治夜校208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208
贯彻毛泽东“三项指示”209
县委印发〔1975〕8号文件209
培养选拔新生力量210
县委作出破除法权保持艰苦奋斗决定210
贯彻邓小平“三项指示为纲”210
县委召开战备工作会议211
李先念等接见县委书记朱才211
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211
中共迁安矿区委员会成立212
1976年213
全县人民悼念周恩来213
县委常委集中整风213
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214
县委贯彻中央两项决议214
县委作出深入开展教育革命意见214
办好“社会主义大集”215
朱德委员长逝世215
唐山发生7.8级地震216
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抗震救灾216
陈永贵率团慰问迁安灾区216
25名代表出席全国抗震救灾代表会议217
全县人民哀悼毛泽东217
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2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10—1996.12)221
1976年221
开展揭批“四人帮”的三个战役221
朱才出席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221
1977年223
筹建沪援化肥厂223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223
学习邓小平致中央的信223
第十一次团代会召开224
省委主要领导听取迁安工作汇报224
晁佩龙任县委书记224
拥护中央恢复邓小平职务224
恢复高考制度225
贯彻“十一大”会议精神225
整党整风先试点后推开225
沙河驿立交跨线桥动工226
整顿工交财贸企业226
1978年227
传达华国锋视察唐山讲话227
落实农村经济政策227
贯彻《工业三十条》227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228
栗秀珍检查指导迁安计生工作229
平反“国民党”假案229
贯彻执行中央三个文件23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30
1979年232
“双先会”上精神物质双奖励232
“县委说清楚会”召开232
迁安130名干部战士在对越作战中立功受奖233
实行划组生产责任制233
落实党的各项政策233
迁安县第八次妇代会召开234
县委常委会学习邓小平四项基本原则讲话234
总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235
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235
1980年236
加强长城保护工作236
县委传达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报告236
总结发展农业的经验教训237
党员干部对五中全会作出反映237
县委召开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会议238
杨秀峰当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38
党团员带头实行一孩化238
老干部离职休养239
因地制宜选择生产责任制239
为燕石等同志平反240
1981年241
王云波任县委书记241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241
提倡青年自学成才241
开展文明礼貌活动242
金明等来迁检查工作242
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242
落实干部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242
总体规划迁安城镇建设243
贯彻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243
推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244
县委制定扩大社员自留地的意见244
落实林业政策颁发林木证书245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245
县委召开五届二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245
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246
县政协筹委会成立246
县党史机构设立246
政协迁安县一届一次会议召开247
迁安县第七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247
全县撤销革委会机构247
1982年249
县委召开整顿党风工作会议249
全面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249
首钢与地方工农关系座谈会召开250
实行大包干责任制250
打击经济领域犯罪250
全民义务植树251
县委采取措施制止哄抢事件251
第十二次团代会召开251
贯彻胡耀邦农业“两个转变”的指示251
落实“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252
1983年254
组建“九统一”大经委254
县委开展发展商品经济优势的调研254
进行一坚持二不变三兼顾教育255
实行市管县新体制255
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256
县委作出学习《邓小平文选》决定256
开展“严打”斗争256
清理“三股”不正之风257
杨秀峰病逝257
农村教改全面铺开257
李浩然任县委书记258
1984年259
调整县乡村领导班子259
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活动259
改革县直机关机构设置260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60
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260
县委制定进行十三个方面突破的决定261
迁安县第八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261
政协迁安县二届一次会议召开262
改革县属工业经济体制262
张曙光来迁考察263
胡耀邦视察迁安263
全县第一座铁选矿筹建263
平反经济领域冤假错案263
县委制定翻两番目标264
集中学习经济体制改革决定264
县委领导带头外出学习考察265
1985年266
全省第一家县级电视台在迁安建成266
团中央高度评价迁安新婚访富活动266
开展翻番致富大讨论266
纠正新的不正之风267
高扬来迁指导工作267
全县分三批全面整党267
第十三次团代会召开268
开展“一五”普法268
大办“黑色工厂”268
欢度第一个教师节269
中共迁安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269
开展端正党风达标活动269
赵紫阳视察迁安270
1986年271
县委强化壮大集体经济271
制定沙地沙荒治理开发纲要271
县委、县政府印发农村政策的意见和规定272
整顿乡村企业272
迁安被列入绿化试点县重点县273
实行岗位责任制273
调整民兵组织273
推动横向经济联合273
大办“绿色工厂”274
迁安震后十年恢复投资近两亿274
吕枫检查迁安农村整党工作274
建设瘦肉型猪基地县275
完善生育政策275
胡耀邦总书记就县委报告作重要批示275
完善果林承包政策275
工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产值276
1987年277
县委统一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277
深入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277
制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措施278
实行镇代管乡体制279
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巡回作报告279
刘侃等检查迁安农村工作279
政协迁安县三届一次会议召开279
迁安县第九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280
省委主要领导来迁指导工作280
大办“家庭工厂”281
深化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281
铁矿开展“七有”达标竞赛281
铁精粉实现深加工增值282
学习两本书282
学习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282
完善乡村合作经济组织283
1988年284
完善果园承包合同284
市县领导指挥灭火284
县委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284
企业实行两轮承包285
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285
县委研究发展外向型经济285
县委强调从严治党286
成立迁安县合作基金会286
