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美主客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审美主客体](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4216857.jpg)
- 陆贵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05365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美主客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艺术哲学中的审美主客体1
第一章 审美客体1
第一节 情感的意象的世界1
第二节 社会的审美的人学7
第二章 审美主体18
第一节 审美主体的艺术个性18
一 审美主体和艺术个性18
二 艺术个性的个体性和社会性20
三 艺术个性的多样性和共同性24
四 艺术个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28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心理机能31
一 审美心理机能的生成31
二 审美主体的心理内容40
三 审美主体的心理机能46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52
一 审美理想的思想内涵52
二 审美理想的生活依据54
三 审美理想的表达方式57
第四节 审美主体的社会本质63
一审 美主体的个体性和群体性63
二审 美主体的主动性和受动性67
三审 美主体的实践性和精神性73
第三章 审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76
第一节 审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76
一 审美主客体的对象关系76
二 审美主客体的对应关系80
三 审美主客体的同构关系89
第二节 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94
一 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决定作用”94
二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能动作用”102
三 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互作用”111
第四章 审美主客体的结构形态和审美倾斜122
第一节 艺术内容的结构形态和审美倾斜122
一 艺术再现和艺术再现中的艺术表现122
二 艺术表现和艺术表现中的艺术再现125
三 艺术再现和艺术表现的统一和倾斜128
第二节 艺术思想的结构形态和审美倾斜131
一 艺术的客观思想131
二 艺术的主观思想135
三 艺术的主观思想和艺术的客观思想的统一和倾斜137
第三节 艺术逻辑的结构形态和审美倾斜141
一 艺术的事理逻辑141
二 艺术的情感逻辑143
三 艺术的事理逻辑和艺术的情感逻辑的统一与倾斜144
第二编 艺术活动中的审美主客体147
第五章 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主客体147
第一节 题材·思想·才能147
一 创作题材147
二 创作思想152
三 艺术才能159
第二节 认识·体验·创造163
一 艺术认识164
二 艺术体验167
三 艺术创造172
第三节 文本·超越·变形175
一 文本的审美主客体175
二 艺术创作中的超越188
三 艺术创作中的变形196
第六章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主客体207
第一节 艺术欣赏的二度创造207
一 二度创造的依据207
二 二度创造的内容209
第二节 艺术欣赏中的移情作用215
一 移情作用的理论透视215
二 移情作用的主客关系219
三 移情作用的基本性质222
第三节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趣味225
一 欣赏的审美趣味的共同性和差别性225
二 审美趣味的共同性和差别性的根源228
第七章 艺术批评中的审美主客体230
第一节 艺术的欣赏与批评230
第二节 艺术批评中的发现231
第三节 艺术批评中的超越235
第三编 对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综合分析239
第八章 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主要形态239
第一节康德主义的“主体论”239
一 康德的“主体论”的“人向自然立法”说239
二 康德的“主体论”的“人是最终目的”说245
三 康德的“主体论”的内在矛盾和深远影响251
第二节 意志主义的“主体论”256
一 叔本华的“主体论”的“生活意志”说256
二 尼采的“主体论”的“强力意志”说262
三 柏格森的“主体论”的“生命冲动”说268
第三节 弗洛伊德的“主体论”273
一 弗洛伊德的“主体论”的“潜意识”说273
二 弗洛伊德的“主体论”的“性本能”说276
三 弗洛伊德的“主体论”的“人性恶”说280
四 弗洛伊德的“主体论”和“创作论”284
第四节 存在主义的“主体论”288
一 存在主义的“主体论”的“人学本体”说288
二 存在主义的“主体论”的“生存状态”说292
三 存在主义的“主体论”的“意向活动”说296
四 存在主义的“主体论”的“自由选择”说300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304
一 卢卡契的“主体论”304
二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308
三 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311
四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315
五 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318
六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321
第六节 “西方现代派文艺”的“主体论”326
一 对“主体”的潜在的本能意识的狂张326
二 对“主体”的荒谬的生存状态的诅咒331
三 对怪诞的混乱的外部世界的漫侃336
第九章 对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综合分析341
第一节 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客观根源341
一 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社会根源341
二 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心理根源345
三 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文化根源348
第二节 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思想局限352
一 在“精神的笼子里”打转352
二 在“异化”的重轭下低吟355
三 从“痛苦的现实”中逃遁359
第三节 现代西方艺术哲学“主体论”的合理内核365
一 “反传统”的合理内核365
二 “反理性”的合理内核369
三 “反现实”的合理内核372
后记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