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329794.jpg)
- 朱世云,林春绵主编;何志桥,李亚红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6113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环境影响-评价-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环境影响评价总论1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1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1
一、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1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2
第二节 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3
一、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外的发展和特点3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沿革4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5
第三节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介绍6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6
二、评价资格的审核认定7
三、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10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12
一、环境标准的基本概念12
二、环境标准的制订13
三、环境标准的应用14
四、环境影响评价常用标准14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7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程序17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7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及其划分依据17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与报批18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和要求20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20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具体内容和要求20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25
一、环境影响识别方法25
二、环境影响预测方法27
三、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28
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30
第三章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32
第一节 环境现状调查32
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32
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32
三、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32
四、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33
五、周围现有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和要求34
六、区域公建与配套设施调查35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5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5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8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3
第四章 工程分析45
第一节 工程分析的作用45
一、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45
二、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45
三、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45
第二节 工程分析的技术原则45
一、体现政策性45
二、具有针对性46
三、应为各专题评价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46
四、应从环保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46
第三节 工程分析的方法46
一、类比法46
二、物料衡算法47
三、资料复用法47
第四节 工程分析的内容47
一、工程概况47
二、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48
三、污染物源强分析与核算48
四、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1
五、环保措施方案分析52
六、总图布置方案分析53
七、补充措施与建议53
八、工程分析小结54
第二篇 环境影响评价各论55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5
第一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55
一、大气污染源调查55
二、评价等级划分56
三、评价标准57
四、评价范围的确定57
第二节 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与分析57
一、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58
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58
三、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59
第三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60
一、AERMOD模式系统60
二、ADMS模式系统60
三、CALPUFF模式系统61
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
一、大气环境影响预测61
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64
三、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64
四、结论67
第六章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8
第一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程序68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级68
二、评价工作程序69
第二节 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要求71
一、预测方法简介71
二、预测条件的确定71
第三节 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71
一、河流完全混合模式71
二、河流一维稳态模式72
三、Streeter-Phelps (S-P)模式73
四、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73
五、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74
六、河口一维动态混合衰减模式74
七、欧康那(O′connor)河口 (均匀河口)模式74
八、湖库完全混合衰减模式74
九、湖库推流衰减模式75
第四节 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的应用75
一、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75
二、水体和污染源的简化78
三、水质模型的选用79
第五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82
一、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82
二、水环境影响评价小结83
第七章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6
第一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86
一、划分依据86
二、划分原则86
第二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86
一、一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86
二、二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87
三、三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87
第三节 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88
第四节 噪声影响预测模式88
一、环境噪声评价量88
二、噪声级的叠加89
三、噪声的传播与衰减模式89
四、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式92
第五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97
一、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97
二、噪声防治对策97
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8
第八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99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特点99
一、固体废物来源99
二、固体废物分类99
三、固体废物特点100
四、固体废物污染物的释放及对环境的污染101
第二节 固体废物调查与产生量预测103
一、工程分析103
二、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103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107
一、环评类型与内容107
二、固体废物环评的特点107
第四节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对策107
一、对策措施的原则107
二、主要控制措施108
三、固体废物管理108
第九章 生态影响评价111
第一节 生态影响评价概述111
一、基本概念111
二、生态影响的特点111
三、项目影响区域的分类112
四、生态影响评价原则112
五、生态影响评价的目的113
第二节 生态影响评价基本技术114
一、评价工作分级114
二、评价工作范围114
三、评价标准115
四、生态影响识别115
五、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筛选117
第三节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117
一、生态现状调查117
二、生态现状评价119
第四节 生态预测与影响评价方法121
一、列表清单法122
二、图形叠置法122
三、生态机理分析法123
四、景观生态学法123
五、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124
六、类比分析法125
七、系统分析法126
八、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126
九、其他方法126
第五节 生态保护措施126
一、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126
二、生态保护措施与对策127
第十章 其他环境影响评价130
第一节 环境风险评价130
一、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130
二、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131
三、环境风险的识别和影响预测131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133
五、环境风险评价应注意的问题134
第二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134
一、土壤环境质量135
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35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136
四、土壤环境影响评价137
第三节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38
一、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38
二、社会环境现状评价140
三、社会环境影响分析评价140
第四节 战略环境评价141
一、战略环境评价的发展历史141
二、战略环境评价理论、方法及研究特点141
三、实施战略环境评价的必要性142
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143
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趋势144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144
二、累积环境影响评价145
三、生命周期评价145
四、环境影响后评价146
五、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146
第十一章 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148
第一节 清洁生产概述148
一、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148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48
三、清洁生产概念引入环评中的好处149
四、清洁生产审核149
第二节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体系150
一、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150
二、清洁生产分析指标151
第三节 清洁生产分析方法153
一、清洁生产分析程序154
二、权重值的确定155
三、清洁生产水平的等级分值155
四、总体评价要求156
第四节 工业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途径156
一、源削减157
二、废物循环利用,建立生产闭合圈159
三、发展环保技术,搞好末端治理159
第五节 污染防治对策159
一、水污染防治对策159
二、大气污染防治对策160
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163
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64
第十二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与评价165
第一节 基本概念165
一、环境影响和经济损益165
二、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165
三、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具体程序165
四、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发展状况166
第二节 环境价值的估算方法166
一、直接法167
二、替代市场法168
三、环境补偿法169
第三节 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169
一、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差别169
二、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170
三、敏感性分析171
第四节 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评价172
一、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实例172
二、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174
第十三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175
第一节 规划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75
一、规划的定义175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75
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要求176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176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76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176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工作程序177
第三节 规划分析及其环境影响识别178
一、规划分析178
二、规划环境影响识别179
第四节 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0
一、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内容180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180
第五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181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181
二、公众参与的技术方法185
第三篇 案例分析187
第十四章化工环评案例187
一、概述187
二、厂址地区环境概况188
三、工程分析189
四、污染防治措施评述192
五、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论述193
六、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94
七、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94
八、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95
九、事故风险环境影响分析195
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195
十一、厂址可行性分析195
十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96
十三、公众参与(略)196
十四、结论与建议196
第十五章 火电厂环评案例198
一、概述198
二、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199
三、厂址地区区域环境状况202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203
五、声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分析206
六、水体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分析207
七、污染防治对策208
八、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209
九、污染物总量控制209
十、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地区规划的相容性分析(略)209
十一、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略)209
十二、电厂环保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略)209
十三、公众参与(略)209
十四、评价结论209
第十六章 房地产环评案例210
一、概述210
二、工程分析211
三、项目区域环境状况214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分析214
五、声环境影响评价215
六、水体环境影响评价216
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16
八、固体废物影响评价218
九、清洁生产219
十、污染防治对策220
十一、选址合理性和功能布局分析(略)221
十二、公众参与(略)221
十三、评价结论221
第十七章 公路环评案例223
一、概述223
二、工程概况225
三、区域环境概况226
四、社会环境影响评价226
五、声环境影响评价227
六、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228
七、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略)229
八、生态环境现状及影响分析229
九、水土流失影响分析230
十、公众参与(略)231
十一、主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31
十二、环保投资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略)233
十三、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略)233
十四、结论与建议233
附录234
一、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英文词汇234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236
三、太阳倾角δ(四年平均值)237
四、扩散系数幂函数表达式数据(采样时间0.5h)238
参考文献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