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村官”小政策,人才大战略 大学生村官政策评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村官”小政策,人才大战略 大学生村官政策评估研究
  • 佘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895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农村-干部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村官”小政策,人才大战略 大学生村官政策评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报告3

第一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历程及目标变化3

一、什么是大学生村官3

1.与“文革”时期知识青年的区别4

2.与机关公务员的区别4

3.与村干部的区别4

4.与“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等的区别5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历程8

1.萌芽产生阶段(1995~2001年)8

2.自发探索阶段(2002~2004年)8

3.全国性实验阶段(2005~2007年)9

4.全面铺开阶段(2008年至今)9

三、政策目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10

四、对当前政策目标的进一步细化14

1.推动新农村建设14

2.引导大学生就业15

3.促进人才向农村输入15

4.培养锻炼年轻干部16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评价17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利益相关者讨论17

二、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18

1.政策目标之一:推动新农村建设18

2.政策目标之二:引导大学生就业22

3.政策目标之三:促进人才向农村输入25

4.政策目标之四:培养锻炼年轻干部29

第三章 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目标落差的原因分析33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主要落差33

1.政策目标之一:推动新农村建设33

2.政策目标之二:引导大学生就业34

3.政策目标之三:促进人才向农村输入34

4.政策目标之四:培养锻炼年轻干部35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自身及执行中的问题35

1.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设计缺陷35

2.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问题38

三、来自大学生村官自身因素的影响40

1.报考大学生村官的动机复杂40

2.或妄自菲薄,或自视过高40

3.关注今后“出路”,在岗心态不稳41

4.能力素质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41

四、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分析42

1.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方面42

2.村民自治方面43

3.乡村社会的生态方面44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若干建议45

一、将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战略45

1.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政策46

2.提高政策引导信号的精准度46

3.强化政策执行力46

4.发挥制度创新的关键作用47

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若干建议47

1.大学生村官政策自身的完善47

2.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源培养规划48

3.构建科学、系统的“培养链”管理机制49

三、保障大学生村官政策落实的配套措施52

1.党政部门搭建更富吸引力和激励性的支持平台52

2.高校创新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55

3.社会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57

4.农村基层达成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识59

四、其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60

1.发挥大学生村官社团组织(或自组织)的作用60

2.注意大学生村官群体自身特征带来的相关问题61

3.防止大学生村官成为“特权”群体61

4.大学生村官群体未来发展的可能选项63

中篇 专题报告67

专题一 大学生村官创业“热”的冷思考67

一、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历史与现状67

二、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70

1.当地经济发展水平70

2.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70

3.当地自然禀赋的结合71

4.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素质72

5.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出路72

三、大学生村官创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负面影响73

1.创业缺少必要的风险规避机制,创业失败后风险极有可能由财政兜底73

2.创业企业机制尚不健全,亟需寻找适合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的企业组织形式74

3.如何处理大学生村官与单独创业的村民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思考75

四、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若干思考76

1.是否发展创业型大学生村官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76

2.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村官自身特点的创业组织模式76

3.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村官创业相应的资金监管、风险防范机制77

专题二 丰县“雏鹰工程”的回顾与启示79

一、“雏鹰工程”的实施背景和发展历程79

1.实施背景79

2.发展历程81

二、“雏鹰工程”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82

1.招考条件明确82

2.角色定位清楚83

3.选派流程规范83

4.管理制度严格84

5.培养激励到位85

6.配套措施完善85

三、“雏鹰工程”的主要成效及深远影响86

1.探索出了一条短时期内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途径86

2.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务的发展87

3.对周边县市的示范带动效应明显87

4.对当前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仍具有深远影响88

四、“雏鹰工程”的几点启示88

1.领导高度重视89

2.政策目标明确89

3.干部培养链完整90

4.以出色实绩回应舆论质疑90

五、“后雏鹰工程”时代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情况91

专题三 舟山市“渔农村新型社区工作者”的探索93

一、舟山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历程94

1.舟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94

2.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渔农村社区工作95

二、舟山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做法96

1.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长效机制96

2.加强培训培养,提高能力素质97

3.建立多元化的退出机制,促进正常有序流动98

三、舟山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主要特点100

1.以渔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工作平台100

2.大学生村官工作初现专业化的端倪101

四、对舟山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评价和分析103

1.关于渔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103

2.大学生村官工作专业化倾向的原因104

3.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隐忧105

4.关于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106

专题四 海南省“选聘生”政策评述107

一、海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历史回顾107

1.琼山区108

2.三亚市108

3.五指山市108

4.临高县108

5.定安县109

6.昌江县109

7.儋州市109

8.乐东县109

9.澄迈县110

二、海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选聘生”)的基本现状110

1.选聘方面111

2.管理方面111

3.考核方面112

4.待遇方面112

5.出路方面112

三、海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可能的对策113

1.政策面临的挑战113

2.未来可能的对策115

专题五 “有期合同”背后的道德风险117

一、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问题118

1.大学生村官较为普遍存在“跳板”心态119

2.管理部门考核工作宽松使得大学生村官缺乏内在动力和外部激励119

二、基于“有期合同”的博弈模型:大学生村官道德风险的产生机理121

三、对博弈模型的进一步解释124

四、破除激励困境的政策建议125

1.近期对策125

2.长期建设126

3.相关配套126

下篇 背景报告131

附件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问题与对策研究131

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问题131

1.三成以上的大学生难以实现毕业即就业,但不到一年时间基本都就业了132

2.尽管公共部门的就业很热,但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仍是就业的主渠道134

3.在就业率基本稳定的同时,就业质量下降明显135

4.就业公平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136

5.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非常低136

二、就业难对社会、大学生本人及父母带来的影响137

1.就业难导致“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有所蔓延137

2.大学生就业难导致“啃老族”的出现138

3.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保障差导致“蚁族”的出现138

4.待业大学生身心疲倦、情绪低落140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141

1.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大学生就业141

2.一些地方对创业的支持较少,索取偏多142

3.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143

4.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不高144

5.地区间和职业间发展机会、待遇水平差别过大145

6.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够145

7.学校的就业服务和指导不够146

四、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对策建议147

1.我们对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147

2.现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比较模糊,且重视量的扩张,对质的提升重视不够148

3.多管齐下,共担责任,从需求、供给和供需匹配三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就业149

4.2010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建议150

附件二 渔农村新型社区工作者队伍研究153

一、研究背景153

二、研究设计155

三、调查结果156

1.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基本情况156

2.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工作现状160

3.社区工作者的态度和期望163

四、研究结论164

后记·研究正未有穷期166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