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发展历程3
第一章 艰苦奋斗,开创国防科技事业(一九四九——一九五九年)3
第一节 建设国防工业3
一、薄弱的国防工业基础3
二、集中力量建设国防工业5
三、国防工业初具规模14
四、仿制常规武器装备16
第二节 发展国防科技22
一、做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决策22
二、国防科技列为国家规划的重点27
三、成立国防科委29
四、组建国防科研机构30
五、建设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33
六、创建试验基地35
第二章 自力更生,突破“两弹”技术(一九六○——一九六五年)38
第一节 坚定地走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38
一、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技术38
二、成立国防工办和中央专委41
三、调集力量,培养人才44
四、组织全国大协作46
五、重视预先研究,实行科研“三步棋”49
六、贯彻“科研十四条”50
七、整顿产品质量,贯彻“工业七十条”53
八、调整布局,建设三线55
第二节 原子弹和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56
一、爆炸第一颗原子弹56
二、研制中近程地地导弹62
三、组织导弹核武器研制和发射试验64
第三节 常规武器装备从仿制走向自行研制66
一、陆军武器装备研制获得较大进展67
二、军用飞机由仿制转向自行研制68
三、海军舰艇进入全面仿制69
四、军事电子装备基本摆脱仿制局面70
第三章 力排干扰,夺取国防科技新成果(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72
第一节 竭力推动国防科技发展72
一、制定和坚持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72
二、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局势76
三、加强组织领导,整顿科研、生产秩序80
四、建设新的导弹试验基地和卫星发射中心86
第二节 国防尖端技术取得新突破87
一、氢弹提前试验成功88
二、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90
三、研制成功鱼雷核潜艇94
第三节 常规武器装备展开自行研制96
一、重点发展防空和反坦克武器96
二、军用飞机改进和研制取得新成果100
三、研制成功第一代战斗舰艇101
四、军事电子装备全面展开自行研制103
第四章 整顿调整,重点完成“三抓”任务(一九七七——一九八四年)107
第一节 整顿调整国防科技工作107
一、大力恢复科研秩序107
二、恢复和增建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111
三、做出加速武器装备发展的决策112
四、调整计划部署113
五、成立国防科工委115
第二节 集中力量,重点完成“三抓”任务116
一、建成远洋测量船队116
二、组织洲际导弹研制和全程飞行试验118
三、完成潜地导弹研制试验122
四、试验通信卫星研制和发射成功124
五、核武器技术获得进展126
六、完成导弹核潜艇的研制127
第三节 研制工作重点转向常规武器装备128
一、陆军武器装备研制水平明显提高128
二、重点发展中高空高速歼击机130
三、改进第一代舰艇131
四、大力提高军事电子装备水平133
第五章 战略转变,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一九八五——一九八九年)137
第一节 坚持改革开放137
一、调整改革国防科技管理体制137
二、开展发展战略研究141
三、制定国防科技“七五”计划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43
四、重视预先研究工作,增强国防科技发展后劲145
五、加强质量管理147
六、发展军民品出口贸易和对外技术交流148
第二节 坚持军民结合150
一、军民结合方针的形成和发展150
二、采取措施,贯彻实施151
三、民品开发取得很大成效153
第三节 国防科技走向协调发展的轨道156
一、重点发展常规武器装备157
二、战略导弹和核武器研制取得了新进展161
三、航天技术从试验走向应用162
第二编 战略核武器和航天技术169
第六章 核武器研制169
第一节 核武器研制的准备169
一、建立核科研中心169
二、建设核工业171
第二节 研制第一颗原子弹173
一、原子弹的技术攻关173
二、抢建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176
三、高浓铀生产和核部件研制178
四、全面突破原子弹技术难关180
第三节 突破氢弹技术182
一、探索氢弹设计原理182
二、加快热核材料的生产和热核部件的研制184
三、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186
第四节 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和新核武器的研究188
一、原子弹的武器化188
二、钚和氚的生产190
三、氢弹的武器化191
四、新一代核武器研究192
第七章 核武器试验194
第一节 创建核试验基地194
一、勘察选场,组建基地194
二、迎着困难建设基地196
第二节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198
一、全面开展试验准备工作198
二、组织预演,取得试验的直接经验204
三、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5
第三节 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209
