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四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4563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地基-基础(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1
1.2基础工程的重要性1
1.3基础工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3
1.4基础工程的发展概况4
第2章 浅基础5
本章知识点5
2.1概述5
2.1.1浅基础的设计方法5
2.1.2地基基础设计的原则6
2.2浅基础的类型9
2.2.1无筋扩展基础9
2.2.2扩展基础11
2.2.3柱下条形基础12
2.2.4筏板基础(片筏基础)14
2.2.5箱形基础15
2.2.6独立基础15
2.3基础的埋置深度16
2.3.1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意义和原则16
2.3.2选择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16
2.4地基承载力20
2.4.1按现场载荷试验的确定方法20
2.4.2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由理论公式计算的确定方法21
2.4.3现行规范的经验公式计算方法22
2.4.4地基变形验算24
2.5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26
2.5.1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计算基底尺寸27
2.5.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31
2.6无筋扩展基础设计33
2.6.1无筋扩展基础设计33
2.6.2刚性扩大基础设计34
2.7扩展基础设计36
2.7.1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36
2.7.2扩展基础的计算38
2.8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46
2.8.1建筑措施46
2.8.2结构措施49
2.8.3施工措施50
思考题51
习题51
第3章 连续基础52
本章知识点52
3.1概述52
3.2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53
3.2.1地基及基础的相互作用54
3.2.2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受力状况的影响55
3.2.3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56
3.3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57
3.3.1基础梁的纵向内力计算58
3.3.2柱下条形基础构造要求65
3.3.3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步骤66
3.3.4工程案例67
3.4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的设计70
3.4.1柱下交叉条形基础概述70
3.4.2设计要点71
3.4.3工程案例73
3.5筏形基础75
3.5.1概述75
3.5.2设计要点75
3.6箱形基础78
3.6.1概述78
3.6.2设计要点78
3.7地下室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82
思考题84
习题84
第4章 桩基础86
本章知识点86
4.1概述86
4.1.1桩基础的特点和应用范围86
4.1.2桩基础的设计原则88
4.1.3桩基础设计等级88
4.2桩基础的分类和选型89
4.2.1按桩基础的承载性状分类89
4.2.2按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分类90
4.2.3按桩基础的设置效应分类94
4.3单桩的竖向承载力95
4.3.1单桩的竖向荷载传递机理95
4.3.2单桩竖向受力的影响因素96
4.3.3桩侧负摩阻力96
4.3.4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98
4.4单桩的水平承载力109
4.4.1单桩水平承载力临界状态110
4.4.2单桩水平承载力影响因素110
4.4.3桩的水平静载试验111
4.4.4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竖直桩113
4.5群桩基础118
4.5.1群桩的工作特性118
4.5.2承台效应121
4.6桩基础的沉降计算122
4.6.1桩基础沉降原理122
4.6.2桩基础沉降验算要求123
4.6.3沉降计算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123
4.7承台设计126
4.7.1构造要求126
4.7.2承台的计算127
4.8桩基础设计135
4.8.1必要的设计资料135
4.8.2选择桩的类型、桩长及桩的截面尺寸135
4.8.3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137
4.8.4桩基的验算141
4.8.5桩身结构设计144
4.8.6桩基设计实例146
思考题149
习题149
第5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151
本章知识点151
5.1沉井基础概述151
5.2沉井类型和构造152
5.2.1沉井分类152
5.2.2沉井构造153
5.3沉井施工155
5.3.1旱地上沉井的施工155
5.3.2水中沉井的施工157
5.3.3泥浆润滑套与壁后压气沉井施工法157
5.4沉井设计与计算158
5.4.1沉井作为整体深基础的设计与计算159
5.4.2考虑土体弹性抗力的沉井设计与计算160
5.4.3沉井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强度计算164
5.4.4浮运沉井的计算要点172
5.5地下连续墙简介174
5.5.1地下连续墙发展174
5.5.2地下连续墙分类174
5.5.3地下连续墙适用范围176
5.5.4地下连续墙优缺点176
5.5.5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177
5.5.6地下连续墙检测178
思考题179
习题179
第6章 挡土墙181
本章知识点181
6.1概述181
6.2挡士墙的类型182
6.2.1重力式挡土墙182
6.2.2悬臂式挡土墙183
6.2.3扶壁式挡土墙184
6.2.4锚杆式或锚定板挡土墙184
6.2.5加筋土挡土墙184
6.3重力式挡土墙184
6.3.1重力式挡土墙的选型184
6.3.2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185
6.3.3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187
6.4悬臂式挡土墙190
6.4.1悬臂式挡土墙的构造190
6.4.2悬臂式挡土墙的计算191
6.5扶壁式挡土墙194
6.5.1扶壁式挡土墙的构造194
6.5.2扶壁式挡土墙的计算195
6.6加筋土挡土墙196
6.6.1加筋土挡土墙构造196
6.6.2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198
