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52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新中国科技群众团体的发展历程14

第一章 为建设新中国团结组织起来(一九四九——一九五八年)14

第一节 团结组织科学工作者参与建国大业和人民政协活动14

一、迎接新时代新使命14

二、科代会筹备会议15

三、参与建国大业和人民政协活动18

第二节 创建新型的科技群众团体20

一、提出新型科技团体的设计构想20

二、科代会正式召开21

三、成立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23

第三节 全国科联开展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5

一、着手组织建设工作25

二、开展学术活动,为实现“一五”计划服务29

三、贯彻“百家争鸣”方针,推动学术活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31

第四节 全国科普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为提高人民科技水平服务35

一、边筹建组织,边开展工作35

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36

三、科普工作的迅速发展38

第二章 统一的全国性科技群众团体的诞生和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九五八——一九七六年)4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建立45

一、中国科协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45

二、围绕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针统一认识50

三、“大跃进”中的科协工作52

第二节 在调整政策中开展工作,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54

一、重视和加强学会工作54

二、开展农村科学实验群众运动62

三、举办国际科学讨论会64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挫折和斗争66

一、组织瘫痪,活动停止66

二、坚持斗争,在曲折中前进66

第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群众团体(一九七七——一九九一年)69

第一节 在科学的春天里恢复科协组织和活动69

第二节 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期间的工作和活动74

一、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74

二、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82

三、农村科普工作为农村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服务83

四、科技咨询服务蓬勃兴起84

五、国际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欣欣向荣87

六、协助落实知识分子政策89

第三节 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期间的工作和活动91

一、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91

二、学术交流与决策服务进一步相结合97

三、“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和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促进科技、经济相结合99