一、“五一”前完成试验准备209
二、综合预演和“实战演习”211
三、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成功212
第四节 导弹核武器试验214
一、慎重的决策214
二、周密细致的准备215
三、“两弹”结合试验成功218
第五节 首次氢弹试验219
一、首次氢弹原理试验220
二、首次氢弹空爆试验223
第六节 核武器杀伤破坏效应试验228
第七节 核试验中的安全防护工作231
一、场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安全防护工作231
二、场外下风方向地区的安全防护工作232
第八节 地下核试验234
一、平洞核试验235
二、竖井核试验237
第八章 地地战略导弹研制242
第一节 仿制液体近程地地导弹242
第二节 研制液体中近程地地导弹244
第三节 研制液体中程地地导弹247
第四节 研制液体中远程地地导弹249
第五节 研制液体洲际地地导弹252
第六节 研制固体地地战略导弹255
一、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256
二、研制固体地地导弹258
第七节 研制地地战略导弹地面设备259
第九章 地地战略导弹试验264
第一节 建设导弹试验基地264
一、创建综合导弹试验基地264
二、扩建、新建试验场(区)268
第二节 近程地地导弹试验271
一、发射苏制近程地地导弹271
二、试验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274
第三节 液体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276
第四节 液体中程地地导弹试验278
第五节 液体中远程地地导弹试验280
第六节 液体洲际地地导弹试验282
一、特殊弹道短射程试验282
二、全程飞行试验286
第七节 固体地地战略导弹试验291
第十章 导弹核潜艇294
第一节 核潜艇294
一、研制工作分两步进行294
二、鱼雷核潜艇295
三、导弹核潜艇299
第二节 潜艇核动力装置300
一、潜艇核动力装置的研究、设计300
二、研制核燃料元件302
三、建设陆上模式堆303
四、陆上模式堆启动和全寿命期运行试验305
五、首制核潜艇动力装置建造306
六、长航试验308
第三节 核潜艇深水试验309
一、试验准备310
二、南海实施312
第四节 潜地固体导弹315
一、方案论证与设计315
二、技术攻关317
三、台、筒、艇试验321
第五节 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322
一、先期准备322
二、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323
三、导弹核潜艇首次实施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325
四、潜地导弹定型试验327
第十一章 航天技术331
第一节 航天技术的开创331
第二节 科学实验卫星332
一、东方红1号卫星333
二、实践1号卫星335
三、实践2号系列卫星336
第三节 对地观测卫星337
一、返回式遥感卫星338
二、风云1号气象卫星341
第四节 通信卫星343
一、试验通信卫星343
二、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346
第五节 运载火箭347
一、长征1号运载火箭347
二、长征2号运载火箭349
三、长征3号运载火箭351
四、风暴1号和长征4号运载火箭354
第六节 卫星应用系统356
一、卫星普查356
二、卫星气象357
三、卫星通信358
四、卫星微重力环境开发利用360
第七节 航天医学工程实验研究361
一、航天生命保障医学工程研究362
二、航天医学工程实验研究模拟设备362
第十二章 人造卫星发射366
第一节 建设卫星发射中心366
一、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66
二、建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68
三、建设太原卫星发射中心370
第二节 发射科学实验卫星371
一、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371
二、发射实践1号卫星376
三、一箭三星发射成功377
第三节 发射对地观测卫星378
一、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378
二、发射气象卫星382
第四节 发射通信卫星384
一、攀登高轨道的尝试384
二、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和定点成功389
三、发射实用通信卫星392
第十三章 导弹卫星测控网394
第一节 创建测量、通信系统394
第二节 建设新的测控、通信系统396
一、中程地地导弹试验的测量、通信系统396
二、中远程地地导弹试验的测控、通信系统398
三、科学实验卫星的测控、通信系统400
第三节 测控系统的发展403
一、洲际地地导弹陆上试验的测控、通信系统403
二、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测控、通信系统405
第四节 测控网的形成407
一、国防科委试验指挥所408
二、海上测控、通信系统409
三、洲际地地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测控、通信系统412
四、潜地导弹海上飞行试验测控、通信系统413
五、通信卫星发射的测控、通信系统414
六、测控网的辅助工程417
第五节 测控网的进一步完善419
一、完善指挥控制系统419
二、改造、研制测控设备420
三、发展通信系统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