6.7锚杆挡土墙200
6.7.1柱板式锚杆挡土墙的构造200
6.7.2柱板式挡土墙设计202
思考题206
习题206
第7章 基坑工程207
本章知识点207
7.1概述207
7.1.1基坑工程的概念及特点207
7.1.2基坑工程设计内容208
7.1.3基坑支护设计原则209
7.1.4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及土压力计算210
7.2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212
7.2.1放坡开挖及简易支护结构212
7.2.2 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212
7.2.3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式支护结构213
7.2.4土钉墙支护结构214
7.2.5其他支护结构215
7.3水泥土桩墙支护结构217
7.3.1概述217
7.3.2水泥土墙计算217
7.3.3水泥土墙设计特性及构造要求219
7.4排桩、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219
7.4.1概述219
7.4.2排桩支护结构计算220
7.5土钉支护结构223
7.5.1概述223
7.5.2土钉支护结构参数的确定223
7.5.3土钉抗力设计224
7.5.4土钉墙支护内部稳定分析226
7.5.5土钉墙外部稳定性分析227
7.6基坑稳定性分析228
7.6.1概述228
7.6.2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228
7.6.3支护结构踢脚稳定性分析229
7.6.4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分析229
7.6.5基坑渗流稳定性分析231
7.7地下水控制232
7.7.1概述232
7.7.2集水明排法232
7.7.3降水法233
7.7.4截水与回灌235
7.8基坑现场监测与信息化施工236
7.8.1基坑现场监测目的与原则236
7.8.2基坑工程监测方法237
7.8.3基坑信息化施工240
7.9工程实例242
7.9.1工程概况242
7.9.2基坑支护方案242
7.9.3信息化施工过程244
7.9.4实施效果246
思考题247
习题247
第8章 地基处理248
本章知识点248
8.1概述248
8.1.1地基处理的目的及意义248
8.1.2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249
8.1.3地基处理方法确定249
8.2换填垫层法250
8.2.1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250
8.2.2设计要点251
8.2.3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252
8.2.4工程实例253
8.3预压法254
8.3.1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254
8.3.2设计要点254
8.3.3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255
8.3.4工程实例256
8.4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257
8.4.1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257
8.4.2设计要点258
8.4.3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259
8.4.4工程实例260
8.5复合地基基本理论260
8.5.1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分类260
8.5.2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及设计参数261
8.5.3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262
8.5.4复合地基变形计算263
8.6柔性桩复合地基263
8.6.1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263
8.6.2设计要点264
8.6.3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264
8.7半刚性桩复合地基265
8.7.1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265
8.7.2设计要点265
8.7.3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266
8.8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266
8.8.1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267
8.8.2设计要点267
8.8.3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267
8.9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268
8.9.1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268
8.9.2设计要点268
8.9.3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268
8.10其他地基处理方法269
思考题269
习题270
第9章 区域性土地基271
本章知识点271
9.1概述271
9.2软士地基271
9.2.1软土成因类型及分布271
9.2.2软土的工程性质272
9.2.3软土地基评价273
9.2.4软土地基处理274
9.3黄士地基274
9.3.1黄土的分布、特征274
9.3.2黄土地基湿陷性主要影响因素275
9.3.3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勘查与评价276
9.3.4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279
9.4膨胀土地基281
9.4.1膨胀土成因类型及分布281
9.4.2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281
9.4.3膨胀土地基评价283
9.4.4膨胀土地基计算及工程措施285
9.5冻土地基287
9.6山区地基289
9.6.1土岩组合地基289
9.6.2填土地基291
9.6.3岩石地基293
9.6.4岩溶和土洞295
9.7其他特殊土地基297
9.7.1红黏土地基297
9.7.2盐渍土地基298
思考题301
习题301
第10章 动力机器基础与地基基础抗震302
本章知识点302
10.1概述302
10.1.1动力机器基础302
10.1.2抗震地基基础303
10.2动力机器基础303
10.2.1块式基础的振动计算理论303
10.2.2地基土动力参数确定305
10.2.3动力机器基础设计310
10.2.4动力机器基础的减振与隔振313
10.3抗震地基基础313
10.3.1地基基础的震害破坏313
10.3.2地基基础抗震设计314
10.3.3地基土液化判别及抗震措施316
本章小结319
思考题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