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21世纪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向21世纪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226118.jpg)
- 王庆功,杜传忠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2697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21世纪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增长方式概述1
1.1 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1
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内涵6
1.3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8
1.4 国外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与实践11
一、西方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与实践11
二、前苏联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与实践17
1.5 中国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探索24
第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9
2.1 中国粗放型增长方式及其成因分析30
一、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是导致粗放型增长的根本原因31
二、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导致粗放型增长的重要原因33
三、中国的特殊国情也是导致粗放型增长的重要原因34
2.2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5
一、转变增长方式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决定的35
二、转变增长方式是解决新阶段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37
三、转变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40
四、转变增长方式是实现中国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42
2.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内容和目标43
一、转变增长方式的基本内容43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45
2.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47
一、体制转变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47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和着力点51
第三章 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59
一、传统体制下的政府行为与粗放型增长方式60
3.1 政府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60
二、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64
3.2 企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67
一、国有企业与增长方式转变67
二、非国有企业与增长方式转变74
3.3 市场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80
一、市场机制对“增长转型”的制约和作用80
二、生产要素市场对“增长转型”的制约和作用84
三、国际市场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87
一、结构变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93
4.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93
第四章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93
二、经济增长实现模式——两种基本观点的论争及其评介95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互动关系97
4.2 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99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产业结构及其效益分析99
二、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增长方式的影响106
4.3 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增长转型”的制约108
一、产业结构失衡的成因分析117
4.4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17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增长方式转变120
第五章 产业组织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25
5.1 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增长转型”的制约125
一、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26
二、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存在的问题135
5.2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分析139
一、产业组织结构缺乏充满活力的微观主体139
二、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革140
三、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偏差141
四、市场发育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143
五、政府行政性垄断144
六、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因素145
5.3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46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产业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146
二、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权限148
三、调整、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149
四、加强企业专业化生产协作151
五、进一步发展企业集团152
六、制定、实施科学的产业组织政策153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54
6.1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增长转型”的制约154
一、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55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分析158
三、区域经济差异对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163
6.2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65
一、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目标取向165
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增长方式转变167
6.3 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76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177
二、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作用178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180
四、多方筹集资金,增加资金投入181
第七章 科技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84
7.1 科技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理论与机制185
一、科技进步的含义185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论与演变187
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方式作用的传导机制193
四、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195
7.2 科技进步状况及其对“增长转型”的制约199
一、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199
二、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增长转型”的制约203
7.3 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10
一、确立企业科技进步主体地位210
二、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体系,增加科技教育投入211
三、建立有效的科技——经济互动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扩散和转化212
四、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才配置结构213
五、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关系214
第八章 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15
8.1 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16
一、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理论与模型216
二、投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分析221
8.2 投资规模膨胀与粗放型增长方式224
一、投资规模膨胀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的直接动因224
二、投资规模膨胀与投资效益关系的实证分析229
三、投资规模膨胀导致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原因与机制236
8.3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41
一、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242
二、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243
第九章 劳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45
9.1 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46
一、劳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246
二、西方经济学对劳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248
9.2 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方式253
一、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影响253
二、劳动力素质状况及其对“增长转型”的制约255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增长方式转变260
9.3 劳动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62
一、劳动资源配置机制的基本类型262
二、劳动资源配置机制及其对增长方式的影响265
三、建立新型的劳动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增长方式转变270
第十章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74
10.1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275
10.2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考察277
一、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277
二、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279
三、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国际比较282
10.3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84
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实现工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284
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其特点决定的285
三、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民收入的内在要求286
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适应我国未来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迫切要求287
10.4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因素288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288
二、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微弱289
三、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291
四、农业经营分散,规模效益差293
五、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294
10.5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295
一、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295
二、大力推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296
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宏观经济效益300
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302
五、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303
11.1 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306
第十一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21世纪中国经济306
11.2 中国经济走向21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11
一、中国经济走向21世纪面临的历史机遇311
二、中国经济走向21世纪面临的主要挑战314
11.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现317
一、跨世纪发展战略对转变增长方式提出迫切要求317
二、转变增长方式是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关键319
主要参考文献322
后记325