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量刑情节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量刑情节研究
  • 周金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16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量刑-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量刑情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量刑情节的泛化现象2

(一)量刑情节的内容宽泛3

(二)量刑情节的形式宽泛4

(三)量刑情节与犯罪事实的关系宽泛4

(四)量刑情节与刑罚根据的关系宽泛5

二、量刑情节的理论缺失5

(一)量刑情节与刑罚根据的关系不清5

(二)量刑情节的特征表述不准7

(三)量刑情节的定义不周8

(四)量刑情节的识别方法缺失12

(五)量刑情节的适用基准不准12

(六)量刑情节的量刑值模糊13

三、研究的方法13

(一)历史的方法14

(二)实证的方法16

(三)逻辑的方法17

(四)系统的方法17

第一章 量刑情节随刑罚根据演变的历史回顾20

一、量刑情节的萌芽时期:报复刑的启示21

(一)对犯罪之恶由客观认识向主观认识的初步转变22

(二)刑罚由惩罚功能向预防功能转变的初步认识24

(三)受预防犯罪需要而出现的量刑情节萌芽25

二、量刑情节的初始时代:威慑刑的需要26

(一)威慑刑时代量刑情节的主要内容27

(二)威慑刑时代量刑情节的特点31

三、量刑情节的第一次扩张:等价刑的分化34

(一)等价刑时代量刑情节的主要内容35

(二)量刑情节此次及此后扩张的原因分析37

(三)等价量刑情节的特点39

四、量刑情节的第二次扩张:矫正刑的新视角41

(一)矫正量刑情节的主要内容42

(二)矫正量刑情节的特点44

五、量刑情节的第三次扩张:折中刑的多元化46

(一)折中量刑情节的主要内容48

(二)折中时代量刑情节的特点51

第二章 量刑情节的本质特征55

一、量刑情节是刑罚功利化的产物55

(一)量刑情节功利化的原因分析57

(二)量刑情节功利化的特点60

(三)量刑情节功利化的影响61

二、量刑情节必须符合刑罚根据的要求64

(一)刑罚根据的特点65

(二)量刑情节符合刑罚根据要求的具体表现70

(三)刑罚根据是衡量量刑情节作用大小的基准要素72

三、量刑情节是量刑个别化的根据73

(一)功利化量刑情节的功利目的就是量刑个别化74

(二)量刑情节是实现量刑个别化的唯一合理手段75

(三)量刑个别化对量刑情节的识别要求76

四、量刑情节具有相对的法定性76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相对性77

(二)量刑情节法定性原则争论的主要焦点80

(三)量刑情节相对法定性的理解81

五、量刑情节是定罪情节之外的情节83

(一)定罪与量刑活动发生分离的原因83

(二)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的关系分析85

第三章 量刑情节的定义重构88

一、量刑情节的自在89

(一)量刑情节自在的原因90

(二)量刑情节的自在与量刑情节发现的关系90

(三)量刑情节自在的作用92

二、量刑情节的变化93

(一)量刑情节变化的主要内容95

(二)量刑情节变化的影响97

三、量刑情节的环节99

(一)量刑情节的属概念100

(二)量刑情节的种差101

四、量刑情节的定义104

(一)量刑情节属与种差的关系105

(二)量刑情节种差之间的关系105

(三)量刑情节的定义105

第四章 量刑情节的识别方法107

一、量刑情节需要识别的原因分析108

(一)量刑情节的相对法定性使识别的法律依据相对缺乏109

(二)量刑情节的功利性使识别带有深厚的主观色彩116

(三)量刑情节必须符合刑罚根据使识别具有很强的技术性116

(四)量刑情节与犯罪情节可以相互转换的特点使量刑情节识别具有迷惑性119

二、量刑情节识别的方法分析122

(一)符合刑罚目的是量刑情节识别的实质要素123

(二)实现量刑个别化目的是量刑情节识别的功能要素128

(三)法律相对规定性是量刑情节识别的形式要素128

(四)非定罪情节是量刑情节识别的排除要素129

(五)量刑情节识别的方法步骤131

三、几个争议情节的具体识别133

(一)民愤133

(二)社会形势136

(三)刑事政策137

第五章 量刑情节的基准刑139

一、基准刑的概念及特征141

(一)基准刑的概念141

(二)基准刑的特征141

(三)基准刑与量刑基准的区别145

二、基准刑的刑罚内容147

(一)报应刑是基准刑的主要内容147

(二)功利刑是基准刑的应然部分149

三、基准刑的基准功能151

(一)基准刑功能的特点152

(二)基准刑功能的合理性154

四、基准刑内容的重新构建157

(一)基准刑的刑罚内容再分析158

(二)起点刑中报应与预防的关系分析160

(三)起点刑作为量刑情节量的度量基准的合理性162

(四)罪刑转换关系与基准刑163

第六章 量刑情节的量刑值166

一、量刑值的表现形式167

(一)刑种内的变量168

(二)刑种间的变量171

(三)法定刑内的变量173

(四)法定刑间的变量174

二、量刑值的求解分析175

(一)罪的本质分析175

(二)量刑情节与罪的转换关系182

(三)罪与刑的转换关系185

结语196

参考文献199

后记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