四、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于各项科技活动之中103

五、坚持科协自身改革,增强团体活力107

六、全国政协恢复中国科协为政协组成单位111

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技兴国做贡献113

第四节 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14

第二编 学术交流127

第四章 学术会议127

第一节 中国科协成立前后的学术会议128

一、老学会继承传统焕发青春128

二、报告科学发现,推动学科发展129

三、众多学会为农业增产服务131

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134

第二节 改革开放推动学术会议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135

一、五学会率先恢复专题学术会议136

二、“大农业”学术思想冲破农业发展方针“禁区”137

三、为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做贡献140

四、为高温超导研究参与世界竞争出力143

五、推动学科交叉渗透145

第三节 学术会议向深度和广度发展147

一、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活动与科学论证、决策咨询、政策建议相结合148

二、发挥学术先导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152

三、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154

四、进一步推进学科交汇157

五、青年学者喜登学术讲坛159

六、推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161

七、开拓海峡两岸学术交往162

第五章 学术期刊16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开始期间的学术期刊165

一、恢复和创办一批学术期刊165

二、为断手再植争得首创权167

第二节 八十年代学术期刊的发展168

一、期刊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增加168

二、学术期刊为全面实现学会宗旨服务169

三、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加强建设173

第六章 科技工作者建议活动175

第一节 科技工作者建议活动萌芽175

一、“科代会”为建议活动树先例176

二、病虫害防治紧急建议上达中共中央受重视177

第二节 建议活动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178

一、《科技工作者建议》创刊号呼唤综合治理黄淮海181

二、宝钢顾问委员会智囊作用显奇效183

三、为基础产业腾飞献计献策185

四、为农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91

五、为提高产品质量大声疾呼195

第七章 继续教育197

第一节 继续教育的开拓与发展197

一、把开展继续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任务197

二、配合有关部门制定继续教育政策法规199

第二节 开展丰富多彩的继续教育活动200

一、发展远距离教育200

二、举办报告会和学术讲座201

三、举办各类短训班201

四、开展国内外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活动202

五、为边远地区培训干部203

第三编 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211

第八章 农村科普工作211

第一节 农村科普工作的探索开拓时期211

一、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和组建科普工作队211

二、建立科普组织,结合生产开展宣传212

三、向农村干部讲授生产技术,利用广播报刊开展宣传213

四、发展科学宣传员214

五、农村科普工作遭受挫折214

第二节 农村科普工作的曲折发展时期215

一、“技术上门”等活动广泛开展216

二、为农业服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17

三、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起218

四、以“样板田”为中心,开展科学实验活动219

五、“文化大革命”导致科普工作停顿及其后的恢复220

第三节 农村科普工作的创新繁荣时期222

一、“技术承包”的蓬勃兴起222

二、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225

三、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的兴起228

四、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231

五、科普文明村(乡)的建设233

六、科普服务实体的兴建236

七、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开展237

八、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38

九、农村科普网络的形成242

第九章 城市科普工作243

第一节 三年恢复时期的城市科普工作243

一、因陋就简,灵活多样244

二、结合中心任务,开展科普宣传245

第二节 工业化阶段的城市科普工作245

一、举办各种类型讲座246

二、召开全国职工科普积极分子大会248

第三节 曲折发展和严重受挫249

一、在“左”的干扰下城市科普工作艰难发展249

二、城市科普工作的调整250

三、“文化大革命”使城市科普工作遭受严重破坏252

第四节 拨乱反正阶段的城市科普工作253

第五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城市科普工作255

一、厂矿科协的恢复和蓬勃发展255

二、“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的倡导与发展257

三、街道科普协会的创建259

四、城市科普周(月)活动的兴起和推广261

第十章 青少年科技活动264

第一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264

一、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探索和发展时期264

二、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广泛深入发展时期266

三、青少年科技活动向纵深发展270

第二节 形成规范的青少年科技活动272

一、各类科技兴趣小组及“爱科学月”活动272

二、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272

三、科技夏令营、科技冬令营和野外考察观测273

四、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等学科竞赛274

五、农村和生物学科的青少年科技活动278

第十一章 全国性学会的科普工作和科协的科普事业280

第一节 全国性学会的科普工作280

一、全国性学会早期的科普工作280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学会科普工作282

第二节 科协的科普事业284

一、科普出版事业284

二、科教电影与声像事业288

三、科技馆事业292

四、科普宣传车、科普工作队和科普服务事业297

五、科普研究事业301

六、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301

第四编 科技咨询307

第十二章 科技咨询工作的发展307

第一节 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期间的科技咨询服务工作307

一、科技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创308

二、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在探索中发展311

三、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在巩固中继续发展312

第二节 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期间的科技咨询服务工作315

一、中国科协“三大”进一步明确科技咨询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315

二、科技咨询发展成为一支重要力量316

三、科技咨询工作组织网络基本形成317

四、科技咨询业务体系初步奠定318

五、中国科协“四大”把科技咨询工作引向新的发展319

第十三章 决策咨询320

第一节 确立决策咨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320

一、新时期要求科协重视开展决策咨询工作320

二、把决策咨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321

三、充分发挥科协系统在决策咨询中的独特优势322

四、探索决策咨询的科学工作方法323

第二节 决策咨询的主要活动326

一、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研究327

二、对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技术政策进行研究论证328

三、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对策研究329

四、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331

五、对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估论证332

六、对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提出咨询建议334

七、组织政府领导与科技人员对话的“科技月谈会”336

第十四章 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338

第一节 多学科协作解决疑难问题338

第二节 技术咨询与管理咨询相结合,促进企业全面发展340

第三节 组织信息交流,推动技术咨询服务340

第四节 发挥网络优势和整体功能,为1万个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服务341

一、探索和开拓阶段342

二、大面积发展阶段343

第五编 国际交流与合作351

第十五章 国际交流的开拓与发展351

第一节 开拓与曲折发展时期351

第二节 迅速发展时期352

第三节 国际交流的特点与主要收获355

一、国际交流的主要特点355

二、国际交流的主要收获356

第十六章 中国科协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的广泛活动359

第一节 参加国际民间科技组织的发展过程359

第二节 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361

一、与世界科协关系的发展变化361

二、世界科协“北京中心”363

三、北京科学讨论会365

四、暑期物理讨论会368

第三节 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370

第四节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372

第五节 国际科学与技术促进协会联合会373

第六节 太平洋科学协会374

第七节 其他国际民间科技组织375

第十七章 双边科技交流与合作376

第一节 与美洲国家376

一、美国376

二、加拿大380

第二节 与西欧国家382

一、英国382

二、法国386

三、意大利386

四、芬兰386

五、联邦德国387

第三节 与大洋洲国家387

一、澳大利亚387

二、新西兰388

第四节 与苏联、东欧国家389

一、苏联389

二、匈牙利390

三、捷克斯洛伐克392

四、波兰393

五、民主德国394

第五节 与亚洲国家395

一、日本395

二、朝鲜399

三、印度400

四、马来西亚400

五、泰国401

六、韩国401

第六节 与港澳地区401

一、香港地区401

二、澳门地区404

第六编 组织与联络408

第十八章 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408

第一节 全国性学会的发展409

一、中国科协成立前自然科学专门学会的组织状况409

二、中国科协成立初期的学会建设409

三、拨乱反正后学会组织得到蓬勃发展410

四、学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411

五、全国性学会组织建设逐步健全412

第二节 地方科协和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412

一、全国科联、全国科普时期的地方和基层组织412

二、地方科协的建设与发展413

三、科协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414

第三节 中国科协全国组织逐步健全415

一、组织机构逐步健全和规范415

二、建立、健全民主办会的工作和会议制度417

第十九章 团结联系科技工作者419

第一节 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和要求419

一、开展调查研究,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提供科学依据419

二、开展党政领导与科技工作者的对话活动422

三、组织科技工作者通过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424

第二节 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425

一、协助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425

二、设立法律顾问机构,依法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428

三、向立法机构呼吁加强科技立法工作430

第三节 举荐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431

一、发现和培养人才431

二、举荐优秀人才434

三、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鸣锣开道436

四、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437

五、宣传优秀科技人才,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443

第四节 科技工作者自我教育活动447

一、倡导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447

二、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450

三、组织向先进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活动452

四、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52

第二十章 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454

第一节 举办各种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事业454

一、科技活动场所建设事业454

二、继续教育事业455

三、出版事业455

四、科技活动基金事业456

五、组织优秀科技骨干进行短期休养活动456

第二节 为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再做贡献创造条件457

结束语458

附录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大事记(一九四九年六月——一九九一年五月)466

附录二 全国科联、全国科普、中国科协历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名单483

附录三 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简况492

附录四 地方科协简况595

彩色插图目录6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