朱训称赞“迁安铁矿办得好”286
完善乡村集体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286
开通外环路287
张官营滦河大桥建成通车287
开展物价大检查稳定农资物价287
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288
全省第一条农民自建铁路运营288
迁安提前实现翻两番289
1989年290
县委制定稳定发展农业的新政策290
田纪云视察迁安“绿色工厂”290
学习李鹏、杨尚昆制止动乱的重要讲话291
县党政领导慰问途经迁安的戒严部队官兵291
狠抓“科技兴农”工作291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92
对政治风波做到“五个弄清”292
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竞赛293
学习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293
张帼英一行来迁参观考察294
王先进来迁考察294
岳歧峰检查迁安治山治沙工作294
制定廉政建设的意见294
贯彻执行“两院”通告295
撤乡扩(建)镇295
开展“百日”社教295
中共迁安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296
铁精粉产量超百万296
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296
1990年297
县属企业对口承包和扶持乡镇企业297
政协迁安县四届一次会议召开297
迁安县第十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297
迁安县人民教育基金会成立298
向张海婷学习29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一票否决299
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落成299
贯彻执行中央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299
实行七公开三监督制度299
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300
选民首次直接选举村委会300
整训“七所八站”300
制定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300
农、林部等领导考察迁安生态农业(林业)301
徐大铨评价迁安是全国群众办矿的一面红旗301
燕山路竣工301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302
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302
1991年303
制止“三乱”303
总结“七五”谋划“八五”303
第十四次团代会召开304
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304
确定十年绿化迁安目标304
县委、县政府为县律师事务所荣记集体特等功305
县委、县政府为职中庆功305
县委制定加强党校工作意见305
陈俊生视察迁安“绿色工厂”工程305
全国生态会在迁安召开306
开展“二五”普法306
迁安综合经济实力跻身河北省“十强”县(市)307
迁安外贸出口值居全省第一307
印发村级组织建设和工作规范化规定307
开展反和平演变教育308
实现“三资”企业零的突破308
任景德检查迁安审计工作308
基层党委设纪委309
开展落实中央决定专题调研309
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309
1992年311
新能源建设被列为全国试点县311
确立“保十强、上台阶、翻番致富奔小康”目标311
学习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312
党支部实行等级管理312
推进县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312
四家合资企业相继建成312
省委、省政府确定迁安为综合改革试验县313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313
高德占指导迁安“绿色工厂”建设314
县委嘉奖华丰造纸厂314
热电厂破土动工314
中国迁安首届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展315
行政区划重大变更315
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315
河北省创建卫生县城现场会在迁安举行316
县委、县政府重奖企业316
龙山制药厂等企业产品获国家级博览会奖316
大秦铁路建成通车317
中共迁安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317
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317
1993年319
政协迁安县五届一次会议召开319
迁安县第十一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召开319
制定奔小康规划320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320
燕山大路改造工程破土动工320
改革县直机构320
开展科技进步年活动321
宏达举行股权证首发式321
县物资总公司位居全国物资流通百强第33位321
实施“绿色证书工程”322
开展反腐败斗争322
县委制定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意见322
省成教联系点二次协作会在迁安召开323
迁安博物馆竣工323
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323
学习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323
教育系统实现“两基达标”324
财政、税收突破亿元大关324
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324
1994年326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易人326
组建小康建设工作队326
冶金矿山十年辉煌326
经叔平等工商联领导考察迁安工商联企业327
造纸行业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竣工投产327
唐山弘业腈纶地毯有限公司成立327
县委、县政府制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规定327
张文驹检查磨盘山、磨峰山铁矿328
高考立功单位和个人受表彰328
祝光耀高度评价迁安经济林建设328
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代表观摩迁安教育329
市话通信网络建设发展迅速329
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329
123米3高炉一号炉点火试产330
迁安购物中心落成330
第十五次团代会召开330
迁安跨入农村电气化县行列330
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331
1995年332
开展“以人为本创大业,决战决胜奔小康”大讨论332
华福周一行参观“巾帼五大工程”332
陈立友来迁检查指导工作332
程维高来迁检查指导工作332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333
开展“三学、三查、三克服、一坚持”活动333
裴桂莲出席世妇会333
制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334
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334
1996年336
傅文才任县委书记、阚友合任县长336
县委制定跨世纪宏伟目标336
实施“鱼水工程”337
集中排查治理农村纠纷337
迁安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二十强之首337
制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意见338
实施“严打办案会战”统一行动338
成立“三动战略”领导小组338
开展“双创”提高农村党建新水平339
开展“四职一纠”竞赛活动339
学习宣传江泽民总书记为唐山人民题词340
改革机构精简人员340
迁安成为河北省首批小康县340
赵世居来迁调研341
县委积极推进迁安“形象建设”341
王丙乾视察迁安341
国务院批准设立迁安市342
省政府决定迁安市由省直辖授权唐山市管理342
第一届市委、市政府产生342
学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342
96迁安经贸洽谈会开幕343
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撤县设市庆典343
撤县设市纪念工程奠基344
全县人民欢庆撤县设市344
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344
后记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