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进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203078.jpg)
- 樊庆笙,陈华癸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16144·2570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细胞结构和功能 陈华癸(华中农学院)1
目 录1
(一)细胞膜2
(二)细胞器6
(三)原核细胞构造11
1.核区11
2.质膜和中间体12
3.原核细胞的壁和革兰氏染色反应13
4.质周间隙和质周酶18
5.细菌的运动器官19
6.荚膜和粘液层21
二、细菌分类 王大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3
(二)真细菌亚界24
1.薄壁菌门24
(一)原核生物界24
2.厚壁菌门38
3.柔膜体门41
(三)古细菌亚界42
三、放线菌 阮继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46
(一)放线菌的形态47
(二)放线菌的分类地位和分类原则51
(三)放线菌属和种的鉴定方法53
(四)放线菌主要科属61
(五)有关抗菌素的筛选74
四、病毒 田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81
(一)病毒的概念81
(二)病毒的形态结构84
(三)病毒的化学结构88
(四)病毒的增殖97
(五)病毒的感染和防治105
五、真菌的形态和分类…………………………………110
余永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110
(一)真菌的形态111
(二)真菌的分类134
1.真菌分类依据134
2.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141
3.真菌的分类系统145
4.真菌的起源和演化151
附录安斯沃思(Ainsworth 1973)分类系统(到目)153
六、原生动物 童远瑞(南京大学)158
(一)原生动物的形态学158
(二)原生动物的生态学164
(三)原生动物的生殖及孢囊的形成165
(四)代表动物166
(五)土壤中常见的原生动物175
七、微生物代谢 焦瑞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179
(一)糖代谢主要途径179
1.糖解途径179
2.糖代谢途径中的调节187
(二)异养细菌糖代谢的比较190
1.只具有E·D途径的假单胞菌属等190
2.肠道菌科193
3.好氧芽孢杆菌属195
4.芽孢梭菌属195
5.乳酸细菌群201
6.丙酸菌203
(三)代谢调节205
1.代谢调节控制在工业发酵上的应用205
2.抗菌素发酵中的调节控制问题211
3.反馈抑制和变构作用214
4.结束语221
八、微生物遗传 范云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25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225
(二)基因表达229
(三)DNA的突变232
(四)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240
(五)基因的调节控制247
九、微生物生态学进展概况……………………………………250
王大珍 谢淑敏 王修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50
(一)污染环境微生物生态252
(二)水处理微生物生态255
(三)异常极端环境微生物生态258
(四)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268
(五)研究微生物生态的方法273
(六)宇宙微生物生态274
十、化能无机营养菌 王祖农(山东大学微生物研究所)281
(一)什么叫做化能无机营养菌281
(二)甲基营养菌能不能算是化能无机营养菌?283
(三)主要化能无机营养菌284
(四)研究化能无机营养菌的意义289
(五)有机质与化能无机营养菌的关系291
(六)二氧化碳的固定295
(七)无机基质氧化与能量偶联299
十一、氮素循环…………………………………………………304
E.G.Mulder(荷兰魏琴宁金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系)304
(一)氮素循环304
(二)固氮作用306
(三)硝化作用317
(四)反硝化作用321
十二、生物固氮 樊庆笙(南京农学院)329
(一)固氮微生物330
(二)生物固氮作用的机理333
(三)共生固氮345
(四)联合同氮350
(五)固氮基因转移351
(六)展望352
十三、血清学反应 杜念兴(南京农学院)355
(一)概述355
(二)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360
(三)沉淀反应(Precipitaton reaction)371
(四)荧光抗体技术(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381
十四、电子显微镜技术………………………………………389
顾新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89
(一)概述389
(二)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其构造390
(三)土壤及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395
(四)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的原理及其应用397
(五)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的应用400
十五、气相色谱法 徐瑞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403
(一)概述403
(二)气相色谱柱406
(三)检测器410
(四)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415
(五)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22
(六)应用实例427
十六、15N示踪技术…………………………………………………432
邢光熹(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432
(一)富集15N,贫化15N和δ15N的应用432
(二)15N的测定方法436
(三)应用15N研究土壤氮素转化的若干示踪技术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