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歌审美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诗歌审美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333454.jpg)
- 黄志浩,陈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1431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诗歌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歌审美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乐土上的耕耘1
第一章 诗歌的审美心理和内在机制9
第一节 审美中的美与善9
第二节 审美中的感性美与理性美18
第三节 审美心理与西方理论的兼容问题31
(一)直觉说31
(二)距离说36
(三)移情说41
(四)同构说45
第二章 诗歌的特征及其形式美感51
第一节 诗与歌的分离51
第二节 诗歌的艺术特征55
(一)鲜明的外在直观形式58
(二)独具的心灵感发形式61
(三)别有意味的表现形式68
(四)不拘一格的结构形式76
第三节 馀论:“诗”与“志”字源辨识85
第三章 意境的创造和分类93
第一节 意境理论的内涵及其形成93
第二节 意境的创造与接受100
(一)“一幅画”和“连环画”100
(二)意句和境句105
(三)意境的传递与接受114
第三节 关于意境的分类124
第四章 诗歌的比兴和象征133
第一节 比兴和象征的传统133
第二节 赋比兴的表达及其分类143
(一)说赋144
(二)再说比149
(三)关于兴154
第三节 “香草美人”象征手法的是与否160
第五章 声律美与声情美172
第一节 声律的起源与格律的定型172
第二节 四声的辨别与格律的推导182
(一)四声的辨别182
(二)诗歌的格律及其推导方法187
(三)押韵与声病193
第三节 诗歌的声情之美203
(一)吟唱与吟诵204
(二)拗体与拗句207
(三)词牌与选调211
第六章 “诗家语”的魅力与特点216
第一节 “诗家语”的提出216
第二节 “诗家语”的逻辑形式223
(一)意会224
(二)错接228
(三)通感232
第三节 “诗家语”的语法特点234
(一)语序的错综235
(二)成分的省略243
第四节 “诗家语”的推敲和修改246
(一)新奇而自然252
(二)凝练而含蓄253
(三)形象而传神255
第七章 诗思与技巧美258
第一节 诗思的形式和特点258
第二节 诗思的感发264
第三节 技巧:成功诗思的凝聚272
(一)续续相生,连跗接萼272
(二)以乐写哀,以哀写乐276
(三)影略含蓄,更透一层281
(四)借叶衬花,反面着笔285
第八章 诗人性情与风格美289
第一节 性情与诗美289
第二节 诗人性情的表露296
(一)胸襟——诗人之基296
(二)想象——诗人之资299
(三)物色——诗人之才303
第三节 性情美与风格美306
(一)个性与风格的产生306
(二)性情与风格的差异313
(三)风格的稳定性与多样性322
第九章 典故的巧用329
第一节 典故的由来及其功能329
第二节 典故巧用的形式336
(一)正用与反用336
(二)明用与暗用342
(三)借用与化用347
第十章 古代诗歌审美理论溯洄355
第一节 诗歌审美理论的早期来源355
(一)古代音乐理论的影响355
(二)《周易》“立象尽意”方法论的产生360
(三)《庄子》个体生命意识的注入365
第二节 诗歌审美理论的历史溯洄371
(一)特征论——对语言艺术特征及其功能的体认371
(二)批评论——对审美趣味多元化特点的认识375
(三)创作论——对诗歌想象艺术的辩证思考378
(四)风格论——对艺术才性形成的全面观照382
(五)格调论——对“尊唐祧宋”的认同与纷争392
后记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